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0698发布日期:2018-11-02 21:2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电流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断路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也迅速增长,中心主变、电厂等不断增容,导致大电流真空断路器和开关设备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而目前大电流真空断路器主回路导电部分大多采用简单的铜管触臂作为进出线,灭弧装置采用真空灭弧室加组装式支架组合。散热装置就是支架本体上的铝散热片,整个灭弧装置连同铝散热片安装于树脂绝缘筒内。真正自冷式的真空断路器和成套设备尚未发明,散热主要依靠配套的开关柜装设的风机强制风冷。

目前常规大电流真空断路器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以诸多不足:1、主回路触臂采用普通触臂,导电载流面积不够,主回路电阻偏高,各连接部位发热严重,即使采用强制风冷,真空断路器发热部位仍然散热不快;2、常规大电流真空断路器采用普通绝缘筒作为真空灭弧室的外绝缘,这种结构本身存在不足,加之断路器发热,导致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存在隐患;3、进口大电流真空断路器价格昂贵,不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电流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解决了现有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主回路电阻偏高,发热严重,易导致绝缘老化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电流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设置在底盘车上的主回路、二次回路、弹簧操作机构和控制回路,所述主回路和二次回路通过框架隔开,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三个结构相同的固封极柱,所述固封极柱的侧面设置有上触臂和下触臂,所述上触臂、下触臂均与梅花触头相连,所述固封极柱的上部依次设置有上出线端、真空灭弧室和下出线端,下部采用中空结构,所述上出线端包括导热台,通过所述导热台将真空灭弧室的静触头与散热装置相连,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与下出线端相连,通过绝缘拉杆与弹簧操作机构相连,靠近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靠近所述固封极柱底部的位置设置通风孔。

进一步,所述固封极柱采用环氧树脂APG工艺一次浇铸成型。

进一步,所述散热装置底面设置有与导热台对应的接触台、多个散热槽,其他三面设置有多条弧形散热筋。

进一步,所述上触臂、下触臂均采用铸造紫铜管件,外表面设置有多条左右对称且凸起的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之间镂空成对穿长槽,底部中心设置有大直径螺纹孔,所述大直径螺纹孔周围均匀设置有多个小直径螺纹孔,所述大直径螺纹孔和小直径螺纹孔均用于与固封极柱配合安装。

进一步,所述上触臂、下触臂的外表面设置有硫化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铸造紫铜管件结构的上触臂、下触臂,外表面设置有多条左右对称且凸起的弧形加强筋,加大了载流面积,同时通过螺纹配合与固封极柱固定,减少了主回路的接触电阻,另外,采用环氧树脂APG工艺一次浇铸成型将真空灭弧室固封于固封极柱内,紧固加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提高了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与进口大电流真空断路器相比,降低了成本,并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应用性强,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封极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标号为3a表示主视图,标号3b表示左视图,标号3c表示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标号为4a表示主视图,标号4b表示左视图,标号4c表示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触臂、下触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标号为5a表示主视图,标号5b表示左视图,标号5c表示B-B的剖面图;

其中,1-底盘车,2-弹簧操作机构,3-框架,4-固封极柱,41-上出线端,411-导热台,42-真空灭弧室,43-下出线端,44-加强筋,45-散热孔,46-通气孔,5-上触臂,51-弧形加强筋,52-长槽,53-大直径螺纹孔,54-小直径螺纹孔,55-硫化层,6-下触臂,7-梅花触头,8-散热装置,81-接触台,82-散热槽,83-散热筋,9-绝缘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电流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设置在底盘车1上的主回路、二次回路、弹簧操作机构2和控制回路,该主回路和二次回路通过框架3隔开,包括设置在框架3上的三个结构相同的固封极柱4,该固封极柱4采用环氧树脂APG工艺一次浇铸成型,其侧面设置有上触臂5和下触臂6,该上触臂5、下触臂6均与梅花触头7相连。

参照附图3,该固封极柱4的上部依次设置有上出线端41、真空灭弧室42和下出线端43,下部采用中空结构,其下部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加强筋44,该上出线端41的顶部设置有导热台411,通过该导热台411将真空灭弧室2的静触头与散热装置8相连,该真空灭弧室42的动触头与下出线端43相连,通过绝缘拉杆9与弹簧操作机构2相连,在靠近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45,靠近固封极柱4底部的位置设置通风孔46,这样,散热孔45与通风孔46形成对流,易于散热。

参照附图4,该散热装置8整体采用导热性好的铸铝制成,其底面设置有与导热台411对应的接触台81、多个散热槽82,其他三面设置有多条弧形散热筋83,该接触台81与导热台411通过螺纹配合固定,通过散热槽82、散热筋83增加散热面积,从而可以更快地通过接触台81、导热台411将真空灭弧室的热量散发出去。

参见附图5,该上触臂5、下触臂6均采用铸造紫铜管件,采用中空结构,外表面设置有多条左右对称且凸起的弧形加强筋51,该弧形加强筋之间镂空成对穿长槽52,既增加强度,又增加了导流和散热面积,底部中心设置有大直径螺纹孔53,在大直径螺纹孔53周围均匀设置有四个小直径螺纹孔54,该大直径螺纹孔53和小直径螺纹孔54均用于与固封极柱4配合安装,通过螺纹固定,该上触臂5、下触臂6与固封极柱4的接触牢固,减小接触电阻,同时,该上触臂5、下触臂6的外表面设置有硫化层55,避免放电。

本实用新型通过铸造紫铜管件结构的上触臂、下触臂,外表面设置有多条左右对称且凸起的弧形加强筋,加大了载流面积,同时通过螺纹配合与固封极柱固定,减少了主回路的接触电阻,另外,采用环氧树脂APG工艺一次浇铸成型将真空灭弧室固封于固封极柱内,紧固加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提高了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与进口大电流真空断路器相比,降低了成本,并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应用性强,便于推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