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防腐新型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8761发布日期:2018-10-13 00:1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长效防腐新型接地极。



背景技术: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自然界里每年都有几百万次的闪电,每年雷电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提高,尤其是在电力行业中,特高压的发展导致杆塔等结构越来越高,雷击的发生率也会有相应的提高。但为了防止因为电网受到雷击而跳闸,接地极性能的优劣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接地装置正确与合理,不仅能为有效防雷提供保障,还能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为了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要求,接地极应能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防止雷击跳闸事故发生,确保供电的安全与可靠。

接地极主要埋设于地下,在接地极的施工中,开挖土方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接地极施工工期,以及人力物力成本。现阶段的接地极在电网中大量使用,各类杆塔、变电站都有相应的接地装置,使用的接地极包含很多新型降阻材料制成的,此类材料费用较高,在电网中推广极其不经济。譬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20752764.7的专利《一种新型耐腐蚀接地极》提及了在接地极表面覆着一层新型导电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吡咯膜,这类高分子薄膜避免了接地极本身与腐蚀环境的直接接触,可延长铜包钢类型的接地极的使用寿命,但是此类高分子材料价格高,涂层加工复杂,对于大范围使用的接地极来讲费用昂贵。专利《变电站接地保护装置》(专利申请号201610637224.2)一文中提出了一种主要针对变电站的接地保护装置,本装置只要利用了改变接地型材表面形状,加大加粗接地材料以达到在长时间腐蚀后 依然能满足接地要求。此类方案采用了更大的安全系数,不符合现有电网提出的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使用更多的材料,此等以暴制暴的解决方案技术性较低。专利申请号为201210495831.1的专利《无腐蚀导电降阻材料及其免维护接地装置》公开了一种无腐蚀导电降阻材料,此类接地装置直接用其他材料包裹住金属材料,虽然外表没有腐蚀问题但其在土壤中易产生裂纹,同时其与金属材料的粘附问题会导致外层脱落,此时将产生更严重的锈蚀问题。

现有延长接地极使用寿命的方式中,使用新型接地材料或者采用高分子镀膜等方式,降低接地体直接与土壤接触以减缓接地极的腐蚀,此类技术成本较高,不适合在接地极此类大范围敷设的情况下使用,同时镀膜技术在土壤环境下施工极易造成薄膜受损等意外。现有接地极的施工大部分需要大范围的开挖,用以安装接地极,其后回填。此类开挖量大,耗费很多人力物力,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需求;现有技术运用高分子薄膜或者更高水平材料来替代现有接地极材料,在施工时这层最重要的薄膜容易受到损伤,将完全达不到防腐的效果;其次此类材料作为大规模的接地极来使用将是一大笔开支,对电网经济运行造成负面影响。现有的阴极保护法防腐,阳极牺牲材料不能更换,一次制造终身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效防腐新型接地极,依据牺牲阳极保护阴极原理降低接地体主体锈蚀速率,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长效防腐新型接地极,包括接地极主体,其中,在所述的接地极顶部连接有锌块;所述的接地极主体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降阻材料。依据牺牲阳极保护阴极原理降低接地体主体锈蚀速率,实现了可更换锌块的方法实现阴极保护的长久利用;同时其内为空腔结构,空腔内可放置所需物料,用于满足将低价低电阻的需求。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接地极主体为刀锋状结构,自一端向另一端其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的锌块与接地极较厚的一端连接。刀锋状的接地极结构,可有效的增大接地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解决了开挖量的问题,其扁形结构可减少开挖,同时其下端压强大,可通过外力将接地极压入土壤内,解决的了施工时工作量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腔在接地极顶部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锌块与接地极主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锌块同时作为所述空腔开口的盖板。锌块兼做密封腔体之用,后期维护接地极时只需观察锌块的损耗以及腔体物料即可,满足防腐性能的持久高效。检修时可打开上端锌块更换,腔体中的物料可重新添加。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接地极侧壁上还开设有小孔,小孔与内部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接地极主体上连接有引出棒。

进一步地,在引出棒上连接有接地引下线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出棒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接地极主体连接,所述的接地引下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引出棒连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以减小接触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地极包括横向布置和垂直布置,当接地极为横向布置时,所述的引出棒与接地极主体的侧壁连接;当接地极为垂直设置时,所述的引出棒与接地极主体的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接地极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 实现了可更换锌块的方法实现阴极保护的长久利用,同时锌块兼做密封腔体之用,后期维护接地极时只需观察锌块的损耗以及腔体物料即可,满足防腐性能的持久高效;

2. 提出的刀锋状的接地极结构,可有效的增大接地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解决的开挖量的问题,其扁形结构可减少开挖,同时其下端压强大,可通过外力将接地极压入土壤内,解决的了施工时工作量大的问题;同时其内为空腔结构,空腔内可放置所需物料,用于满足将低价低电阻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横向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设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长效防腐新型接地极,包括接地极主体1,接地极主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在接地极顶部连接有锌块2;接地极主体1内部3设有空腔,在接地极侧壁上还开设有小孔4,小孔4与内部3空腔连通;空腔内填充有降阻材料,。依据牺牲阳极保护阴极原理降低接地体主体锈蚀速率,实现了可更换锌块2的方法实现阴极保护的长久利用;同时其内为空腔结构,空腔内可放置所需物料,用于满足将低价低电阻的需求。

具体地,接地极主体1为刀锋状结构,自一端向另一端其厚度逐渐减小,锌块2与接地极较厚的一端连接。刀锋状的接地极结构,可有效的增大接地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解决了开挖量的问题,其扁形结构可减少开挖,同时其下端压强大,可通过外力将接地极压入土壤内,解决的了施工时工作量大的问题。

其中,锌块2与接地极主体1通过螺栓连接,锌块2同时作为所述空腔开口的盖板。锌块2兼做密封腔体之用,后期维护接地极时只需观察锌块2的损耗以及腔体物料即可,满足防腐性能的持久高效。检修时可打开上端锌块2更换,腔体中的物料可重新添加。

另外,在接地极主体1上焊接接有引出棒5,在引出棒5上焊接有接地引下线连接板6。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以减小接触电阻。

其中,接地极包括横向布置和垂直布置,如图1所示,当接地极为横向布置时,引出棒5与接地极主体1的侧壁连接;如图2所示,当接地极为垂直设置时,引出棒5与接地极主体1的顶部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