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管控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接地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5034发布日期:2019-01-04 22:5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换管控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接地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及输变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管控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接地组件。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接触网供电。由于接触网电压较高,当对轨道交通进行检修时,为了保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接触网需要进行接地处理。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接地刀闸将接触网与地线短接,避免接触网带电造成的人身伤害。

现有技术中,接地组件通常由电动控制来实现接地操作及断开操作。然而,为了实现紧急情况,例如无法实现电动操作时,对电动装置进行正常操作,很多电动装置,都会设置手动操作。为了降低操作者同时执行电动操作与手动操作带来的危险,需要设计一种切换电动操作与手动操作的切换管控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接地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切换管控机构,对设备的电动操作、手动操作及两者之间的切换进行管控。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切换管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面板、电动操作模块、手动操作模块、电动模式开关、手动模式操作口及闭锁机构,电动模式开关、手动模式操作口及闭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操作面板上的;电动模式开关控制所述电动操作模块的启闭,手动模式操作口设置的位置与所述手动操作模块的位置对应;闭锁机构闭锁时遮挡所述电动模式开关和手动模式操作口,解锁时露出所述电动模式开关和手动模式操作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模式开关为可伸缩的按钮;所述电动模式开关回缩时,所述电动操作模块开启;所述电动模式开关伸出时,所述电动操作模块关闭;所述闭锁机构包括锁扭与挡板,挡板的一端铰接于操作面板上,另一端打开或合上;锁扭将挡板的另一端锁定在操作面板上或解锁,锁定时电动模式开关在挡板抵顶作用下回缩,挡板打开时,电动模式开关自动伸出,且露出手动模式操作口。

进一步地,所述锁扭具有螺杆、螺帽及卡片,卡片设置于螺帽上并突出螺帽外周相对的两端;所述挡板另一端开设有螺钉穿孔,该螺钉穿孔相对两侧开设有卡片让位槽;所述操作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管控机构还包括干涉块;所述干涉块设置在挡板与操作面板的铰接处,为所述挡板提供向外的弹力。

上述切换管控机构,可以对电动模式开关、手动模式操作口进行管控,不仅可以切换电动操作与手动操作,而且可以降低同时进行电动操作与手动操作导致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地组件,具备电动操作和手动操作功能,还可以对电动操作和手动操作进行管控。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接地组件,包括接地刀闸、传动机构、电机、电机控制电路及电缆接入机构,接地刀闸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接地刀,电缆接入机构用于将电网电缆和地线电缆分别接入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接地刀连接或断开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还包括操作面板、电动模式开关、手动模式操作口及闭锁机构,电动模式开关、手动模式操作口及闭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操作面板上;所述传动机构具有手动操作配合件,手动操作配合件设置的位置与手动模式操作口的位置对应;电动模式开关控制所述电机控制电路的启闭,电机控制电路具有控制指令接收端;闭锁机构闭锁时遮挡所述电动模式开关和手动模式操作口,解锁时露出所述电动模式开关和手动模式操作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模式开关为可伸缩的按钮;所述电动模式开关回缩时,所述电动操作模块开启;所述电动模式开关伸出时,所述电动操作模块关闭;所述闭锁机构包括锁扭与挡板,挡板的一端铰接于操作面板上,另一端打开或合上;锁扭将挡板的另一端锁定在操作面板上或解锁,锁定时电动模式开关在挡板抵顶作用下回缩,挡板打开时,电动模式开关自动伸出,且露出手动模式操作口。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刀闸还包括第一绝缘子、第二绝缘子以及接地刀闸安装板;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分别通过第一绝缘子与第二绝缘子间隔地安装在接地刀闸安装板上;所述接地刀的一端与第一端子铰接,另一端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与第二端子接触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接地刀闸安装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一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刀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头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绝缘子、第四绝缘子以及绝缘子支撑板;所述第三绝缘子与第四绝缘子间隔地安装在接地刀闸安装板与绝缘子支撑板之间;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地、贯穿地安装在接地刀闸安装板与绝缘子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组件还包括行程开关,行程开关的触发机构设置于驱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或接地刀活动区间的限制位,行程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控制电路的控制指令接收端。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组件还包括摄像头,该摄像头的探测范围涵盖所述接地刀的活动范围,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远程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接入机构包括第一地线连接件、第一电网连接件、第二地线连接件、第二电网连接件、电缆接入箱、第五绝缘子以及第六绝缘子;所述电缆接入箱为包括电缆接入窗口的箱体,安装在接地刀闸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地线连接件与第一电网连接件分别通过第五绝缘子与第六绝缘子贯穿设置所述电缆接入箱的与侧面窗口相对的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一地线连接件的一端、第一电网连接件的一端分别接地线电缆、电网电缆,所述第一地线连接件的另一端、第一电网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地线连接件的一端、第二电网连接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地线连接件的另一端、第二电网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电连接。

上述接地组件,具备电动操作和手动操作功能,还可以对电动操作和手动操作进行切换管控。通过摄像头可以远程监控接地刀闸的动作,实现接地组件的可视化。此外,本接地组件的构造具备安全可靠、结构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提供的切换管控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接地组件中接地刀闸、传动机构、电机、电缆接入机构等组装后的前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接地组件中接地刀闸、传动机构、电机、电缆接入机构等组装后的后视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接地组件中接地刀闸、传动机构、电机、电缆接入机构等组装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4-操作面板;61-接地刀闸;62-传动机构;63-电机;64-行程开关;65-电缆接入机构;71-手动模式操作口;72-电动模式开关;73-锁扭;74-挡板;74a-螺钉穿孔;74b-干涉块;611-第一端子;611a-第一绝缘子;612-第二端子;612a-第二绝缘子;613-接地刀;614-接地刀闸安装板;621-第一连杆;622-第二连杆;623-驱动轴;623a-手动操作配合件;624a-第三绝缘子;624b-第四绝缘子;625-绝缘子支撑板;651a-第一地线连接件;651b-第一接触网连接件;652a-第二地线连接件;652b-第二接触网连接件;653-电缆接入箱;654a-第五绝缘子;654b-第六绝缘子,8-摄像头;12-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管控机构,包括操作面板4、电动模式开关72、手动模式操作口71、锁扭73与挡板74,电动模式开关72和手动模式操作口71设置于操作面板4上,挡板74的一端铰接于操作面板4上,另一端可以打开或合上,锁扭73用于将挡板74的另一端锁定在操作面板4上或解锁。

切换管控机构还包括电动操作模块、手动操作模块,设置于操作面板4后方,电动操作模块可以是一个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驱动一个传动机构动作;手动操作模块可以是传动机构上设置的手动操作配合件,当然不排除其他的形式的电动操作模块和手动操作模块。电动模式开关72控制电动操作模块的启闭,手动操作模块设置的位置与手动模式操作口71的位置对应。

电动模式开关72为可伸缩的按钮,该电动模式开关72回缩时,所述电动操作模块开启;该电动模式开关72伸出时,所述电动操作模块关闭;闭锁时电动模式开关72在挡板抵顶作用下回缩,挡板74打开时,电动模式开关72自动伸出,且露出手动模式操作口。

具体地,锁扭73具有螺杆、螺帽及卡片,卡片设置于螺帽上并突出螺帽外周相对的两端;所述挡板另一端开设有螺钉穿孔74a,该螺钉穿孔74a相对两侧开设有卡片让位槽;操作面板4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孔。切换管控机构还包括干涉块74b;该干涉块74b设置在挡板74与操作面板4的铰接处,为挡板74提供向外的弹力。

上述切换管控机构,可以对电动模式开关、手动模式操作口进行管控,可以切换电动操作与手动操作,而且可以降低同时进行电动操作与手动操作导致的危险。

实施例二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组件包括接地刀闸61、传动机构62、电机63、行程开关64、电缆接入机构65、电机控制电路(图中未示)。接地组件还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切换管控机构。其中,传动机构具有手动操作配合件(下文详述),手动操作配合件设置的位置与手动模式操作口71的位置对应;电动模式开关72控制电机控制电路的启闭,电机控制电路具有控制指令接收端。

接地刀闸61包括第一端子611、第二端子612、接地刀613以及接地刀闸安装板6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611与第二端子612分别通过第一绝缘子611a与第二绝缘子612a间隔地安装在接地刀闸安装板614上。第一端子611与地线电缆电连接,第二端子612与接触网电缆电连接;接地刀613的一端与第一端子611铰接,该端称为铰接端,另一端在传动机构62的带动下转动,与第二端子612接触或分开,该端称为活动端。接地刀613通过活动端的转动,实现合闸与分闸。

传动机构62包括第一连杆621、第二连杆622、驱动轴623、第三绝缘子624a、第四绝缘子624b以及绝缘子支撑板625。第三绝缘子624a与第四绝缘子624b的一端间隔地安装在第一绝缘子611a与第二绝缘子612a上方的接地刀闸安装板614上,第三绝缘子624a与第四绝缘子624b的另一端安装有绝缘子支撑板625。驱动轴623可转动地、贯穿地安装在接地刀闸安装板614与绝缘子支撑板625上。第一连杆621的一端与驱动轴62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622的另一端与接地刀613连接。电机63安装在接地刀闸安装板614的一侧,电机63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623驱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驱动轴623朝向操作面板4的一端设置有手动操作配合件623a,具体为扳手配合件,使得驱动轴623不仅可以在电机63的驱动下转动,而且可以在手动操作工具,例如,扳手12的作用下转动。

电缆接入机构65包括第一地线连接件651a、第一接触网连接件651b、第二地线连接件652a、第二接触网连接件652b、电缆接入箱653、第五绝缘子654a以及第六绝缘子654b。电缆接入箱653为包括线缆接入窗口的箱体,安装在接地刀闸安装板614的下方。第一地线连接件651a与第一接触网连接件651b分别通过第五绝缘子654a与第六绝缘子654b贯穿设置在电缆接入箱653的后板上。第一地线连接件651a、第一接触网连接件651b的一端分别接地线电缆、接触网电缆,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地线连接件652a、第二接触网连接件652b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地线连接件652a、第二接触网连接件652b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端子611、第二端子612电连接。操作者可以从机柜的底部或其它部位接入地线电缆、接触网电缆,使地线电缆、接触网电缆分别与第一端子611电连接、第二端子612电连接,操作更方便。

在别的实施例中,电缆接入箱可以用电缆接入板代替,此时,第一地线连接件与第一接触网连接件分别通过第五绝缘子与第六绝缘子贯穿设置在电缆接入板上。第一地线连接件、第一接触网连接件的一端分别接地线电缆、接触网电缆,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地线连接件、第二接触网连接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地线连接件、第二接触网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电连接。在别的实施例中,电缆接入机构不包括电缆接入箱、电缆接入板,第一地线连接件与第一接触网连接件分别通过第五绝缘子与第六绝缘子贯穿设置在所述接地刀闸安装板上。第一地线连接件、第一接触网连接件的一端分别接地线电缆、接触网电缆,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地线连接件、第二接触网连接件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地线连接件、第二接触网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电连接。但是,相比电缆接入板与接地刀闸安装板,电缆接入箱的结构更稳固。

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行程开关6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驱动轴623左右两侧的接地刀闸安装板614上,用于监测接地刀闸61处于合闸或分闸的状态,控制驱动轴623的动作。行程开关64监测接地刀闸61的原理为:驱动轴623上设置有凸起,且凸起会随着驱动轴623转动;驱动轴623带动第一连杆621与第二连杆622顺时针旋转,直到凸起与一个行程开关64刚好接触,使该行程开关64关闭时,接地刀613完成分闸,电机63停止驱动驱动轴623转动;驱动轴623带动第一连杆621与第二连杆622逆时针旋转,直到凸起与另一个行程开关64刚好接触,使另一个行程开关关闭时,接地刀613完成合闸,电机63停止驱动驱动轴623转动。

驱动轴623上凸起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此时,两个行程开关64分别处于接地刀613完成合闸时该凸起所在的位置与接地刀613完成分闸时该凸起所在的位置。驱动轴623上凸起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一个行程开关64对应一个凸起。

在别的实施例中,行程开关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驱动轴上凸起的数量只有一个;当行程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即驱动轴上的凸起与行程开关抵触时,接地刀闸完成合闸;当行程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即驱动轴上的凸起未与行程开关抵触时,接地刀闸处于合闸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装置还包括摄像头8,摄像头8用于拍摄接地刀闸61的动作,并上传到远程终端,方便远程实时监测接地刀闸61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组件只能采用电动操作或手动操作,不能同时进行电动操作与手动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