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冠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2052发布日期:2019-01-18 19:29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冠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冠簧,设置在一种高接触高紧凑型插孔电连接器中,用于传导电源和信号。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冠簧是将弹性金属片冲压分割成由若干条两端相连并与端面垂直的金属条组成的栅栏状,然后卷圈并将其中部收腰使每一根金属条在中部弯曲向轴心收缩、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冠簧在其弹性金属条鼓腰处与电插接件表面接触,其弹片在限定的空间内不可能很粗,因此受结构限制不能均匀地较稳定地与电插接件接触,接触面积少,使得每根弹片难以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存在着接触性能低等缺点,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断丝”现象;另外使用中还会出现开口处闭合时,不能确开口保闭合后处在最佳位置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冠簧。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冠簧,由一体成型纵向设有开口的金属筒状体组成,为了使金属筒状体的中部壁面更好与插入件相接触和提高金属筒状体的强度,并保持原有的弹性,所述金属筒状体的上端部、下端部为环形结构设计,中间部为一个筒体轴向截面的投影呈双曲线结构设计;所述的中间部上间隔设有两种不同形状的栅格孔一、二,其结构设计为:栅格孔一两端连接上端部、下端部,栅格孔二上、下并排布置,其一端部连接上端部或下端部,栅格孔一与栅格孔二之间的单元连接壁面形状呈H型结构。

为了使一体成型纵向开口的金属筒状体在电连接器中,使用时开口闭合时不错位,所述金属筒状体的上、下端部上设有扣位,扣位由相配合的凹凸阴阳扣组成。

为了使一体成型纵向开口的金属筒状体在电连接器中的弹性均匀不变,所述栅格孔是均匀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结构简单,插拔操作方便,2、由于金属筒状体的中间部的单元栅格孔的连接壁面形状呈H型结构。这种设计使冠簧中部具有高接触面积,比同样规格的插孔结构更加紧凑,强度增大,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能很好满足当今世界日益要求高可靠,高接触,高电流通载,3、由于上、下端部上设有凹凸阴阳扣,在使用中不易发生错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1、上端部;2、下端部;3、中间部;4、扣位;31、栅格孔一;

32、栅格孔二;33、单元连接壁面;41、阴扣;42、阳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插拔操作方便的新型冠簧,该冠簧由一体成型纵向设有开口的金属筒状体组成,所述金属筒状体的上端部1、下端部2为环形结构设计,中间部3为一个筒体轴向截面的投影呈双曲线结构设计;所述的中间部3上间隔设有两种不同形状的栅格孔一、二(31、32),其结构设计为:栅格孔一31两端连接上端部1、下端部2,栅格孔二32上、下并排布置,其一端部连接上端部1或下端部2,栅格孔一31与栅格孔二32之间的单元连接壁面形状呈H型结构,该结构使得金属筒状体的中部壁面33更好与插入件相接触和提高金属筒状体的强度,并保持原有的弹性,且该设计使冠簧中部具有高接触面积,比同样规格的插孔结构更加紧凑,强度增大,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能很好满足当今世界日益要求高可靠,高接触,高电流通载。

其中,所述金属筒状体的上、下端部上设有扣位4,扣位4由相配合的凹凸阴阳扣(41、42)组成,从而使一体成型纵向开口的金属筒状体在电连接器中,使用时开口闭合时不错位。

其中,所述栅格孔一31与栅格孔二32都是均匀对称分布的,其结构是为了使一体成型纵向开口的金属筒状体在电连接器中的弹性均匀不变。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