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9789发布日期:2018-10-26 20:5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轴。



背景技术:

传统的起动机电磁开关轴包括动触头杆、固定于动触头杆下端且与动触头杆呈90度夹角的动触片、设于动触头杆下端与绝缘座底面之间的复位弹簧,其中,动触片是一个控制流经起动机电枢电流的双触点结构,动触片两端分别对应两个静触头。当电磁开关中的电磁线圈充电,动铁芯下移,从而驱动动触头杆及动触片下移,使动触片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相接导通电流。

但其存在如下问题:1、往往由于流经大电流导致动触片两端与两个静触头的接触部位发生融化,造成触点粘连,粘连在一起之后很难通过单一的复位弹簧的弹力断开,造成开关报废,起动机烧毁; 2、动触片复位过程中,由于没有固定的止挡,仅靠复位弹簧的弹力推动,复位时间较长,造成起动机启动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粘黏、快速复位、组装方便,便于汽车起动机电磁开关工作的开关轴。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轴,包括:起动机开关轴,动触片,驱动弹簧,复位弹簧和止挡垫片。电磁开关启动时,所述的动触片和绝缘座上的静触点先接触,再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垫片卡装在开关轴的凹槽上,限定了动触片的行程。动触片在复位过程中,由于止挡垫片的作用,能够快速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传统的开关轴不具有凹槽设置,套装在开关轴上的零部件难以固定,所述的开关轴设有凹槽,能够使止挡垫片固定在凹槽结构内。所述装置结构便于动触片的快速复位,且组装方便,便于卡装。

所述的动触片上有四个触点,减小动触片与静触点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的减小,使得动触片与静触点分开所需的作用力减小,同时,避免了因复位弹簧作用力不足而导致的动触片与静触点粘黏。增设四个触点,便于使动触片与静触点快速分离,避免粘黏,缩短起动机启动时间。

所述的动触片表面采用喷涂工艺,喷涂材料为银钨合金。动触片表面采用喷涂合金的方式,提高了触头的熔点,避免了因动触片受热熔化而导致的动触片与静触点粘黏,从而使得电磁开关报废。动触片表面喷涂银钨合金增加了电磁开关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动触片可以在电磁开关的绝缘座底面上位移,扩大了动触片触点在静触点上的位移范围,避免触点的局部熔化导致的电磁开关报废。增加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抗粘黏、快速复位、组装方便,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关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动机开关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触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

一种新型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轴,包括弹簧挡圈(1),驱动弹簧(2),垫圈(3),驱动端绝缘片(4),起动机开关轴(5),动触片(6),复位弹簧(7),环形挡圈(8),复位端绝缘片(9),止挡垫片(10)。电磁开关启动时,所述的动触片(6)和绝缘座上的静触点先接触,再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片(6)套装在开关轴(5)上,所述的动触片(6)有四个触点(12),减小了动触片(6)与电磁开关绝缘底座上静触点的接触面积。所述的复位弹簧(7)设置在动触片(6)有触点(12)一侧且套装在开关轴(5)上,所述的驱动弹簧(2)设置在动触片(6)的上端。复位弹簧(7)靠近动触片(6)一端设有环形挡圈(8),动触片(6)与环形挡圈(8)通过复位端绝缘片(9)隔离,所述的环形挡圈(8)与复位弹簧(7)之间有一止挡垫片(10),止挡垫片(10)卡装在开关轴(5)的凹槽(11)上,限定动触片(6)的行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案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案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