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阻挡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541发布日期:2018-08-31 23:3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所属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器阻挡元件。



背景技术:

行程开关,位置开关(又称限位开关)的一种,是一种常用的小电流主令电器。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通常,这类开关被用来限制机械运动的位置或行程,使运动机械按一定位置或行程自动停止、反向运动、变速运动或自动往返运动等。行程开关一般需要通过固定元件固定在诸如丝杠或光杆等零件上,以往固定元件的缺点是安装不方便,不便于形成开关位置的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器阻挡元件,该缓冲器阻挡元件可实现快速安装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缓冲器阻挡元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中部与下壳体的中部对扣形成可容纳电路板的空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所述转轴相互铰接,所述转轴一侧端面开设有通孔A,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开设有狭长的通孔B,所述通孔B用于通过柔性电线,所述上壳体上未安装转轴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凹槽A;所述下壳体上未安装转轴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凹槽B,所述凹槽A与所述凹槽B可以对扣形成可以夹持圆柱形管体的圆孔。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上未安装转轴的一端端面下部设置有凸沿A;所述下壳体上未安装转轴的一端端面上部设置有凸沿B,所述凸沿A和凸沿B上设置有通孔C,所述凸沿A上的通孔C和凸沿B上的通孔C的位置相互对应。

进一步,所述凸沿A上的通孔C孔径大于凸沿B上的通孔C孔径,所述凸沿B上的通孔C开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阻挡元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中部与下壳体的中部对扣形成可容纳电路板的空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所述转轴相互铰接,所述转轴一侧端面开设有通孔A,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开设有狭长的通孔B,所述通孔B用于通过柔性电线。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阻挡元件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对扣可迅速夹持住圆柱形管体,实现了行程开关快速安装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器阻挡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缓冲器阻挡元件,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的中部与下壳体的中部对扣形成可容纳电路板的空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转轴3,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所述转轴相互铰接,所述转轴一侧端面开设有通孔A4,所述通孔A4用于安装形成开关,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开设有狭长的通孔B5,所述通孔B用于通过柔性电线,所述上壳体上未安装转轴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凹槽A6;所述下壳体上未安装转轴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凹槽B7,所述凹槽A与所述凹槽B可以对扣形成可以夹持圆柱形管体的圆孔。具体地,所述上壳体上未安装转轴的一端端面下部设置有凸沿A8;所述下壳体上未安装转轴的一端端面上部设置有凸沿B9,所述凸沿A和凸沿B上设置有通孔C10,所述凸沿A上的通孔C和凸沿B上的通孔C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凸沿A上的通孔C孔径大于凸沿B上的通孔C孔径,所述凸沿B上的通孔C开有内螺纹。安装时,可通过与通孔C螺纹连接的螺钉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紧固连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