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收口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3414发布日期:2018-11-20 21:0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收口模具。



背景技术:

连接器,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零件,用来传输电流或信号。然而两个连接体需要存在符合使用过程中保证不脱落又不太紧的插入力与拔出力。如图1所示,电连接是通过公连接器1的插针11插入母连接器2的插孔21中实现的,而拔插力是靠公连接器1上的收口件12来控制。收口件12是种花瓣形部件,其头部被压得约小,拔插力越大,反之越小。为了使收口件12达到所需的拔插力,需要预先进行变形。

面对现在需求量大,又要稳定的产品,依靠目前的一个一个加工方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效率。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收口模具来高效地完成收口件的收口作业。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连接器收口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并排设置有若干导正零件,所述导正零件的顶端还设有收口零件,所述上模设有对应每个导正零件的定位冲子,所述下模还设有用来限制与上模距离的若干等高的限高柱。

具体的,所有导正零件固定于同一个导正固定板上,所有定位冲子固定于同一个冲子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正固定板的下方设有下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冲子固定板的上方设有上垫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模具能同时完成大批量收口件的收口工作,限高柱能够使模具所有位置压缩量都相同,保证一次生产的收口件收口大小都一致,保证收口件的拔插力统一。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连接器收口模具的截面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公连接器,

11-插针,

12-收口件;

2-母连接器,

21-插孔;

3-下模,

31-导正零件,

32-限高柱,

33-导正固定板,

34-收口零件,

35-下垫板;

4-上模,

41-定位冲子,

42-冲子固定板,

43-上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收口模具,包括下模3和上模4,下模3并排设置有若干导正零件31,导正零件31的顶端还设有收口零件34,上模4设有对应每个导正零件31的定位冲子41,下模3还设有用来限制与上模4距离的若干等高的限高柱32。使用时,每个导正零件31上都可以放置一个等待收口的收口件12进行粗定位;合模开始以后,定位冲子41插入到导正零件31内,此时收口件12就会被精确定位;当上模4接触限高柱32,模具就完全合模,此时收口零件34也会挤压收口件12顶部,使收口件12的顶部收缩到所需形状。本模具能同时完成大批量收口件12的收口工作,限高柱32能够使模具所有位置压缩量都相同,保证一次生产的收口件12收口大小都一致,保证收口件12的拔插力统一。

如图2所示,所有导正零件31固定于同一个导正固定板33上,所有定位冲子41固定于同一个冲子固定板42上。在合模的时候,所有定位冲子41都是同步运动的,避免导正零件31和定位冲子41过长而被冲弯导致卡模。

如图2所示,导正固定板33的下方设有下垫板35,冲子固定板42的上方设有上垫板43。下垫板35和上垫板43使模具合模时能够完全压紧,确保收口条件一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