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启动电机快速分离的电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9796发布日期:2018-10-26 20:55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启动电机快速分离的电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启动电机快速分离的电磁开关。



背景技术:

电磁开关主要作用是是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力,使活动铁芯移动,从而一方面拉动起动机的传动啮合机构使起动机小齿轮前移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啮合,另一方面推动开关触点接通,使直流电动机通电运转,从而带动发动机起动。电磁开关的动铁心拉杆通过拨叉单向器相连,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动铁心平时保持在不工作的初始位置,起动时,起动机驱动齿轮要向前移动约12-20mm,因此,在电磁开关开始吸合时,需要很大的磁势,以产生必要的初始吸力,而吸动之后,气隙减少,电磁吸力急剧增加,大大超过保持吸合状态所需的力。当开关触点吸合后,使吸引线圈自动脱离工作状态,保持开关吸合状态,因此要求必须保持足够的的吸力,同时要求当齿轮啮合后,触点能够快速分离。

在现有的结构中,电磁吸力可能引起吸合不可靠,而只是推动开关轴动铁芯两个平面上的一个或几个点接触,强大的电流从接触点流过时,在吸合断开的瞬间均会产生很强的电弧,这种电弧会使动触点、静触点表面烧蚀,长期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将动、静触点烧结粘连在一起,使得在起动电磁开关动、静触点不能分开,形成电磁开关粘连造成触点不易断开。在回程过程中,要求弹簧有足够的作用力。弹簧力过大,将直接影响吸合电压,导致吸合电压升高;弹簧力过小,将没有足够的力量分离动静触点,导致释放电压过低,甚至不能释放,造成触点粘连不易分开、造成电磁开关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创新,配合精度高,快速分离,结构可靠、成本低的一种用于启动电机电磁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启动电机快速分离的电磁开关。主体包括一开关盒、开关螺栓、开关轴总成,电磁线圈、整体套筒、回位弹簧、动铁芯,密封环。开关螺栓安装于开关盒中,电磁线圈安装于整体套筒内,其回位弹簧位于动铁芯外。动力铁芯安装于线圈中心孔内做推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螺栓与动触片焊接整体结构,所述的开关轴总成上装有一整体静触片,所述动铁芯与开关轴总成为分体结构,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磁动力推动动铁芯在整体套筒中心轴线内做轴向吸附和回程运动。

所述的电磁开关螺栓及焊接时接触片材质为纯铜材质,分别位于开关盒的中心两侧,且相互对称,更进一步其所述的接触片两侧端呈弧形结构,在产生强电压时更好的引弧。

所述的开关轴总成上整体触片为长方体结构,用于提供电磁力作用下吸附静触片,开关轴总成上有一接触弹簧位于其动触片的反面,接触弹簧的一侧采用卡圈止档固定,提供触点闭合时的推动力,开关轴的动触点的前侧设置有断开弹簧,用于提供触点断开式时的拉力。

所述的电磁开关盒内部中心孔为阶梯孔结构,中心孔的两侧固定有静触片,当电磁力带动动触片与静触片相互接触工作时,其动触片反面的可以在静触片上左右滑动,进一步的避免触点长期集中工作某一点工作造成静触片腐蚀,击穿,粘连等现象。

所述的动铁芯前端包括有一拨叉固定弹簧,弹簧的前端设置有推挡,动铁芯内部设置有一复位弹簧,动铁芯的后端设置有呈80℃环形倒角,与所述的密封环相互配合固定,更加精确控制动触点与动铁芯连接在一条轴线上,此设置能够快速的实现电磁开关的快递启动与分离。

所述的回位弹簧装配于动铁芯的外露端,用于电磁开关轴断开后带动触点轴回到初始状态的回复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动铁芯于开关轴为分体式结构,采用密封环相精密配合,保证开关轴动触点与动铁芯连接在一条轴线上。当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动势,推动动铁芯、开关轴的做同轴向运动,铁芯前端拨叉弹簧、动铁芯的内部的复位弹簧,动触点接触弹簧三个作快速推动开关轴动触点与开关盒的静触片相结合,同时动铁芯的内部的复位弹簧可提供动铁芯工作的伸缩力,触点断开后,其开关总总成断开弹簧,拨叉弹簧、内部的复位弹簧、动铁芯外露端回位弹簧,同时四个弹簧作用力下推动开关轴动触点快速的分离,同时球形动触点降低了电磁开关接触点面积大,导致粘连、不分离等现象,并且通电时散热快,不易因发热烧蚀,提高产品的寿命,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的电磁开关其本体包括主体包括开关盒10、开关轴总成20,电磁线圈30、整体套筒40、回位弹簧50、动铁芯70,密封环80。

开关盒20上设置有2个开关螺栓11,分别固定在开关盒20外部中心两侧,开关螺螺栓11的另一侧的静触片12位于开关盒10的内部,与开关螺螺栓11整体为焊接式结构,开关盒10中设置有阶梯孔13,设置与开关轴总成20相配合,和开关螺栓11呈30℃夹角位置处设置了安装定位孔14,用于与整体套筒40和密封环80相互固定。开关轴总成20上设置有整体动触片21,动触片上21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动触点22,用于提供电磁力作用下吸附静触片12,开关轴总成20上有一接触弹簧25,接触弹簧25的一侧采用卡圈24固定,用于提供动触点22闭合时的推动力,开关轴的动触点22的前侧设置有断开弹簧23,用于提供触点22断开式时的拉力。开关轴20上设置有卡槽24,卡槽上设置止档圈,控制电磁开关的附加行在2-3mm之间。

动铁芯总成70中的动铁芯71前端开有一圆孔,T形密封环72中心开有长方形通孔,拨叉固定件73上端设置有1拱形固定卡圈74,拨叉弹簧75铆接固定于拨叉上,拨叉固定件73穿过长方形密封环72中长方形通孔,然后内部复位弹簧76安装于拨叉固定件件73另一侧,采用液压方式将T形密封环72固定在动铁芯70的内部,动铁芯71的后端开有80度的环形倒角77,用于与密封环80相互精密配合。回位弹簧60安装在与动铁芯70的外露端,动铁芯70安装在电磁线圈30铜管中心孔内,两者配合间隙小于0.1mm,电磁线圈30安装于整体套筒40内,整体套筒40采用10#合金钢制作而成,大大提高磁性。

密封环80前端设置一圆柱81,圆柱81前端设置有锥度梯形环82,与动铁芯70后端梯配形环倒角72紧密配合装配,密封环80的圆柱端81与整体套筒40和电磁线圈30的中心孔紧密配合。密封环80开有中心阶梯孔83,开关轴总成安装于密封环孔83内,开关盒10相对应的开孔螺母11与整体套筒40之间固定而成,密封环80采用固定螺纹固定在套筒40和开关盒10两者之间,密封环80中心阶梯孔83和开关盒的中心阶梯孔13提供吸附和回程活动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动铁芯总成70于开关轴总成20为分体式结构,采用密封环80相精密配合,保证开关轴动20与动铁芯71连接在一条轴线上。当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动势,推动动铁芯71、开关轴总成20同轴向运动,铁芯前端拨叉弹簧75、动铁芯的内部的复位弹簧76,动触点接触弹簧23三个作快速推动开关轴动触点22与开关盒的静触片12相结合,同时动铁芯的内部的复位弹簧76可提供动铁芯工作的伸缩力,触点断开后,其开关总成断开弹簧25,拨叉弹簧75、内部的复位弹簧76、动铁芯外露端回位弹簧60,同时四个弹簧作用力下推动轴动触点22与静触片12快速的分离,同时球形动触点22降低了电磁开关接触点面积大,导致粘连、不分离等现象,并且通电时散热快,不易因发热烧蚀,提高产品的寿命,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效果显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