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用绝缘操作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9680发布日期:2018-10-26 20:5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用绝缘操作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用绝缘操作杆。



背景技术:

绝缘操作杆是电力系统作业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其主要是用于接触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二次刀闸、变压器等带电导体以及装接、拆卸接地线等。目前各运行维护班组配置的绝缘杆分为普通绝缘杆和防雨绝缘杆两种,平时使用普通绝缘杆,下雨时采用防雨绝缘杆,电力人员必须同时携带多种绝缘操作杆以应对不同的天气,携带起来非常不方便。且电力人员经常需要在夜间工作,在使用普通绝缘操作杆时,需由其他人员用手电筒照射电力设备,才能看清楚要操作的环境,很不方便,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网用绝缘操作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网用绝缘操作杆,包括操作杆本体,所述操作杆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把手,所述操作杆本体的内壁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内插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上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闸勾,支杆的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合闸勾,所述内杆的外壁套接有环形锁紧块,且环形锁紧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卡块,所述操作杆本体的上端设有与环形卡块对应的环形卡槽,且环形卡块与环形卡槽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杆的下端外壁设有正丝螺纹,收纳槽的上端内壁设有反丝螺纹,且内杆与收纳槽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杆的上端外壁固定套接有绝缘胶垫,且绝缘胶垫为橡胶制成的构件。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本体的外壁中部固定套接有保护环。

优选地,所述环形锁紧块的上端环绕设有若干个LED灯。

优选地,所述环形锁紧块的内壁设有与内杆对应的反丝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时,首先将内杆从操作杆本体内的收纳槽中抽拉出,由于内杆的下端外壁设置有正丝螺纹,收纳槽的上端内壁设置有反丝螺纹,内杆与收纳槽螺纹连接,便于内杆的拧紧,此时,再转动环形锁紧块,使得环形锁紧块与内杆拧紧,且环形卡块与环形卡槽螺纹连接,从而对内杆起到加强固定作用,避免脱落,而支杆外壁一侧的拉闸勾能够进行拉闸操作,而另一侧的合闸勾用于合闸操作,省时省力,且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环形锁紧块的上端环绕设置有若干个LED灯,起到照明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能够对内杆进行加固,避免脱落,同时具有照明功能,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操作杆本体1、绝缘把手2、收纳槽3、内杆4、绝缘胶垫5、支杆6、拉闸勾7、合闸勾8、保护环9、环形锁紧块10、环形卡块11、LED灯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配电网用绝缘操作杆,包括操作杆本体1,操作杆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把手2,操作杆本体1的内壁设有收纳槽3,且收纳槽3内插接有内杆4,内杆4的上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杆6,且支杆6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闸勾7,支杆6的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合闸勾8,内杆4的外壁套接有环形锁紧块10,且环形锁紧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卡块11,操作杆本体1的上端设有与环形卡块11对应的环形卡槽,且环形卡块11与环形卡槽螺纹连接。

具体的,内杆4的下端外壁设有正丝螺纹,收纳槽3的上端内壁设有反丝螺纹,且内杆4与收纳槽3螺纹连接,内杆4抽拉方便,且便于拧紧。

具体的,内杆4的上端外壁固定套接有绝缘胶垫5,且绝缘胶垫5为橡胶制成的构件,具有一定的绝缘效果,防止触电。

具体的,操作杆本体1的外壁中部固定套接有保护环9,能够在雨雾等潮湿天气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具体的,环形锁紧块10的上端环绕设有若干个LED灯12,起到照明效果。

具体的,环形锁紧块10的内壁设有与内杆4对应的反丝螺纹,通过环形锁紧块10对内杆4起到加强固定作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时,首先将内杆4从操作杆本体1内的收纳槽3中抽拉出,由于内杆4的下端外壁设置有正丝螺纹,收纳槽3的上端内壁设置有反丝螺纹,内杆4与收纳槽3螺纹连接,便于内杆4的拧紧,此时,再转动环形锁紧块10,使得环形锁紧块10与内杆4拧紧,且环形卡块11与环形卡槽螺纹连接,从而对内杆4起到加强固定作用,避免脱落,而支杆6外壁一侧的拉闸勾7能够进行拉闸操作,而另一侧的合闸勾8用于合闸操作,省时省力,且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环形锁紧块10的上端环绕设置有若干个LED灯12,起到照明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