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续航电动车用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375发布日期:2018-11-13 22:2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续航电动车用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选择的交通工具也各种各样,尤其是近几年,电动车一直被誉为人们最喜爱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目前,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子。因此,电池的使用状况以及容量直接决定着电动车的使用寿命,电动车上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潮和防震动,尤其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如果出现的是崎岖以及凸凹不平的路面,那么对电动车上的电池震动性就非常大,从而极易对电池造成损伤,不仅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电池在震动环境下易产生爆炸,对骑行人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防止电池爆炸和震动的设备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除以上问题以外,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使用的锂电池中还存在一些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安装空间较大,尤其在接电及提手位置需要电动车另外设计空间来容纳使用,而且一般续航能力也较差,使用不方便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空间小,可加大续航能力,提高使用寿命,节省安装空间,适用范围广的高续航电动车用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续航电动车用锂电池,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散热框架,所述散热框架内固定有若干用于蓄电的锂电池组,所述上壳体设有与锂电池组电连接实现充放电的电路组,所述电路组设有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连通至上壳体外部,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向下陷入有一凹槽,靠近凹槽一侧设有一台阶,所述凹槽上设有提手,所述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置于台阶的侧壁面,所述上壳体上表面设有用于显示锂电池组剩余电量的显示组,所述显示组与电路组电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框架为铝质网状框架将锂电池组固定,并且散热框架与下壳体之间设有抗震组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抗震组件为弹簧均布于散热框架,所述弹簧线径范围在2.5mm~3.5mm。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框架上设有若干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背离于锂电池组一面。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提手为弹性胶带提手,其两端设有固定组固定在凹槽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显示组一侧设有用于开启关闭显示组显示电量的开关,所述开关设置于台阶的侧壁面,并且与电路组电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壳体盖设于下壳体上部并通过螺钉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方面,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对合将形成对锂电池保护及固定使用的外壳,在保证对内部电池起到保护以外还可在外部贴上LOGO或使用说明,增加美感及宣传力度;第二方面,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散热框架,所述散热框架内固定有若干用于蓄电的锂电池组,采用散热框架将锂电池组固定在下壳体内,在锂电池在充放电中均会产生热量,可通过散热框架对其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并且也能够对锂电池组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使用寿命;第三方面,所述上壳体设有与锂电池组电连接实现充放电的电路组,所述电路组设有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连通至上壳体外部,通过电路组上设置的电路结构及控制元件可实现对锂电池组起到充放电作用,控制效果好,通过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进行连接充放电使用,并且充电接口与放电接口均为防尘防水接口,可对内部结构起到防尘防水的保护作用,提高使用安全性;第四方面,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向下陷入有一凹槽,靠近凹槽一侧设有一台阶,所述凹槽上设有提手,将提手设置在凹槽上,节省了整体的安装空间,同时通过提手也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取出及安装使用,使用方便,所述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置于台阶的侧壁面,将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置在了台阶的侧壁面,本设计可直接节省了与电动车的接电空间,不需要电动车再另外预留空间进行接电使用,在充电过程中也同样,直接在台阶上将接电线接入即可,节省空间,实用性较强;第五方面,所述上壳体上表面设有用于显示锂电池组剩余电量的显示组,所述显示组与电路组电连接,通过显示组可将锂电池组上所储存的电量所显示,通过电路组上的控制元件实现连接显示,便于使用者能够及时对锂电池组进行蓄电。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空间小,加入了散热框架对锂电池组进行散热,可加大续航能力,提高使用寿命,并且专门对提手和充放电接口设置了预留位置,节省安装空间,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上壳体110、凹槽111、台阶112、显示组113、开关114、下壳体120、散热框架130、散热槽131、锂电池组140、电路组150、充电接口151、放电接口160、提手170、抗震组件1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俯视图和剖面图。

一种高续航电动车用锂电池,包括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所述下壳体120内设有散热框架130,所述散热框架130内固定有若干用于蓄电的锂电池组140,所述上壳体110设有与锂电池组140电连接实现充放电的电路组150,所述电路组150设有充电接口151和放电接口160连通至上壳体110外部,所述上壳体110的上表面向下陷入有一凹槽111,靠近凹槽111一侧设有一台阶112,所述凹槽111上设有提手170,所述充电接口151和放电接口160设置于台阶112的侧壁面,所述上壳体110上表面设有用于显示锂电池组剩余电量的显示组113,所述显示组113与电路组150电连接。

上壳体110盖设于下壳体120上部并通过螺钉固定相连,采用螺钉固定连接,连接效果好,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显示组113一侧设有用于开启关闭显示组113显示电量的开关114,所述开关114设置于台阶112的侧壁面,并且与电路组150电连接,通过开关114可对电量显示进行关闭,可进一步节省电量的显示,需要查看时再开启,使用较为方便。

散热框架130为铝质网状框架将锂电池组140固定,采用铝质网状散热框架130,本身铝质框架散热效果好,同时铝本身密度较小重量较轻,不会加大整体的重量;进一步的,散热框架130与下壳体120之间设有抗震组件180,所述抗震组件180为弹簧均布于散热框架130,所述弹簧线径范围在2.5mm~3.5mm,通过抗震组件180可防止在电动车骑行时颠簸对内部锂电池组140造成碰撞,甚至短路等现象出现,采用弹簧设置,抗震效果好,同时将其线径设置为粗线径的弹簧,能够加强其的支撑力,锂电池组140于散热框架130不会轻易晃动,抗震保护效果好;另外,在抗震组件180在设置弹簧以外的位置将与散热框架130形成一散热腔,能够加大散热框架130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提高对锂电池组140的散热保护作用。

散热框架130上设有若干散热槽131,所述散热槽131背离于锂电池组140一面,通过散热槽131将热量导出至散热腔内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实用性较强。

提手170为弹性胶带提手170,其两端设有固定组固定在凹槽111上,弹性胶带提手170在不使用时能够及时回弹到凹槽111内,防止其占用多余空间,节省安装空间,使用方便。

第一方面,设有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通过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的对合将形成对锂电池保护及固定使用的外壳,在保证对内部电池起到保护以外还可在外部贴上LOGO或使用说明,增加美感及宣传力度;第二方面,所述下壳体120内设有散热框架130,所述散热框架130内固定有若干用于蓄电的锂电池组140,采用散热框架130将锂电池组140固定在下壳体120内,在锂电池在充放电中均会产生热量,可通过散热框架130对其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并且也能够对锂电池组140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使用寿命;第三方面,所述上壳体110设有与锂电池组140电连接实现充放电的电路组150,所述电路组150设有充电接口151和放电接口160连通至上壳体110外部,通过电路组150上设置的电路结构及控制元件可实现对锂电池组140起到充放电作用,控制效果好,通过充电接口151和放电接口160进行连接充放电使用,并且充电接口151与放电接口160均为防尘防水接口,可对内部结构起到防尘防水的保护作用,提高使用安全性;第四方面,所述上壳体110的上表面向下陷入有一凹槽111,靠近凹槽111一侧设有一台阶112,所述凹槽111上设有提手170,将提手170设置在凹槽111上,节省了整体的安装空间,同时通过提手170也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取出及安装使用,使用方便,所述充电接口151和放电接口160设置于台阶112的侧壁面,将充电接口151和放电接口160设置在了台阶112的侧壁面,本设计可直接节省了与电动车的接电空间,不需要电动车再另外预留空间进行接电使用,在充电过程中也同样,直接在台阶112上将接电线接入即可,节省空间,实用性较强;第五方面,所述上壳体110上表面设有用于显示锂电池组剩余电量的显示组113,所述显示组113与电路组150电连接,通过显示组113可将锂电池组140上所储存的电量所显示,通过电路组150上的控制元件实现连接显示,便于使用者能够及时对锂电池组140进行蓄电。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空间小,加入了散热框架130对锂电池组140进行散热,可加大续航能力,提高使用寿命,并且专门对提手170和充放电接口设置了预留位置,节省安装空间,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