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连接器及扩展坞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1769发布日期:2018-11-27 23:0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连接器及扩展坞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娱乐的必要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远场语音交互设备得到蓬勃发展。为了使电子设备实现支持远场语音交互的功能,将远场语音交互设备作为扩展坞的一部分通过连接器与电子设备连接。通常,扩展坞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电子设备连接。

但是,由于USB接口位置各不相同,造成扩展坞与电子设备的连接受到限制,带来使用的不便;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数据线将扩展坞与电子设备连接,但是这种方式,数据线外露,外观不整齐,不易被用户接受;也有针对每款电子设备开发出专用的扩展坞,但是,这种方式成本太高,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及扩展坞组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连接器的结构,增加扩展坞的适应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浮动连接模块;所述壳体用于容纳所述浮动连接模块;所述浮动连接模块上设置有连接器,用于连接电子设备和扩展坞;所述浮动连接模块能够在所述壳体内滑动,以调节相对所述壳体的位置;所述壳体上具有开口,以使所述连接器能够通过所述开口延伸出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浮动连接模块上,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浮动连接模块上,用于连接所述扩展坞;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柔性传导构件;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导通,用于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浮动连接模块的一端;

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浮动连接模块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公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为USB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浮动连接模块上;

所述第一连接器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移动;

所述开口能够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所述壳体的移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器一端为USB接口,用于与所述扩展坞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连接模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浮动连接模块导通;

所述浮动连接模块上设置有电路转换模块,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电路转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展坞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浮动连接器和扩展坞。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浮动连接器及扩展坞组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浮动连接模块;壳体用于容纳浮动连接模块;浮动连接模块上设置有连接器,用于连接电子设备和扩展坞;扩展坞包括远场语音交互设备,也可以包括其它数据接口;浮动连接模块能够在壳体内滑动,用于调节相对壳体的位置,以对应地连接电子设备上的插口;壳体上具有开口;连接器能够通过开口延伸出壳体。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数据线连接扩展坞和电子设备相比,改善了连接器的结构,使扩展坞使用方便,结构整齐;与现有技术中针对每款电子设备开发出专用的扩展坞相比,降低了开发成本,增加了扩展坞的适应性。

一种扩展坞组件,包括:浮动连接器和扩展坞;壳体固定地设置在扩展坞上,扩展坞的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各种位置的接口的电子设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及扩展坞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及扩展坞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第一连接器,2为壳体,2-1为开口,3为浮动连接模块,4为第二连接器,5为扩展坞。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浮动连接器,用于将扩展坞5与电子设备连接,远场语音交互设备可以作为扩展坞5或扩展坞5的一部分,与电子设备连接。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壳体2和浮动连接模块3;浮动连接模块3上设置有连接器,用于连接电子设备和扩展坞5。壳体2用于容纳浮动连接模块3,以供浮动连接模块3在壳体2内上下左右滑动,用于调节连接在浮动连接模块3上的连接器的位置。浮动连接模块3能够在壳体2内滑动,用于调节相对壳体2的位置,以对应地连接电子设备上的插口;以在壳体2固定在扩展坞5上后,连接器能够对应地连接在电子设备上的插口上。壳体2上具有开口2-1,连接器能够通过开口2-1延伸出壳体2,连接到电子设备上;保证连接器随浮动连接模块3移动后,开口2-1也能容纳连接器与电子设备连接;本实施例优选浮动连接模块3具有延伸至开口2-1外的凸起,以方便拨调连接器的位置;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数据线连接扩展坞和电子设备相比,改善了连接器的结构,使扩展坞5使用方便,结构整齐;与现有技术中针对每款电子设备开发出专用的扩展坞相比,降低了开发成本,增加了扩展坞的适应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4;

第一连接器1设置在浮动连接模块3上,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第一连接器1固定在浮动连接模块3上,随浮动连接模块3的滑动而移动,移动至合适位置,与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连接。第二连接器4设置在浮动连接模块3上,用于连接扩展坞5,以传输数据。第二连接器4为柔性传导构件;以在浮动连接模块3移动时,保持浮动连接模块3与扩展坞5的连接和数据传输。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4导通,用于传输数据。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4的电连接实现了不同数据接口的数据传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一连接器1固定地设置在浮动连接模块3的一端,第二连接器4设置在浮动连接模块3的另一端,以在第一连接器1插接在电子设备上时,第二连接器4向外延伸向设置在电子设备一侧的扩展坞5,结构设置科学合理,且方便用户使用。进一步优选,第一连接器1为公头,方便与电子设备连接。更进一步地,优选第一连接器1为USB接头,具有广泛地适用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二连接器4具有柔性数据线,取材方便,连接简单可靠;第二连接器4内可以为柔性电路,通过柔性电路与扩展坞5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一连接器固定地设置在浮动连接模块上;第一连接器能够相对壳体移动;开口能够限制第一连接器相对壳体的移动范围,方便用于精准确定第一连接器的调节范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二连接器4一端为USB接口,用于与扩展坞5连接。USB接口适用范围较广,方便与扩展坞5连接;在第一连接器1为USB接头时,能与第二连接器4对应,简化线路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浮动连接模块3的滑动方向与第一连接器1的插接方向垂直,以实现对第一连接器1进行各方向的移动,方便第一连接器1与电子设备进行插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4通过浮动连接模块3导通;浮动连接模块3上设置有电路转换模块,用于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4之间的电路转换。例如,在第一连接器1为USB接头,第二连接器4为有线电视电缆时,需要通过电路转换模块进行电路转换。当然,也可以为其它不同电路的转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扩展坞组件,包括:浮动连接器和扩展坞5;浮动连接器包括:壳体2和浮动连接模块3;壳体2用于容纳浮动连接模块3,浮动连接模块3与壳体2之间具有间隙,以供浮动连接模块3在壳体2内上下左右滑动,以调节连接在浮动连接模块3上的第一连接器1的位置。浮动连接模块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第一连接器1固定在浮动连接模块3上,随浮动连接模块3的滑动而移动,移动至合适位置,与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连接。浮动连接模块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4,第二连接器4与扩展坞5连接导通,用于数据传输;第二连接器4为柔性传导构件;以在浮动连接模块3移动时,保持浮动连接模块3与扩展坞5的连接和数据传输。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4导通,用于传输数据;浮动连接模块3能够在壳体2内滑动,用于调节第一连接器1相对壳体2的位置;壳体2固定地设置在扩展坞5上。本实施例优选在扩展坞5上设置凹部,将壳体2卡入该凹部,实现壳体2与扩展坞5的固定。当然,也不排除壳体2通过粘接或其它紧固件与扩展坞5固定连接。浮动连接器的设置,使扩展坞5的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各种位置的接口的电子设备。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数据线连接扩展坞5和电子设备相比,改善了连接器的结构,使扩展坞5使用方便,结构整洁。与现有技术中针对每款电子设备开发出专用的扩展坞5相比,增加了扩展坞5的适应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一连接器1为公头USB接口,方便与电子设备连接。

进一步说明,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该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这没有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