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电磁开关及起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9039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起动机电磁开关及起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起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背景技术】
[0002]起动机是启动发动机的一种马达。当点火开关接通时,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吸合线圈13拖动拨叉,同时拨叉推动啮合齿轮促使啮合齿轮能够与发动机飞轮啮合。
[0003]起动机电磁开关在工作时,只有当开关触片与接线柱接触时,起动机马达线路才接通。之后起动机马达才能转动进而带动发动机飞轮转动。触片在向接线柱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压缩触片回复弹簧16。当发动机正常转动后,断开开关,触片回复弹簧推动触片回到原来位置。
[0004]现有技术的触片向接线柱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触片回复弹簧存在径向晃动,使得触片在运动过程中导向性变差。不仅影响触片与结点的通电导通,同时使触片轴单侧磨损加大。由于起动机作为汽车的启动装置,开启/关闭的过程异常频繁,因此触片的导向性差问题会随着汽车的长期使用,日益加剧。
[0005]有鉴于此,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更好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0007]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包括:一线圈,该线圈用于通过电流产生一作用与一阀芯的电磁力;该阀芯用于在该电磁力的作用下驱动一轴使该电磁开关闭合;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用于在线圈中无电流时驱动该电磁开关的触片回复原位,该复位弹簧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串联而成。
[0008]更进一步地,该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长度相同。
[0009]更进一步地,该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线接触。
[0010]更进一步地,该复位弹簧还包括一第三弹簧,该复位弹簧由第一、第二和第三弹簧串联而成。
[0011]更进一步地,该第一弹簧的一端和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圈,该线圈用于通过电流产生一作用与一阀芯的电磁力;该阀芯用于在该电磁力的作用下驱动一轴使该电磁开关闭合;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用于在线圈中无电流时驱动该电磁开关的触片回复原位,该复位弹簧为一双节弹簧。
[0013]更进一步地,该双节弹簧包括一第一节距和第二节距,该第一节距与第二节距不相同。
[0014]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包括:一轴向机构,该轴向机构在电磁力的驱动下,使一连接点从一初始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一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用于使第一连接点回到该初始位置,该复位机构由至少两节弹簧组成。
[0015]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起动机,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和电磁开关,该电磁开关包括如上文任意一项的复位弹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同样的使用空间下,采用同样直径、同样材料的弹簧,双节弹簧可以增加弹簧的径向刚度。增大径向刚度,使得弹簧的径向位移变小,所以能够改善触片及触片轴在轴向运动的导向性。一方面可以是触片和接线柱的啮合过程更加平稳。另一方面可以使触片轴运动的导向性更好,防止单边摩擦磨损严重。双节弹簧可以增加弹簧的轴向刚度。轴向刚度增大,在触片轴回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更大,所以触片轴回复的时间更快。从而使起动机啮合齿轮与飞轮的分离更快,保护起动机啮合齿轮。
【附图说明】
[0017]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起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起动机的触片回复弹簧16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触片回复弹簧16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触片回复弹簧16的技术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及起动机。然而,应当将本实用新型理解成并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这种实施方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理念可以与其他公知技术或功能与那些公知技术相同的其他技术组合实施。
[0023]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轴向”、“径向”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起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起动机通常由电动机、传动机和电磁开关几大部分组成。具体而言,起动机通电时,吸合线圈13产生磁场,使阀芯12产生轴向运动,顶住触片轴18。当起动机触片19与接线柱17接通时,吸合线圈13被短路,维持线圈14产生磁场,使阀芯12保持吸合位置。阀芯12在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产生向触片方向的运动。进而推动触片轴18,使触片19和接线柱17连接,使起动机马达工作线路接通。阀芯12运动时带动阀芯推杆11,阀芯推杆11左侧连接拨叉。阀芯推杆11向左侧运动时,带动拨叉转动,拨叉推出啮合齿轮,进而实现啮合齿轮与发动机飞轮的啮合。触片压缩弹簧15使触片19保持在触片轴18上的位置。在阀芯运动的最后阶段,触片19已经与接线柱17接通,触片压缩弹簧15继续压缩。产生的压力使触片19与接线柱17稳定地压在一起,保持接通状态的稳定性。起动机断电后,触片回复弹簧16产生的弹力推动触片19回复到初始位置。用于连接两个接线柱17,进而实现马达工作电路的接通。触片轴18用于带动触片19轴向运动。
[0025]如前文所述,现有技术的触片19向接线柱17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触片回复弹簧16存在径向晃动,使得触片19在运动过程中导向性变差。不仅影响触片19与结点的通电导通,同时使触片轴18单侧磨损加大。
[0026]本技术方案的触片回复弹簧16的为双节弹簧。具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本技术方案所使用的触片回复弹簧16可以看作是两个单节弹簧的串联。现有技术所使用的单节弹簧的长度为L,而该双节弹簧由两个长度为L/2的弹簧组成。如图3所示,该触片回复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其中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弹簧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至少部分地线接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同一实用新型原理下,三节弹簧也可以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
[0027]同样材料、同样长度、同样直径的双节弹簧比单节弹簧的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大的原因在于:双节弹簧可看作两个单节弹簧的串联。所以双节弹簧的刚度即可视为组成该双节弹簧的单节弹簧的刚度。
[0028]弹簧刚度oc线径/ ((弹簧中径/线径)'3*工作圈数),oc符号表示正比于。比如原设计的单节弹簧的工作圈数是5,改为双节弹簧后,即是两个有效圈数是2单节弹簧的串联。轴向刚度提高仅2.5倍。从而使触片在回复的时候速度更快。同时也有效提高径向刚度。从而使弹簧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径向的晃动范围变小(见图4)。进而使触片轴的轴向运动导向性变好。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同样的使用空间下,采用同样直径、同样材料的弹簧,双节弹簧可以增加弹簧的径向刚度。增大径向刚度,使得弹簧的径向位移变小,所以能够改善触片及触片轴在轴向运动的导向性。一方面可以是触片和接线柱的啮合过程更加平稳。另一方面可以使触片轴运动的导向性更好,防止单边摩擦磨损严重。双节弹簧可以增加弹簧的轴向刚度。轴向刚度增大,在触片轴回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更大,所以触片轴回复的时间更快。从而使起动机啮合齿轮与飞轮的分离更快,保护起动机啮合齿轮。
[0030]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圈,所述线圈用于通过电流产生一作用与一阀芯的电磁力;所述阀芯用于在所述电磁力的作用下驱动一轴使所述电磁开关闭合;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在线圈中无电流时驱动所述电磁开关的触片回复原位,所述复位弹簧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串联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长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线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还包括一第三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由第一、第二和第三弹簧串联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和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6.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圈,所述线圈用于通过电流产生一作用与一阀芯的电磁力;所述阀芯用于在所述电磁力的作用下驱动一轴使所述电磁开关闭合;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在线圈中无电流时驱动所述电磁开关的触片回复原位,所述复位弹簧为一双节弹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节弹簧包括一第一节距和第二节距,所述第一节距与第二节距不相同。8.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向机构,所述轴向机构在电磁力的驱动下,使一连接点从一初始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一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使第一连接点回到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复位机构由至少两节弹簧组成。9.一种起动机,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和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开关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复位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包括:一线圈,该线圈用于通过电流产生一作用与一阀芯的电磁力;该阀芯用于在该电磁力的作用下驱动一轴使该电磁开关闭合;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用于在线圈中无电流时驱动该电磁开关的触片回复原位,该复位弹簧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串联而成。
【IPC分类】H01H50/56
【公开号】CN205028858
【申请号】CN201520570249
【发明人】孙罕
【申请人】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