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392发布日期:2019-01-13 16:3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器人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在国家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的需求下,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制造”升级为“智造”,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发展迅速。目前机器人用线缆大部分进口,价格高,供货周期长;国内机器人电缆使用时间短,耐曲饶及抗疲劳性能不足,急需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时间长,耐曲饶及抗疲劳性能优异的机器人电缆。

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绕中心PA6型柔性尼龙纤维填充绳分布的绝缘缆芯,绝缘缆芯外依次绕包有组合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的绝缘缆芯为中心设有碳纤维布束的导体,导体外挤包有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的绝缘缆芯有六根。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屏蔽层由铝箔与极细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在80%-90%,铝箔下有三根对称分布的直径为0.41mm的铜丝导流线。

优选地,所述的导体为编制型碳纤维布束和极细镀锡软铜线绞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外护套为特柔护套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改进缆芯导体,由碳纤维布束为中心与超细镀锡铜线绞合而成,保证了导体的柔软性与抗弯曲与抗疲劳性能,从而极大提高了电缆整体的抗弯曲与抗疲劳性能。

2、电缆中心运用PA6型柔性尼龙纤维填充绳,在保证缆芯整体紧密性与柔韧性的同时,通过PA6尼龙固有的抗弯曲、抗疲劳性能来提高电缆整体的抗弯曲与抗疲劳性能。

3、通过运用环保型硅橡胶绝缘、辐照交联型低烟无卤聚烯烃特柔护套提高了电缆耐高低温、耐油、耐酸碱、耐弯曲、抗疲劳和环保性能;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电缆的使用时间,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绕中心PA6型柔性尼龙纤维填充绳4分布的绝缘缆芯,绝缘缆芯外依次绕包有组合屏蔽层6和外护套7;所述的绝缘缆芯为中心设有碳纤维布束1的导体2,导体2外挤包有绝缘层3。

优选地,所述的绝缘缆芯有六根。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屏蔽层6由铝箔与极细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在80%-90%,铝箔下有三根对称分布的直径为0.41mm的铜丝导流线5。

优选地,所述的导体2为编制型碳纤维布束和极细镀锡软铜线绞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外护套7为特柔护套层。

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电缆的导体先用500型束丝机,束绞直径为0.10mm的镀锡铜丝128根,束绞成规格为1mm2的柔性导体,然后将6股相同的柔性导体以直径为1.5mm的碳纤维布束为中心绞合成约6mm²的柔性导体;使用X-90型挤橡机挤包一层1.2mm的环保型硅橡胶绝缘制成绝缘缆芯;将6芯绝缘缆芯以直径为4mm的柔性尼龙纤维绳为中心进行成缆,成缆同时用3根直径为0.41mm的铜丝作为导流线,用0.06mm*2.0mm规格铝箔进行绕包;绕包后采用直径为0.10mm超细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编织密度在80%-90%之间;最外层挤包一层厚度为1.5mm的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特柔护套,并进行辐照交联。本电缆经过相关性能参数测试,完全达到机器人电缆要求的产品柔软、抗弯曲、耐油、耐酸碱、抗开裂、抗疲劳;抗干扰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并具有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