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易插拔插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5703发布日期:2018-07-27 22:3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式易拔插插线板。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电源插线板有一个通病:使用新插线板时插头不易拔下,通常需一脚踩住插线板,一手拔插头,或蹲下身子一手按住插线板,一手拔插头。由于制造标准不一,从传统插线板上拔下插头需耗费较大的力量也使得老年人、体弱者使用时极为不便。当使用旧插线板或不合格插线板时插头极易松动或掉落,若插头一半在插口内,一半脱落时有导体碰到插头两极极易发生短路,造成安全隐患。当松动的插头被家中小孩或刚做完家务的老人湿手操作时,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现有的带有安全保护功能的插线板主要采用插口处可伸缩安全门设计,以及过载限流的电路设计来保障使用中的安全,但其插拔过程依然较为费力,而且当插头松动时导体碰到插头形成回路的情况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备易插拔和安全性能高的插线板,以适合家庭、办公场所、公共空间等不同场合、不同群体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源插座所存在的安全性不高、插拔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压式易插拔插线板,实现了插座与插头的使用中安全性好、拔插方便自如。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式易插拔插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为上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活动部为下端开口的盖状结构;所述活动部嵌设在固定部的上端开口内,活动部的外侧侧壁与固定部的内侧侧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内底面中间位置设有凸起的内柱体,内柱体的两侧固定有对称布置的导电片插套;所述固定部的内底部两侧位置设有对称布置的卡槽,卡槽内设有自锁扣;所述活动部的内顶面上与固定部内底面上的自锁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自锁扣齿;所述活动部的顶面上与固定部内的导电片插套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插孔;所述活动部和固定部内部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活动部的内顶面上,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固定部的内底面上;按压活动部时,自锁扣齿实现插入或弹出自锁扣,且此时弹簧对活动部和固定部分别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所述自锁扣包括自锁扣体、自锁扣锁紧齿、自锁扣限位片以及自锁扣弹簧;所述自锁扣体为上端开口的盒状结构,上端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自锁扣体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安装台;所述自锁扣体的安装槽内壁上设有贯穿自锁扣体侧壁的限位片导轨槽,限位片导轨槽上方的安装槽内壁上设有向内凸出的限位片导向块,自锁扣体的安装槽底部设有自锁扣弹簧定位柱;所述自锁扣锁紧齿包括上部的夹持爪和下部的扣紧齿本体;所述夹持爪上端与活动部上的自锁扣齿配合卡接;所述扣紧齿本体的上部设有前后贯穿的安装孔,扣紧齿本体的下端面上设有由下至上延伸的通孔,安装孔与通孔内部连通;所述夹持爪的重心位置落在扣紧齿本体重心位置靠自锁扣限位片限位片一侧;所述扣紧齿本体的底端上靠自锁扣限位片限位片一侧设有凸台;所述自锁扣限位片包括连接柄、设置在连接柄下部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连接柄上部的卡柱,限位块和卡柱分别设置在连接柄的两侧;所述卡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卡柱插置至自锁扣锁紧齿的扣紧齿本体安装孔内并与安装孔上端面配合连接;所述自锁扣弹簧的下端套装在自锁扣体的安装槽底部的弹簧定位柱上,上端抵住与安装孔上端面配合连接的卡柱下端。

所述自锁扣齿包括固定在活动部内的柱体以及连接在柱体下端的上大下小的圆锥台;所述夹持爪包括夹持体以及设置在夹持体上端两侧的弹性爪体,两侧弹性爪体之间形成与自锁扣齿的圆锥台配合卡接的夹持槽。

所述自锁扣限位片的卡柱上端的圆柱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直角槽;所述自锁扣锁紧齿的扣紧齿本体安装孔上端设有与卡柱上端的直角槽配合连接的阶梯台。

所述自锁扣体侧部在安装台下方的位置上设有向外张开的突出弹片;所述固定部的的卡槽侧壁上设有与自锁扣体侧部的突出弹片配合卡接的弹片槽。

所述固定部的导电片插套为片状结构导电片弯折制成,上端设有向内弯折的插置口;所述导电片插套的内侧固定在内柱体上,外侧悬空设置;所述导电片插套外侧的固定部内设有弹性绝缘压体,弹性绝缘压体的内侧与导电片插套的外侧相抵;所述活动部内与固定部内的弹性绝缘压体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绝缘压块,按压活动部时,活动部的绝缘压块向下移动至固定部的弹性绝缘压体外侧并向内挤压弹性绝缘压体,弹性绝缘压体向内挤压导电片插套使插头锁紧。

所述限位片导轨槽为一段向下弯曲的曲线槽以及一段向上延伸的直线槽形成的连续槽体,直线槽连接在曲线槽的任一侧端点处,直线槽的深度由下至上递减直至与内壁齐平;所述限位片导向块的纵向界面为尖端朝上的三角形,包括进入导向面、曲面以及退出导向面,进入导向面向下延伸至所述限位片导轨槽内,曲面与所述限位片导轨槽的曲线槽上侧边沿同平面,退出导向面与所述限位片导轨槽的直线槽上侧边沿同平面。

所述固定部的内底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弹簧定位柱,活动部的内顶面上与固定部的第一弹簧定位柱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多个第二弹簧定位柱;所述弹簧的上端套设在第一弹簧定位柱内,且其下端套设在第二弹簧定位柱内。

所述活动部的外侧面上设有活动部限位凹槽;所述固定部的内侧面上设有卡入活动部限位凹槽的固定部限位块。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锁定状态下插头不易脱落,而解锁状态下插头方便拔出,操作时不接触电源线,安全性非常好。使用时整个过程均可单手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固定部的导电片插套为片状结构导电片弯折制成,上端设有向内弯折的插置口,这样的设计使得插头插入时,每个插头的金属插片与导电片是双面接触,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传统插头单面接触容易引起的接触不良。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性能可靠、安全性高、使用便捷,适于家用及办公等场合各类人群的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后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解锁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锁紧状态的俯视图。

图9为图8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F-F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的E-E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的D-D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锁扣的爆炸示意图。

图14为自锁扣限位片3-3的限位块3-3-2运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15为自锁扣限位片3-3的限位块3-3-2运动状态示意图二。

图16为自锁扣限位片3-3的限位块3-3-2运动状态示意图三。

附图中的标号为:

固定部1、内柱体1-1、导电片插套1-2、卡槽1-3、弹片槽1-3-1、弹性绝缘压体1-4、第一弹簧定位柱1-5、固定部限位块1-6、活动部2、插孔2-1、绝缘压块2-2、第二弹簧定位柱2-3、活动部限位凹槽2-4、自锁扣3、锁扣体3-1、安装槽3-1-1、安装台3-1-2、限位片导轨槽3-1-3、曲线槽3-1-3-1、直线槽3-1-3-2、限位片导向块3-1-4、进入导向面3-1-4-1、曲面3-1-4-2、退出导向面3-1-4-3、自锁扣弹簧定位柱3-1-5、突出弹片3-1-6、自锁扣锁紧齿3-2、夹持爪3-2-1、夹持体3-2-1-1、弹性爪体3-2-1-2、夹持槽3-2-1-3、扣紧齿本体3-2-2、安装孔3-2-2-1、通孔3-2-2-2、凸台3-2-2-3、阶梯台3-2-2-4、自锁扣限位片3-3、连接柄3-3-1、限位块3-3-2、卡柱3-3-3、直角槽3-3-3-1、自锁扣弹簧3-4、自锁扣齿4、柱体4-1、圆锥台4-2、弹簧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按压式易插拔插线板,包括固定部1和活动部2,固定部1为上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活动部2为下端开口的盖状结构。活动部2嵌设在固定部1的上端开口内,活动部2的外侧侧壁与固定部1的内侧侧部滑动连接。固定部1尺寸为43x43x22mm。活动部2尺寸为40x40x18.5mm。

固定部1的内底面中间位置设有凸起的内柱体1-1,内柱体1-1的两侧固定有对称布置的导电片插套1-2。固定部1的内底部两侧位置设有对称布置的卡槽1-3,卡槽1-3内设有自锁扣3。固定部1的导电片插套1-2为片状结构导电片弯折制成,上端设有向内弯折的插置口1-2-1。导电片插套1-2的内侧固定在内柱体1-1上,外侧悬空设置。导电片插套1-2外侧的固定部1内设有弹性绝缘压体1-4,弹性绝缘压体1-4的内侧与导电片插套1-2的外侧相抵。活动部2内与固定部1内的弹性绝缘压体1-4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绝缘压块2-2,按压活动部2时,活动部2的绝缘压块2-2向下移动至固定部1的弹性绝缘压体1-4外侧并向内挤压弹性绝缘压体1-4,弹性绝缘压体1-4向内挤压导电片插套1-2使插头锁紧。固定部1的内底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弹簧定位柱1-5,活动部2的内顶面上与固定部1的第一弹簧定位柱1-5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多个第二弹簧定位柱2-3。弹簧5的上端套设在第一弹簧定位柱1-5内,且其下端套设在第二弹簧定位柱2-3内。

活动部2的内顶面上与固定部1内底面上的自锁扣3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自锁扣齿4。活动部2的顶面上与固定部1内的导电片插套1-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插孔2-1。插孔2-1之间的距离为12.7mm,插孔2-1尺寸为6,4x1.5mm。活动部2和固定部1内部设有多个弹簧5。弹簧5的上端固定在活动部2的内顶面上,弹簧5的下端固定在固定部1的内底面上。按压活动部2时,自锁扣齿4实现插入或弹出自锁扣3,且此时弹簧5对活动部2和固定部1分别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活动部2的外侧面上设有活动部限位凹槽2-4。固定部1的内侧面上设有卡入活动部限位凹槽2-4的固定部限位块1-6。解锁状态时活动部2相对于锁定状态弹出高度为7mm。

自锁扣3包括自锁扣体3-1、自锁扣锁紧齿3-2、自锁扣限位片3-3以及自锁扣弹簧3-4。

自锁扣体3-1为上端开口的盒状结构,上端面上设有安装槽3-1-1。自锁扣体3-1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安装台3-1-2。自锁扣体3-1的安装槽3-1-1内壁上设有贯穿自锁扣体3-1侧壁的限位片导轨槽3-1-3。限位片导轨槽(3-1-3)为一段向下弯曲的曲线槽(3-1-3-1)以及一段向上延伸的直线槽(3-1-3-2)形成的连续槽体,直线槽(3-1-3-2)连接在曲线槽(3-1-3-1)的任一侧端点处。限位片导轨槽(3-1-3)上方的安装槽(3-1-1)内壁上设有向内凸出的限位片导向块(3-1-4),限位片导向块(3-1-4)的纵向界面为尖端朝上的三角形,包括进入导向面(3-1-4-1)、曲面(3-1-4-2)以及退出导向面(3-1-4-3),进入导向面(3-1-4-1)向下延伸至所述限位片导轨槽(3-1-3)内,曲面(3-1-4-2)与所述限位片导轨槽(3-1-3)的曲线槽(3-1-3-1)上侧边沿同平面,退出导向面(3-1-4-3)与所述限位片导轨槽(3-1-3)的直线槽(3-1-3-2)上侧边沿同平面。自锁扣体(3-1)的安装槽(3-1-1)底部设有自锁扣弹簧定位柱(3-1-5)。自锁扣体3-1侧部在安装台3-1-2下方的位置上设有向外张开的突出弹片3-1-6。固定部1的的卡槽1-3侧壁上设有与自锁扣体3-1侧部的突出弹片3-1-6配合卡接的弹片槽1-3-1。

自锁扣锁紧齿3-2包括上部的夹持爪3-2-1和下部的扣紧齿本体3-2-2。夹持爪3-2-1上端与活动部2上的自锁扣齿4配合卡接。扣紧齿本体3-2-2的上部设有前后贯穿的安装孔3-2-2-1,扣紧齿本体3-2-2的下端面上设有由下至上延伸的通孔3-2-2-2,安装孔3-2-2-1与通孔3-2-2-2内部连通。夹持爪3-2-1的重心位置落在扣紧齿本体3-2-2重心位置靠自锁扣限位片3-3限位片一侧。扣紧齿本体3-2-2的底端上靠自锁扣限位片3-3限位片一侧设有凸台3-2-2-3。

自锁扣限位片3-3包括连接柄3-3-1、设置在连接柄3-3-1下部的限位块3-3-2以及设置在连接柄3-3-1上部的卡柱3-3-3,限位块3-3-2和卡柱3-3-3分别设置在连接柄3-3-1的两侧。卡柱3-3-3为圆柱体结构。卡柱3-3-3插置至自锁扣锁紧齿3-2的扣紧齿本体3-2-2安装孔3-2-2-1内并与安装孔3-2-2-1上端面配合连接。自锁扣限位片3-3的卡柱3-3-3上端的圆柱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直角槽3-3-3-1。自锁扣锁紧齿3-2的扣紧齿本体3-2-2安装孔3-2-2-1上端设有与卡柱3-3-3上端的直角槽3-3-3-1配合连接的阶梯台3-2-2-4。

自锁扣弹簧3-4的下端套装在自锁扣体3-1的安装槽3-1-1底部的弹簧定位柱3-1-4上,上端抵住与安装孔3-2-2-1上端面配合连接的卡柱3-3-3下端。

自锁扣齿4包括固定在活动部2内的柱体4-1以及连接在柱体4-1下端的上大下小的圆锥台4-2。夹持爪3-2-1包括夹持体3-2-1-1以及设置在夹持体3-2-1-1上端两侧的弹性爪体3-2-1-2,两侧弹性爪体3-2-1-2之间形成与自锁扣齿4的圆锥台4-2配合卡接的夹持槽3-2-1-3。

使用本实施例时,将插头插入活动部2的插孔2-1中并向下按压,插头上的金属插片插入至活动部2的导电片插套1-2内,活动部2的绝缘压块2-2向下移动至固定部1的弹性绝缘压体1-4外侧并向内挤压弹性绝缘压体1-4,弹性绝缘压体1-4向内挤压导电片插套1-2使金属插片被夹紧在导电片插套1-2的插置口1-2-1内。此时,自锁扣齿4的圆锥台4-2卡入自锁扣锁紧齿3-2的夹持爪3-2-1内,自锁扣限位片3-3随着自锁扣锁紧齿3-2向下移动,限位块3-3-2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与自锁扣体3-1内壁的限位片导向块3-1-4的进入导向面3-1-4-1接触,并沿着导向面3-1-4-1向下移动直至卡入限位片导轨槽3-1-3的曲线槽3-1-3-1内(如图14所示),松开按压动作,限位块3-3-2移动至曲线槽(3-1-3-1)的最高点,活动部2和固定部1实现锁定(如图15所示)。

再次按压活动部2,由于夹持爪3-2-1的重心位置落在扣紧齿本体3-2-2重心位置靠自锁扣限位片3-3限位片一侧,加上自锁扣弹簧3-4的弹力作用,自锁扣限位片3-3的限位块3-3-2在限位片导轨槽3-1-3的曲线槽3-1-3-1向下移动直至进入直线槽3-1-3-2(如图16所示),松开按压动作,自锁扣限位片3-3的限位块3-3-2向上移动直至脱离直线槽3-1-3-2,在活动部2和固定部1之间的弹簧5作用下,活动部2向上移动,绝缘压块2-2和弹性绝缘压体1-4脱离后插头的金属插片从导电片插套1-2的插置口1-2-1内移出,此时插头可轻松拔出,活动部2和固定部1实现解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