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8514发布日期:2018-11-09 21:2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支柱绝缘子,属于变压器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特高压绝缘子上通常需要加装电位梯度控制环,即均压环。均压环的作用是降低合成绝缘子上某些部位或两端金具表面过高的电位梯度,对绝缘子表面电场的屏蔽,引开工频电弧,减少端部局部电弧以减少表面腐蚀和污闪的可能。

实验证明均压环罩入绝缘子伞群的距离与降低改善电场强度有很大的关系,当均压环的罩入距离很小时,均压环开口平面处的芯棒、金具连接处将承受最大的电场强度,如果该电场强度值超过空气击穿电场强度时,将发生较严重的电晕放电,将会引发复合绝缘子芯棒断裂事故;但是若均压环罩入深度太大,虽然整支绝缘子的电压分布变均匀些,但他或缩短复合绝缘子的干弧距离,降低了绝缘子串的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因此在安装均压环时需要调节合适的罩入深度才能使均压环起到调节电位梯度和屏蔽电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均压环在调节罩入深度时,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均压环,成本较高,而且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支柱瓷绝缘子,均压环的安装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可调节,无需为不同规格的绝缘子而设计不同规格的均压环,降低了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支柱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支柱和装在绝缘子支柱两端的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压环由两个半环形的半均压环对接拼装而成,所述的半均压环由内半圈、位于内半圈外侧的外半圈和连接内半圈、外半圈的连接杆组成,两个半均压环通过连接螺栓对接拼装,使两个内半圈压紧在绝缘子支柱上。

优选的,所述的内半圈上粘结有橡胶层,所述的橡胶层与绝缘子支柱的侧壁压紧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连接内半圈和外半圈的端部,连接螺栓贯穿两个半均压环中相对的连接杆并锁紧,连接螺杆靠近内半圈。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子支柱两端还套装有限位圈,限位圈均位于均压环的下方,且与内半圈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圈由两个半圈对接拼装而成,半圈的两端具有连接耳,两个半圈相对的连接耳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半圈压紧在绝缘子支柱上。

优选的,所述的半圈与绝缘子支柱接触的面上粘有橡胶垫,所述的橡胶垫压紧在绝缘子支柱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将均压环设置成由两个半环形的半均压环对接拼装而成,两个半均压环的通过连接螺栓对接拼装,使两个内半圈压紧在绝缘子支柱上,均压环的安装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可调节,在调节均压环的罩入深度时,只需松开连接螺栓,将两个半均压环调整到所需位置,再通过连接螺栓重新对接拼装两个半均压环,使两个内半圈重新压紧在绝缘子支柱上,为了提高内半圈对绝缘子支柱的夹持力,在内半圈上粘结橡胶层,通过橡胶层与绝缘子支柱的侧壁压紧接触,从而使半内圈有效压紧在绝缘子支柱上,无需为不同规格的绝缘子而设计不同规格的均压环,降低了成本。

为了防止均压环在绝缘子支柱上移动,在均压环下方均设置套装在绝缘子支柱上的限位圈,通过内半圈与限位圈的接触,防止均压环移位,提高均压环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高压绝缘子的使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均压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半均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半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高压支柱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支柱1和装在绝缘子支柱1两端的均压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压环2由两个半环形的半均压环21对接拼装而成,所述的半均压环21由内半圈21.1、位于内半圈21.1外侧的外半圈21.2和连接内半圈21.1、外半圈21.2的连接杆21.3组成,两个半均压环21通过连接螺栓3对接拼装,使两个内半圈21.1压紧在绝缘子支柱1上。

将均压环2设置成由两个半环形的半均压环21对接拼装而成,两个半均压环21的通过连接螺栓3对接拼装,使两个内半圈21.1压紧在绝缘子支柱上,均压环的安装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可调节,在调节均压环的罩入深度时,只需松开连接螺栓,将两个半均压环21调整到所需位置,再通过连接螺栓重新对接拼装两个半均压环21,使两个内半圈21.1重新压紧在绝缘子支柱上,无需为不同规格的绝缘子而设计不同规格的均压环,降低了成本。

为了提高内半圈对绝缘子支柱的夹持力,所述的内半圈21.1上粘结有橡胶层21.4,所述的橡胶层21.4与绝缘子支柱1的侧壁压紧接触。通过橡胶层21.4与绝缘子支柱的侧壁压紧接触,从而使半内圈有效压紧在绝缘子支柱上,

其中,所述的连接杆21.3连接内半圈21.1和外半圈21.2的端部,连接螺栓3贯穿两个半均压环21中相对的连接杆21.3并锁紧,连接螺杆3靠近内半圈21.1,增大内半圈21.1对绝缘子支柱1的夹持力。

其中,为了防止均压环2在绝缘子支柱上移动,所述的绝缘子支柱1两端还套装有限位圈4,限位圈4均位于均压环2的下方,且与内半圈21.1接触。通过内半圈21.1与限位圈4的接触,防止均压环移位,提高均压环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高压绝缘子的使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的限位圈4由两个半圈41对接拼装而成,半圈41的两端具有连接耳41.1,两个半圈41相对的连接耳41.1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半圈41压紧在绝缘子支柱2上。

所述的半圈41与绝缘子支柱2接触的面上粘有橡胶垫41.2,所述的橡胶垫41.2压紧在绝缘子支柱2的侧壁上。从图4和5中可以看出,限位圈4也是通过两个半圈41的连接压紧在绝缘子支柱2上,为了提高半圈41对绝缘子支柱2的夹持力,在半圈41上粘橡胶垫41.2,从而将限位圈定位在绝缘子支柱2上,当均压环2的位置需要调整上,松开两个半圈41间的螺栓,同步调整限位圈4的位置,使限位圈4始终于均压环的内半圈21.1保持接触,对均压环起到限位抵靠的作用,防止均压环移位。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使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