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5701发布日期:2018-07-27 22:3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尤其是一种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母接线端子大多由导电板材折合而成,这种母接线端子的头部具有插孔,形成端子连接部,对方公接线端子的触头由插孔中插入。在端子连接部的内壁上一般会设有凸点,用来增加对方公接线端子的触头的静摩擦力,从而稳定地保持导电连接。由于凸点在多次插拔后,受到了磨损,容易出现导电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振动性强,且能可靠保持导电连接的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端子,包括由导电板材折合而成的端子连接部和导线连接部,所述的端子连接部用于供对方端子的触头插入,所述的导线连接部用于紧固所述的端子后端的导线,所述的端子连接部折合成方筒,所述的方筒的左侧壁和所述的方筒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一对簧片,所述的簧片由近插孔的入口出发,向所述的导线连接部延伸并接近。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于:通过加工板材,使方筒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向内延伸出一对簧片,当公接线端子的触头插入时,两边的相互接近的簧片被顶开,触头被两边的簧片牢牢地锁固,当公接线端子的触头拔出时,簧片由于弹性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避免因采用凸点而出现在磨损后易导电不良的状况,且簧片由近插孔入口出发,向导线连接部延伸并接近,簧片锁固点远离插孔入口,即使环境振动剧烈,对触头和簧片保持导电接触所造成的影响也远小于簧片锁固点靠近插孔入口的设计。

特别的,所述的方筒的左侧壁和所述的方筒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一对止脱翼,所述的止脱翼由近插孔的入口出发,向所述的导线连接部延伸并远离,所述的方筒的上侧壁上设置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用于与端子容置腔配合,阻止端子继续向所述的端子容置腔中推进。通过以上结构的设计,将该端子推入至对应的端子容置腔中,由于限位块和端子容置腔内的止挡,确定端子已经放置到位;而在推进过程中,由于止脱翼的线条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当端子将要从端子容置腔中脱出时,止脱翼的末端与端子容置腔的内壁形成止挡。

特别的,所述的导线连接部包括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所述的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的第二紧固部为上端开口的U形槽,所述的第一紧固部用于包住所述的导线的线芯,所述的第二紧固部用于包住穿绕橡胶塞的导线。通过以上结构的设计,形成导线与端子的可靠连接,且保证橡胶塞能牢固地堵住端子容置腔,防止灰尘或液体进入连接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端子未接线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端子在连接导线时的立体图。

图中:1、插孔;2、簧片;3、止脱翼;4、限位块;5、第一紧固部;6、第二紧固部;7、橡胶塞;8、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端子,包括由导电板材折合而成的端子连接部和导线连接部,端子连接部用于供对方端子的触头插入,导线连接部用于紧固端子后端的导线8,端子连接部折合成方筒,方筒的左侧壁和方筒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一对簧片2,簧片2由近插孔1的入口出发,向导线连接部延伸并接近。

方筒的左侧壁和方筒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一对止脱翼3,止脱翼3由近插孔1的入口出发,向导线连接部延伸并远离,方筒的上侧壁上设置限位块4,限位块4用于与端子容置腔配合,阻止端子继续向端子容置腔中推进。

导线连接部包括第一紧固部5和第二紧固部6,第一紧固部5和第二紧固部6为上端开口的U形槽,第一紧固部5用于包住导线8的线芯,第二紧固部6用于包住穿绕橡胶塞7的导线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