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360发布日期:2019-01-16 00: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辐射体需要一定的净空区,以保证辐射体的性能。但是,如今电子设备内集成的器件及电路越来越多,对天线信号造成了干扰,这降低了天线性能,导致通信质量劣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能够降低其他器件及电路对天线信号的干扰,优化天线性能,从而保障通信质量。

一种天线组件,包括边框、电路板、第一导接件和第二导接件;所述边框围设在所述电路板的外周且与所述电路板间隔预设距离,所述边框的至少部分作为辐射体,所述边框包括安装面及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电路板相对,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邻接;所述电路板包括面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导接件设于所述第二侧面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导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且与所述第二导接件连接,以将所述边框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边框、电路板、第一导接件和第二导接件;所述边框围设在所述电路板的外周且与所述电路板间隔预设距离,所述边框的至少部分作为辐射体,所述边框包括安装面及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电路板相对,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邻接;所述电路板包括面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导接件设于所述第二侧面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导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且与所述第二导接件连接,以将所述边框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第一导接件将作为辐射体的中框电连接至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各类器件和电路),使辐射体辐射电磁波信号或接地,第一导接件所处位置为天线组件的信号敏感位置。通过将第一导接件设在电路板的外侧,能充分利用电路板的侧面空间实现馈电或接地,使信号敏感位置距离电路板上的其他器件和电路较远,从而减少了其他器件和电路对天线信号的干扰,进而优化了天线性能,保障了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I-I截面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其他终端设备。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掌上电脑(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边框11、电路板13及第一导接件15。

其中,边框11围设在电路板13的外周,以将电路板13收容在边框11内部空间。边框11与电路板13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所述预设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边框11为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制造,边框11的至少部分可以作为所述天线组件的辐射体。例如,边框11上可以设置若干间隔分布的隔断部,以将边框11分割为若干段框体,其中一些所述框体均可以作为一个辐射体,或者每段所述框体均可以作为一个辐射体。本实施例中,所述辐射体可以是具有任意工作频段与功能类型的天线,包括但不限于为2G天线、3G天线、4G天线、5G天线等,也不限于为BT天线、GPS天线、WIFI天线、GSM天线、LTE天线、毫米波天线等等。如图3所示,边框11可以具有安装面111和第一侧面112,安装面111与第一侧面112相邻接。

电路板13上设有馈源和地极(图未示),以及其他器件和电路(包括但不限于为显示屏驱动电路、摄像头驱动电路、音频电路、电池驱动电路等)。

第一导接件15安装在安装面111上,并位于电路板13的外侧。边框11与电路板13通过第一导接件15电连接。具体的,边框11与电路板13上的所述馈源或所述地极通过第一导接件15电连接。当第一导接件15导通边框11与所述馈源时,第一导接件15作为馈电元件,以将所述馈源的激励信号并馈入边框11,使边框11辐射电磁波信号;当第一导接件15导通边框11与所述地极时,第一导接件15作为接地元件,以将作为辐射体的边框11接地,保证辐射体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接件15包括但不限于为弹片。

在电子设备中,馈电元件处及接地元件处均是天线信号的敏感位置,此两处的天线信号容易受到电路板13上其他电路的干扰。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导接件15(作为馈电元件或接地元件)设在电路板13的外侧,能充分利用电路板13的侧面空间实现馈电或接地,使天线信号的敏感位置距离电路板13上的其他器件和电路较远,从而减少了其他器件和电路对天线信号的干扰,进而优化了天线性能,保障了通信质量。并且,通过使边框11与电路板13之间具有所述预设间距,能够令第一导接件15尽量放置在远离电路板13的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天线信号的干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显示屏12(如图1中虚线所示区域),以及层叠在显示屏12之上的触摸屏(或称触摸面板)。显示屏12与所述触摸屏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在组装时贴合在一起),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如on-cell结构、in-cell结构)。其中,显示屏12与电路板13平行相对,显示屏12与电路板13可以是相贴合,也可以是具有一定设计间隙。显示屏12与电路板13电连接,以接收电路板上的显示屏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边框11围设在显示屏12与电路板13的外周。第一导接件15则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屏12的外侧。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导接件15的一部分位于显示屏12的外侧。此时显示屏12较大,距离边框11的馈点较近;或者,第一导接件15完全位于显示屏12的外侧,此时显示屏12较小,距离边框11的馈点较远。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得第一导接件15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屏12的外侧,能够在平行于电路板12的器件布置面的方向上(图4中为水平方向)增大第一导接件15到显示屏12的距离,使天线信号的敏感位置距离显示屏12较远,从而减少了显示屏12对天线信号的干扰。特别的,当采用全面屏技术时,显示屏12较大,若第一导接件15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屏12的外侧,就能够极大降低全面屏压缩辐射体净空区导致的不良影响,从而优化全面屏电子设备的辐射体性能,保障通信质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3可以具有器件布置面132和第二侧面131,器件布置面132与第二侧面131邻接,第二侧面131面向边框11的第一侧面112,器件布置面132与安装面111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导接件14,第二导接件14设在第二侧面131(与第二侧面131直接接触或相距一定间隙),并与电路板13电连接。具体的,第二导接件14可与所述馈源或所述地极电连接。相应的,第一导接件15与第二导接件14连接,以将边框11与电路板13电连接。设置第二导接件14能方便地将第一导接件15电连接至电路板13,方便第一导接件15的组装。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第一导接件15可以包括安装部151与抵持部152。其中,安装部151与抵持部152相连,安装部151安装在边框11的安装面111上,抵持部152与第二导接件14抵持,从而将边框11与电路板13电连接。此种结构的第一导接件15便于制造和装配,且抵持式的连接结构电连接简单,易于维修。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抵持部152的一端可以弯折形成凸部152a,凸部152a向第二侧面131凸起。凸部152a与第二导接部14抵持。此种结构的抵持部152可以具有弹性,从而可以提供弹性抵持力以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避免在外力冲击下电连接中断。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第二导接件14可以包括支撑部142及连接部141,支撑部142与连接部141呈转角相连(包括但不限于为垂直相连),以使第二导接件14为弯折状。支撑部142设在电路板13的器件布置面132上,作为支撑基座。连接部141则伸出电路板13的第二侧面131(可以与第二侧面131相对但不接触),并与抵持部152抵持。此种构造的第二导接件14连接可靠、易于加工。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安装面111上可以开设安装槽113,安装部151安装在安装槽113内。通过将安装部151安装在安装槽113内,能够稳固地装配第一导接件15;而将安装槽113开设在安装面111上而非第一侧面112上,能够使安装部151距离各个器件和电路(如电路板13上的器件和电路、显示屏12上的电路)较远,也即增大了馈点到所述各个器件和电路的距离,从而减少了天线信号的干扰,优化了天线性能。在允许的情况下,安装槽113可以往远离第一侧面112的方向延伸,以进一步增大馈点到所述各个器件和电路的距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