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和传感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336发布日期:2018-07-31 22:5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连接组件领域,特别是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内,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以监测汽车运行的各项指标。因而,传感器始终保持着稳定运行性能对于汽车的安全、寿命、节能、环保地行驶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保证传感器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传感器一般需要具有避免受到环境影响的性能,譬如具有一定等级的防水密封性能。

传感器在工作时会伴随气体压强的不断变化,如果密封不良,则极易发生虹吸进水问题。

现有的传感器连接组件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胶壳主体1内设置有金属端子,金属端子的下方连接有防虹吸导线,传感器的引脚从上方插入金属端子,使得传感器通过金属端子与防虹吸导线电连接,实现信号传递。为了防止传感器在工作时受到水汽影响,密封结构应能较好地阻止位于下方的水汽上移至传感器处,因此,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和连接组件,包括主密封圈3、密封圈4、卡扣6和密封管7。

上述密封结构中,传感器通过与胶壳主体1、主密封圈3之间过盈配合,此处可以达到IP9K的防水效果,防水效果较好。

而在金属端子3、防虹吸导线相关的密封结构中,密封效果欠佳。其中,密封圈4内侧与防虹吸导线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一起,实现防水密封,防水等级为IP6,金属端子3通过压接的方式将防虹吸导线5与密封圈4固定在一起;将装配好的防虹吸导线、密封圈4、金属端子3插入胶壳主体1内,密封圈4外侧与胶壳主体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一起,实现防水密封,防水等级为IP6;将露在胶壳主体1外的防虹吸导线用密封管7进行保护并用卡扣6将各个零部件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卡扣6和密封管7对防虹吸导线有一定的密封保护,但由于卡扣6与密封管7以及胶壳主体1连接时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此处的密封防水效果不是很好。

其次,上述结构中使用的防虹吸导线,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外部的防虹吸导线绝缘层5和内部的防虹吸导线导通层8,防虹吸导线导通层8包括若干金属导线8-1和防虹吸导线密封层8-2,所述防虹吸导线密封层8-2将金属导线8-1之间以及金属导线8-1与绝缘层5之间的间隙充填满,使得防虹吸导线本身的防水密封性能等级达到IP9K,即使水汽通过卡扣6的装配间隙进入密封管,在防虹吸导线绝缘层5破损的情况下也无法通过金属导线8-1之间或金属导线8-1与防虹吸导线绝缘层5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密封连接组件的内部。目前的传感器连接组件密封结构中均使用这种防虹吸导线,虽然密封效果好,但这种导线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传感器组件及封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中,与导线相关的部分密封结构密封效果不佳以及防虹吸导线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包括胶壳主体、管状金属端子、导线、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第三密封部和第四密封部;

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端部,且第二密封部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端部的内外壁均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密封部上设置有导线孔;

所述管状金属端子设置于胶壳主体内,所述管状金属端子上与导线连接的一端为管状结构,且管状结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

所述导线的一端自导线孔处进入胶壳主体内部,且导线的该端设置于管状结构内,管状结构的外壁与导线之间紧密配合;

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内,且第一密封部套设于导线外,第一密封部分别与导线以及胶壳主体的进线端的内壁过盈配合;

所述第三密封部设置于导线孔上远离胶壳主体内部的一端开口处,且第三密封部套设于导线外,且第三密封部与导线过盈配合;

所述第四密封部设置于导线外部,且第四密封部过盈设置于第三密封部外部,所述第四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密闭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线为防虹吸导线或非防虹吸导线。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状结构压接于导线外。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导线上置于管状结构的后端处的金属导体外露,在导线上置于管状结构的开口处的金属导体置于绝缘层内。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状结构与导线的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热缩管。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密封部为注塑结构,且第二密封部充填满由导线、第一密封部、第三密封部以及胶壳主体四者之间所形成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上述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的封装方法,包括顺序执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管状金属端子的管状结构压接于导线的一端的外部,定义导线的该端为内侧端,导线的另一端为外侧端,在管状结构与导线的接线处套上热缩管进行密封;

步骤二、将导线的外侧端穿过第一密封部,使得第一密封部与导线过盈配合;

步骤三、将管状金属端子安装到胶壳主体内,同时将第一密封部与胶壳主体的进线端处的内壁过盈配合,其中第一密封部完全位于胶壳主体内腔中;

步骤四、将导线的外端穿过第三密封部,使得第三密封部与导线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密封部位于胶壳主体外部;

步骤五、将第四密封部与第三密封部过盈连接;

步骤六、对胶壳主体的进线端处进行注塑形成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密闭连接胶壳主体和第四密封部,且第二密封部布满由导线、第一密封部、第三密封部以及胶壳主体四者之间所形成的空隙。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可以提升密封防护性能的密封连接组件及传感器组件;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的密封组件的结构更可靠,机械性能更好,并且可以提高密封连接组件整体的防水等级,由原先的IP6提高到IP9K,密封等级的提高,可以反向减缓密封组件本身的老化,延缓老化导致的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非防虹吸导线,选用普通导线,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防虹吸导线而产生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虹吸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线、金属端子以及热缩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非防虹吸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照步骤一和步骤二装配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按照步骤三装配好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按照步骤四和步骤五装配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胶壳主体1、金属端子2、主密封圈3、密封圈4、防虹吸导线绝缘层5、防虹吸导线密封层5-3、卡扣6、密封管7、防虹吸导线导通层8、金属导线8-1、防虹吸导线密封层8-2、管状金属端子9、双壁热缩管10、第三密封部11、导线12、导线绝缘层12-1、第一密封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如图3所示的一种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包括胶壳主体1、管状金属端子9、导线12、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第三密封部11和第四密封部;

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1的进线端的端部,且第二密封部与胶壳主体1的进线端的端部的内外壁均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密封部上设置有导线孔;

所述管状金属端子9设置于胶壳主体1内,所述管状金属端子9上与导线12连接的一端为管状结构,且管状结构前端开口、后端封闭;

所述导线12的一端自导线孔处进入胶壳主体1内部,且导线12的该端设置于管状结构内,管状结构的外壁与导线之间紧密配合;

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胶壳主体1内,且第一密封部套设于导线12外,第一密封部分别与导线12以及胶壳主体1的进线端的内壁过盈配合;

所述第三密封部11设置于导线孔上远离胶壳主体1内部的一端开口处,且第三密封部11套设于导线12外,且第三密封部11与导线12过盈配合;

所述第四密封部设置于导线12外部,且第四密封部过盈设置于第三密封部11外部,所述第四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密闭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胶壳主体1、主密封圈3、第一密封部和第四密封部的单独结构不限于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结构无差。

图3中所提供的主密封圈3的结构以及装配关系均参照现有技术中的方式进行,一般为耐老化的橡胶材质。

图3中所提供的胶壳主体1与现有技术中的胶壳主体1的结构无差,一般由工程塑料通过注塑等方式制作而成。

图3中的第一密封部与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4的结构无差,一般为橡胶材质。

图3中的第四密封部与现有技术中的密封管7的结构无差,一般为波纹管,起到保护其内部的导线12和防止水汽从第四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第三密封部11之间的间隙进入胶壳主体1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管状金属端子9、导线、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11的单独结构均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结构存在差别或为新设计的零部件。

图3中所提供的管状金属端子9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端子2相比,其一端的端部结构不同,现有技术中为片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管状结构,用于阻止沿导线进入金属端子2的端部的水汽进一步接触到传感器,故即使是普通导线,也可以实现水汽的隔离。

图3中所提供的导线为防虹吸导线或非防虹吸导线。为了降低成本,优选导线12为普通的非防虹吸导线,如图5所示,导线12包括外部的导线绝缘层12-1和内部的金属导线8-1,金属导线8-1与金属导线8-1之间以及金属导线8-1与导线绝缘层12-1之间均没有导线密封层。

图3中所提供的第二密封部与现有技术中的卡扣6相比,其与胶壳主体1进线端以及第四密封部之间的密闭性能更好,使得水汽从第四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之间的间隙进入胶壳主体1的可能性降低。

图3中所提供的第三密封部11在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应的结构,其使得水汽沿导线外壁进入胶壳主体1内部的可能性降低。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管状结构压接于导线12外。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导线上置于管状结构的后端处的金属导体外露,在导线上置于管状结构的开口处的金属导体置于绝缘层内。外露的导体与管状接线端子之间实现电连接,并且导线的绝缘层损坏有水汽进入金属导线8-1,水汽会被管状结构后端处的封闭面阻挡,无法继续接触上与管状接线端子相连的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管状结构与导线12的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热缩管,并且所述热缩管优选为双壁热缩管10。双壁热缩管10是一种特制的聚烯烃材质热收缩套管。外层采用优质柔软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及内层热熔胶复合加工而成的,外层材料有绝缘防蚀、耐磨等特点,内层有低熔点、防水密封和高粘接性等优点。因此,可以起到对管状结构与导线12的接头处的防水作用。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紧密贴合热缩管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三密封部11与第二密封部紧密贴合。上述结构紧凑、密封严实,对进入胶壳主体1的通道口处的导线以及位于胶壳主体1内的导线12全面防护。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部为注塑结构,且第二密封部充填满由导线12、第一密封部、第三密封部11以及胶壳主体1四者之间所形成的空隙。在模具和工装的配合下,利用注塑工艺使得上述空隙能够充填满,由于胶壳主体1和第四密封件上均设置有若干凸台,故可以利用凸台实现对胶壳主体1与第四密封部全面准确的定位、连接和包覆,且与胶壳主体1和第四密封部的连接属于无缝连接,使得胶壳主体1的进线口处的结构牢固可靠,并且密封程度高。

利用上述一种具有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将传感器的引脚插入管状金属端子9的另一端,使得传感器通过金属端子2与防虹吸导线电连接,实现信号传递;同时传感器与胶壳主体1、主密封圈3之间过盈配合,使得此处可以达到IP9K的防水效果。由此,形成传感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的汽车传感器连接组件的密封结构的封装方法,包括顺序执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管状金属端子9的管状结构压接于导线12的一端的外部,定义导线的该端为内侧端,导线12的另一端为外侧端,在管状结构与导线12的接线处套上热缩管并利用高温热烘的方式使其内壁产生液态的密封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

步骤二、将导线12的外侧端穿过第一密封部,使得第一密封部与导线12过盈配合,起到一定的防水密封效果,此时形成的结构如图6所示;

步骤三、将管状金属端子9安装到胶壳主体1内,同时将第一密封部与胶壳主体1的进线端处的内壁过盈配合,起到一定的防水密封效,其中第一密封部完全位于胶壳主体1内腔中,此时形成的结构如图7所示;

步骤四、将导线12的外端穿过第三密封部11,使得第三密封部11与导线12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密封部11位于胶壳主体1外部;

步骤五、将第四密封部与第三密封部11过盈连接,此时形成的结构如图8所示;

步骤六、对胶壳主体1的进线端处进行注塑形成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密闭连接胶壳主体1和第四密封部,且第二密封部布满由导线12、第一密封部、第三密封部11以及胶壳主体1四者之间所形成的空隙,此时形成密封连接组件的成品,结构如图3所示。

上述过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部与导线12过盈配合,因此在注塑第二密封部时,注塑材料不会顺着导线12的外侧绝缘层进入胶壳主体1内部;由于第一密封层和胶壳主体1过盈配合,因此在注塑第二密封部时,注塑材料不会顺着胶壳主体1的内壁进入胶壳主体1内部;由于第三密封部11与导线12过盈配合,因此在注塑第二密封部时,注塑材料不会顺着导线12的外侧绝缘层进入第一密封部;由于第四密封部与第三密封部11过盈配合,因此在注塑第二密封部时,注塑材料不会顺着第四密封部的内壁进入第四密封部的内腔。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密封组件的结构更可靠,机械性能更好,并且可以提高密封连接组件整体的防水等级,整体的防水等级由原先的IP6提高到IP9K,密封等级的提高,可以反向减缓密封组件本身的老化,延缓老化导致的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非防虹吸导线,选用普通导线,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防虹吸导线而产生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