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控机房恒温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629发布日期:2018-11-30 19:3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中控机房恒温电缆。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中控机房内电子设备多,使用了大批的半导体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等。在计算机加电工作时,环境温度的升高都会对它们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当温度过高时,可能会使某些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失去作用,从而导致计算机设备的故障。因此,必须按各设备的要求,把温度控制在设备要求的范围之内。由于中控机房电缆沟内布线特别多,散热条件差,电缆长时间使用与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影响,使得供电电缆温度居高不下,导电性能下降明显,并严重影响整个中控机房的温度调节,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控机房恒温电缆,大幅提高供电电缆的导电性能的同时,很好地调节机房温度。

本实用新型包括缆芯,在缆芯外挤包复合防水屏蔽层,在复合防水屏蔽层外敷有PE恒温导管,导管外挤包外护套;所述的缆芯由多根线芯与聚丙烯纤维填充体构成;所述的复合防水屏蔽层由铝塑复合带与聚乙烯内护挤包粘接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缆芯外挤包复合防水屏蔽层内铝塑复合带厚度为0.6mm,聚乙烯内护厚度为1.8mm。

优选地,所述的PE恒温导管为PE钢丝软管。

优选地,所述的缆芯包括包有绝缘层的铜导体。

优选地,所述外护套为环保型PVC护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改进缆芯外的挤包复合防水屏蔽层,在保证电缆防水性能的同时,保证电缆的抗干扰性能;

2、恒温电缆运用PE钢丝软管型PE恒温导管,利用钢丝的抗压性,保证导管内顺畅流动恒温净水,使电缆恒温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

3、此恒温电缆敷设时与普通电缆一样便捷,只需增加一个小型冷却塔,成本低;恒温管连接技术成熟可靠,简单方便;相比同样导体截面的其他电缆,增大超过20%的载流量,能在保持电缆温度的同时通过更大的电流;同时大大降低机房空调设备的电能消耗,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缆芯,在缆芯外挤包复合防水屏蔽层4,在复合防水屏蔽层4外敷有PE恒温导管5,导管5外挤包外护套6;所述的缆芯由多根线芯与聚丙烯纤维填充体3构成;所述的复合防水屏蔽层4由铝塑复合带与聚乙烯内护挤包粘接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缆芯外挤包复合防水屏蔽层4内铝塑复合带厚度为0.6mm,聚乙烯内护厚度为1.8mm。

优选地,所述的PE恒温导管5为PE钢丝软管。

优选地,所述的缆芯包括包有绝缘层2的铜导体1。

优选地,所述外护套为环保型PVC护套。

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电缆的导体先用500型束丝机,束绞直径为0.52mm的铜丝49根,束绞成规格为10mm2的软导体,使用J-70型挤塑机挤包一层1.2mm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制成绝缘缆芯;将3芯绝缘缆芯与聚丙烯纤维进行成缆,制成缆芯;在用厚0.6mm宽为50mm铝塑复合带纵包的同时用J-90挤塑机挤包一层厚度为1.8mm聚乙烯内护;冷却后用3根直径为10mm的PE钢丝软管缠绕在聚乙烯内护表面,同时用无纺布绕包扎紧。最外层用J-120挤塑机挤包一层厚度为1.8mm的环保阻燃型PVC护套。

本实用新型电缆经过相关性能参数测试与原普通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3*10平方对比:本实用新型电缆在中控机房机房电缆沟内使用时电缆温度为20-21摄氏度,载流量为79安培;原普通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中控机房机房电缆沟内使用时电缆温度为50-52摄氏度,载流量为58安培。本实用新型电缆载流量提升了36.2%,节省了大量的损耗。机房的安全性能与稳定性得到有力的保障。经测算对比,同样的中控机房设备与机房面积,机房总耗电下降15.1%,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