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耦合传输钢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4038发布日期:2018-08-17 22:2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底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结构耦合传输钢缆。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在海底耦合传输领域中使用的钢缆多为包塑钢缆,包塑钢缆或钢丝绳大多采用包塑或涂塑的工艺,在钢丝表面附着一层防腐蚀的材料,如PE、PVE等。但这种包塑钢缆应用在海洋监测领域时,存在以下缺点:包塑材料不抗磨损不耐腐蚀,表层易被鱼钩或者海底其他尖锐物品破坏,从而使钢缆暴露在海水中,由于海水具有导电性,故破损后的钢缆无法再完成正常的耦合传输功能,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正常使用。此外,由于海上应用特殊的位置、环境等因素,更换传输钢缆成本巨大,难度系数高,故传统的包塑型钢缆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耦合传输钢缆,在钢缆的包塑层外包裹一层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提高强度和抗腐蚀性能,抗外力冲击及磨损,保护内部的包塑层不受磨损,延长钢缆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结构耦合传输钢缆,包括耦合传输钢缆本体、包覆于耦合传输钢缆本体外的包塑表皮,所述包塑表皮外设有一层由高强度、高弹性玻璃纤维编织物和水固化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遇水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与包塑表皮粘合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的外侧设有非金属环形卡子。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卡子数量为一个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在钢缆的包塑表皮外包裹一层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该材料是由高强度、高弹性玻璃纤维编织物和水固化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玻纤制品,该材料具有弯曲强度和抗拉高,抗腐蚀,耐酸碱、抗紫外线等特性。此材料固化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抗外力冲击及磨损,能够很好的保护内部的包塑表皮不受损坏,从而达到延长包塑钢缆使用寿命的目的,节约了维护成本,并能够较好的应用于海洋观测领域,为将来耦合传输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2)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的外侧用环形卡子加强固定,以防止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脱落,同时起到保险加固的作用,环形卡子为非金属材料,不会对耦合传输的信号产生影响,可灵活使用在钢缆的任意位置,起到加固保障的作用。

(3)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为非金属,密度低,厚度小,不会对耦合传输的信号产生影响,并且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遇水后反应,具有较强的粘合力,可以与内层的包塑表皮良好的粘合为一体结构,保证结构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2.包塑表皮;3. 钢缆本体;4.非金属环形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新型结构耦合传输钢缆,包括耦合传输钢缆本体3、包覆于耦合传输钢缆本体3外的包塑表皮2,包塑表皮2外设有一层由高强度、高弹性玻璃纤维编织物和水固化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1,具有弯曲强度和抗拉高,抗腐蚀,耐酸碱、抗紫外线等特性,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抗外力冲击及磨损,能够很好的保护内部的包塑表皮不受损坏,从而达到延长包塑钢缆使用寿命的目的;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1遇水后反应,具有较强的粘合力,遇水后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1与包塑表皮2粘合为一体结构,保证结构的牢固性;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1为非金属性质,密度低,厚度小,不会对耦合传输的信号产生影响。

为了防止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1脱落,同时起到保险加固的作用,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1的外侧设有非金属环形卡子4,环形卡子4数量为一个以上,可灵活使用在钢缆的任意位置,起到加固保障的作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