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8600发布日期:2018-10-13 00:1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属于建筑房屋屋面的微型天线载体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时代,4G网覆盖已不能满足通信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内运营商站到了国际前列,5G深度覆盖逐渐成为运营商的重点战略之一,由于移动流量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且现阶段主要流量来自于室内,而当前室内覆盖又恰为短板,因此室内覆盖问题就成为当下运营商工作的重点,而小基站在室内覆盖上有独特的优势,因此从4G到5G的小基站或将必不可少,而小基站所需的天线载体就成为了运营商必须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该天线载体装置适用于各类建筑屋面,不仅占地小,施工方便,而且其角度及方位均可调,从而提高覆盖扇区的精准性。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在主体钢管的上半部分设置多个天线定位装置,主体钢管的下半部分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装置;在主体钢管上成对设置套管,天线定位装置上下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套管连接。

所述的天线定位装置由调节梁和承载圆钢连接而成,其中调节梁一端设有转轴销孔,另一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承载圆钢一端设有转轴销孔,另一端设有定位板,定位板通过螺钉与调节梁端部的定位孔连接,调节梁的转轴销孔与承载圆钢的转轴销孔分别与套管上设置的耳片连接。

所述的调节梁为直线型的角钢结构,在角钢上设置与定位板连接的通孔。

所述的调节梁为弧形的T型钢结构,在T型钢上设有与定位板连接的弧形长条孔。

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与建筑体的女儿墙连接。

所述的固定装置结构为,定位管夹定位在主体钢管的外表面,定位管夹的定位孔与定位角钢连接,在女儿墙体上设置墙体固定角钢,墙体固定角钢与定位角钢连接。

所述的套管上设有与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的端面穿过套管与主体钢管接触压紧。

所述的套管为两个扣合的管夹,两个管夹与主体钢管的外圆周接触压紧。

该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采用套管的结构将天线定位装置与主体钢管连接起来,不仅保证了连接稳定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对天线进行旋转动作,实现调节的灵活性。

天线定位装置采用调节梁和承载圆钢的连接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支撑天线,而且调节梁上设置多个定位孔,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调节天线与主体钢管之间夹角。

调节梁采用直线型角钢结构,加工方便适用于小角度调节;采用弧形的T型钢结构,工艺复杂,但是调节角度大,适用范围更广。

该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设置在女儿墙上,节省占用建筑空间,同时施工安装方便。

定位装置采用定位管夹、定位角钢和墙体固定角钢之间相互连接,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套管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体结构,并采用定位螺钉定位,或者采用分体的管夹结构,扣合压紧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二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定位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在主体钢管1的上半部分设置多个天线定位装置,主体钢管1的下半部分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装置;在主体钢管1上成对设置套管2,天线定位装置上下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套管2连接,在每个套管2上设有与定位螺钉3,定位螺钉3的端面穿过套管2与主体钢管1接触压紧。

其中天线定位装置由调节梁4和承载圆钢5连接而成,其中调节梁4为直线型的角钢结构,其一端设有转轴销孔,另一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别的定位孔;承载圆钢5一端设有转轴销孔,另一端设有定位板6,定位板6通过螺钉与调节梁4端部的定位孔连接,调节梁4的转轴销孔与承载圆钢5的转轴销孔分别与套管上设置的耳片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与建筑体的女儿墙连接;其中固定装置结构为,定位管夹7定位在主体钢管1的外表面,定位管夹7的定位孔与定位角钢8连接,在女儿墙体上设置墙体固定角钢9,墙体固定角钢9与定位角钢8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除调节梁4为弧形的T型钢结构,在T型钢上设有与定位板6连接的弧形长条孔;在主体钢管1连接的套管2为两个扣合的管夹,两个管夹与主体钢管1的外圆周接触压紧。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申请的可调式天线载体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天线载体装置角度可调节,提高覆盖扇区的精准性

本载体装置可实现天线角度的可调性与天线方位的可调节性。微基站建设中固定式的天线载体很容易受施工、安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成活后天线角度有偏差,覆盖面不理想,运营商提出希望得到一种随安装随调节的相对灵活的载体,以满足不同天线参数的精度要求,本申请实现天线平面位置及角度的可调性,大大提高覆盖面的精准性;

2)占地及空间面积较小,在选址上有极大的优势

传统的楼面基站选址需要考虑基站的物理位置、基站的天面要求、楼体的承重复核等,建站选址比较困难,物业协调建网成本高,且由于安装位置受限等因素导致站址资源十分有限,尤其是在人群密集区,更是难以获取站址。而本申请体积小、重量轻、部署灵活,不用局限于常规基站的站址问题,可以灵活的部署在人群建筑密集的地方,保证信号质量;

3)施工方便、快捷、成本低,易被各运营商所接受

本申请体型小,构造较为简单,拟采用钢结构圆管、角钢等构件构成装置主体,构造比较简单,可先期加工、现场安装,施工快捷、方便,成本较低,很容易被各大运营商所接受,因此极易推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