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纠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718发布日期:2018-09-11 22:5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纠偏控制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纠偏控制器。



背景技术:

纠偏控制器主要是对薄型物料在传送过程中的位置偏移进行控制。它通过探测器能探测厚度较薄、透明度高的物质,可适用于纺织机械,印染机械,塑料薄膜机械,印刷机械,皮革机械,纸巾机械,包装机械等卷取时需要修正被卷物边沿的机械。该种纠偏控制器的输出可以控制电磁阀或电机,由电磁阀控制液压油缸的工作,电机是以螺杆的形式工作,再由油缸或螺杆控制一工作台 以探头的指挥左右移动,使被检测物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运行,达到不让被检测物运行偏移的目的。现有技术的纠偏控制器在拔出插头时,底座上的插座端子很容易松动拔出,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纠偏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纠偏控制器,包括PLC电路板,设置在PLC电路板上的接线机构、插座,所述接线机构设置在PLC电路板一端,所述插座设置在PLC电路板另一端,所述插座包括底座、接触脚、插座端子,所述接触脚设置在底座内,所述插座端子与接触脚连接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插座端子包括插入件、连接件,所述插入件、连接件呈L形设置,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插入件上并与底座相平行,所述连接件对应底座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对应底座一端设置有向底座一侧倾斜的折脚,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与折脚相适配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头拔出插座端子时,通过固定块与折脚的配合,使其卡设在底座一侧不易与插头一起拔出,所述PLC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电子元器件、二极管以及单片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折脚设置有两个,所述折脚分别设置在连接件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结构更加稳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接触脚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插入件对应底座一侧设置有与接触脚相适配的容置腔,所述各个接触脚的容置腔两侧分别设置有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各个接触脚之间互不接触,相互不影响,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容置腔呈圆柱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插座端子能更好的与接触脚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与容置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在固定块对应底座一侧,所述底座一内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凸块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块设置在固定块对应底座另一侧,所述底座另一内侧面设置有与第二凸块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呈圆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插座端子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并且安装时可以区分前后面,不易安装错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所述接线端子设置有若干个,所述PLC电路板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接线端子分别平行设置在PLC电路板的宽度一边,所述各个接线端子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接线端子包括连接端、垫片,所述垫片呈方形设置,所述垫片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相应于PLC电路板的宽度一端分别设置有折板,所述折板一端与第一垫片固定连接,所述折板另一端与连接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垫片固定设置在螺钉一端,所述螺钉带动第二垫片与连接端、第一垫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头插入接线端子时,通过挡板的设置,使其各个插头与接线端子之间不相互接触,互不妨碍,并且当插头插入接线端子时,先通过拧松螺钉,使其卡设在螺钉上之后,旋紧螺钉与垫片接触以及第一垫片与连接端的连接更加稳固,并且螺钉与第二垫片固定连接,使得插头插入接线端子时,接触性更加良好,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板一侧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凹槽分别设置在挡板两端,所述挡板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三凹槽相适配的第三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通过第三凹槽与第三凸块的方式连接,使得当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接线端子的数量时,可以方便的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垫片的四个角呈弧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插头插入接线端子时,第二垫片的弧度角,可以更好的与第一垫片相接触,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座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座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座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机构实施例的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机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机构实施例局部结构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1、PLC电路板,2、底座,3、接触脚,4、插座端子,5、连接件,6、固定块,7、折脚,8、容置腔,9、隔板,10、第一凸块,11、第二凸块,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插入件,15、连接端,16、第一垫片,17、第二垫片,18、挡板,19、第三凹槽,20、第三凸块,21、折板,22、螺钉,23、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1-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纠偏控制器,包括PLC电路板,设置在PLC电路板1上的接线机构、插座,所述接线机构设置在PLC电路板1一端,所述插座设置在PLC电路板1另一端,所述插座包括底座2、接触脚3、插座端子4,所述接触脚3设置在底座2内,所述插座端子4与接触脚3连接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插座端子4包括插入件14、连接件5,所述插入件14、连接件5呈L形设置,所述连接件5设置在插入件14上并与底座2相平行,所述连接件5对应底座2一侧设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对应底座2一端设置有向底座2一侧倾斜的折脚7,所述底座2一侧设置有与折脚7相适配的斜面。当插头拔出插座端子4时,通过固定块6与折脚7的配合,使其卡设在底座2一侧不易与插头一起拔出,所述PLC电路板1上还设置有电子元器件、二极管以及单片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折脚7设置有两个,所述折脚7分别设置在连接件5两端。使得结构更加稳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接触脚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插入件14对应底座2一侧设置有与接触脚3相适配的容置腔8,所述各个接触脚3的容置腔8两侧分别设置有隔板9。使得各个接触脚3之间互不接触,相互不影响,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容置腔8呈圆柱形设置。使得插座端子4能更好的与接触脚3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9与容置腔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凸块10、第二凸块11,所述第一凸块10设置在固定块6对应底座2一侧,所述底座2一内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凸块10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2,所述第二凸块11设置在固定块6对应底座2另一侧,所述底座2另一内侧面设置有与第二凸块11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呈圆弧形设置。使得插座端子4与底座2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并且安装时可以区分前后面,不易安装错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接线端子23,所述所述接线端子2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PLC电路板1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接线端子23分别平行设置在PLC电路板1的宽度一边,所述各个接线端子23两侧分别设有挡板18,所述接线端子23包括连接端15、垫片,所述垫片呈方形设置,所述垫片包括第一垫片16、第二垫片17,所述第一垫片16相应于PLC电路板1的宽度一端分别设置有折板21,所述折板21一端与第一垫片16固定连接,所述折板21另一端与连接端15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垫片17固定设置在螺钉22一端,所述螺钉22带动第二垫片17与连接端15、第一垫片16螺纹连接。插头插入接线端子23时,通过挡板18的设置,使其各个插头与接线端子23之间不相互接触,互不妨碍,并且当插头插入接线端子23时,先通过拧松螺钉22,使其卡设在螺钉22上之后,旋紧螺钉22与垫片接触以及第一垫片16与连接端15的连接更加稳固,并且螺钉22与第二垫片17固定连接,使得插头插入接线端子23时,接触性更加良好,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板18一侧设置有第三凹槽19,所述第三凹槽19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凹槽19分别设置在挡板18两端,所述挡板18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三凹槽19相适配的第三凸块20。挡板18通过第三凹槽19与第三凸块20的方式连接,使得当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接线端子23的数量时,可以方便的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垫片17的四个角呈弧度设置。使得插头插入接线端子23时,第二垫片17的弧度角,可以更好的与第一垫片16相接触,结构简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