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带电带负荷用异型并沟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467发布日期:2019-01-16 00:1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可带电带负荷用异型并沟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可带电带负荷用异型并沟线夹。



背景技术:

并沟线夹主要用于电力线路工程导线互相连接,是配电线路施工和抢修最常用的电力工程材料和金具,一般分为并沟线夹和异型并沟线夹,常用于中小截面的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以及架空避雷线的钢绞线在不承受张力的位置上的连接,还用于非直线杆塔的跳线连接。

日常停电施工和抢修工作中,并沟线夹能很好的完成连接任务,但并沟线夹因为零件多,开口不固定,带手套工作时不容易进线,尤其是带电工作时带电手套比较笨重,安装线夹时比较吃力;而且无法带负荷安装,因为带负荷安装过程中线夹来回晃动,会出现火花和粘连,影响安装和使用。在日常断线抢修工作中常常遇到无法完全退出负荷,或是无法全部停电抢修的情况,现有并沟线夹又不能在此情况下使用,往往只能将导线用钳子拧紧使用,但这种临时处理的方法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带电带负荷用异型并沟线夹,能够将进线口固定,方便导线进入;能够迅速固定和夹持导线,减少火花的产生,提高安全系数,绝缘支架和弹力弹簧片配合使用达到带电带负荷使用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可带电带负荷用异型并沟线夹,包括下线夹、绝缘支架和上线夹,下线夹的左右两端且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弧形的夹沟,下线夹的中部的前后两端端部均设置有螺纹孔;下线夹上方设置有与下线夹相配套的绝缘支架,绝缘支架包括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直立设置,左弧形挡板与左侧夹沟相适配,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并且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前端通过前挡板连接且一体成型设置,后端通过后挡板连接且一体成型设置;前挡板和后挡板的左右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与导线直径相匹配的圆形孔;左弧形挡板和右弧形挡板的中部设置有中部挡板且通过中部挡板连接,中部挡板下侧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穿设导线的导线弧形凹槽;前挡板和中部挡板之间以及中部挡板和后挡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上线夹,上线夹的上侧面呈向上凸出的弧形,上线夹的上侧面上设有上下设置的通孔;每个上线夹上均对应设置有弹力弹簧片,弹力弹簧片的形状为向上凸出的弧形且与上线夹适配,弹力弹簧片上设置有通孔;每个弹力弹簧片的上均设置有衬垫,衬垫的下侧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每个衬垫上均设置有平垫片,每个平垫片上均设置有弹簧垫片,每个弹簧垫片上均穿设有螺栓,螺栓依次穿过弹簧垫片、平垫片、衬垫、弹力弹簧片、上线夹和绝缘支架并与下线夹螺纹连接。

所述上线夹下侧面的中部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通槽,通槽卡设在螺纹孔所在的平面上,通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导线相匹配的凹槽,凹槽与导线接触。

所述前挡板的后侧面上和后挡板的前侧面上均横向设置有挡块。

所述下线夹的下部设置有下绝缘外壳,下绝缘壳的前后侧面上均设置有与夹沟相对应的向下凹陷的下弧形凹槽,螺栓上套设有上绝缘外壳,上绝缘外壳的前后侧面上设置有分别与对应的下弧形凹槽相匹配的上弧形凹槽,上绝缘外壳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通孔,螺栓从上绝缘外壳的上方穿过上绝缘外壳设置,上绝缘外壳和下绝缘外壳相互卡合固定。

所述上绝缘外壳上设置有绝缘壳帽,所述绝缘壳帽为下端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绝缘壳帽盖设在上绝缘外壳上。

所述夹沟内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支架对上线夹提供支撑,将导线的进线口固定,方便导线进入,绝缘支架起到绝缘作用且不影响上线夹、下线夹与导线接触;上线夹上设置有弹力弹簧片,在拧紧螺栓时,在弹力弹簧片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固定和夹持导线,减少火花的产生,提高安全系数,绝缘支架和弹力弹簧片配合使用达到带电带负荷使用的目的,增加作业效率,节约停电时间,减少停电范围,降低运营成本。

前挡板的后侧面上和后挡板的前侧面上均横向设置有挡块,挡块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绝缘支架能够卡设在下线夹上;下绝缘壳和上绝缘外壳相互配合使用,螺栓从上绝缘外壳的上方穿过上绝缘外壳设置,方便拧紧螺栓,起到绝缘作用,提高安全性;上绝缘外壳上设置有绝缘壳帽,将整个装置全部绝缘,起到良好的绝缘防护作用;夹沟内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防止导线在夹沟内移动,增强对导线固定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绝缘壳帽、上绝缘外壳和下绝缘外壳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绝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线夹,101-夹沟,2-绝缘支架,21-左弧形挡板,22-前挡板,23-中部挡板,24-后挡板,25-挡块,26-导线弧形凹槽,27-圆形孔,3-上线夹,4-弹力弹簧片,5-衬垫,6-平垫片,7-弹簧垫片,8-螺栓,9-下绝缘外壳,91-下弧形凹槽,10-上绝缘外壳,1011-上弧形凹槽,11-绝缘壳帽,12-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带电带负荷用异型并沟线夹,包括下线夹1、绝缘支架2和两个上线夹3,下线夹1的左右两端且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弧形的用于容置导线的夹沟101,下线夹1的中部前后两端的端部均设置有螺纹孔;下线夹1上方设置有与下线夹1相配套的绝缘支架2,绝缘支架2包括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弧形挡板21和右弧形挡板,左弧形挡板21和右弧形挡板均直立设置,左弧形挡板21的截面形状呈向左侧凸出的弧形且与左侧夹沟101相适配,左弧形挡板21与左侧夹沟101的左侧内壁相接触,右弧形挡板的截面形状呈向右侧凸出的弧形且与右侧夹沟相适配,右弧形挡板与右侧夹沟的右侧内壁相接触;左弧形挡板21和右弧形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板22和后挡板24,并且左弧形挡板21和右弧形挡板的前端通过前挡板22连接且一体成型设置,左弧形挡板21和右弧形挡板的后端通过后挡板24连接且一体成型设置;前挡板22和后挡板24的左右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与导线直径相匹配的圆形孔27;左弧形挡板21和右弧形挡板的中部设置有中部挡板23且通过中部挡板23连接,中部挡板23下侧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穿设导线12的导线弧形凹槽26;前挡板22、中部挡板23和后挡板24的上端均呈弧形;前挡板22和中部挡板23之间以及中部挡板23和后挡板24之间均设置有上线夹3,上线夹3的上侧面呈向上凸出的弧形,上线夹3的上侧面上设有上下设置的通孔,上线夹3下侧面的中部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通槽,通槽卡设在螺纹孔所在的平面上,通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导线12相匹配的凹槽,凹槽与导线12接触,绝缘支架2对上线夹3提供支撑,圆形孔27作为进线口,绝缘支架2将导线12的进线端固定,方便导线12进入,绝缘支架2起到绝缘作用且不影响上线夹3、下线夹1与导线12接触。

每个上线夹3上均对应设置有弹力弹簧片4,弹力弹簧片4的形状为向上凸出的弧形且与上线夹3适配,弹力弹簧片4上设置有通孔,弹力弹簧片4在上线夹3的左表面和右表面均产生斜向向下的夹持力,从而辅助上线夹3对导线12的固定和夹持;每个弹力弹簧片4的上方均设置有衬垫5,衬垫5的下侧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每个衬垫5上方均设置有平垫片6,每个平垫片6上方均设置有弹簧垫片7,每个弹簧垫片7内均穿设有螺栓8,螺栓8依次穿过弹簧垫片7、平垫片6、衬垫5、弹力弹簧片4、上线夹3和绝缘支架2并与下线夹1螺纹连接。

前挡板22的后侧面上和后挡板24的前侧面上均横向设置有挡块25挡块25卡设在螺纹孔所在平面的前后两端,挡块25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绝缘支架2能够卡设在下线夹1上。

下线夹1的下部设置有下绝缘外壳9,下绝缘外壳9的前后侧面上均设置有与圆形孔27相对应的向下凹陷的下弧形凹槽91,螺栓8上套设有上绝缘外壳10,上绝缘外壳10的前后侧面上设置有分别与对应的下弧形凹槽91相匹配的上弧形凹槽1011,使得下弧形凹槽91和上弧形凹槽1011构成导线12穿孔,上绝缘外壳10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通孔,螺栓8从上绝缘外壳10的上方穿过上绝缘外壳10设置,方便拧紧螺栓8,上绝缘外壳10和下绝缘外壳9相互卡合固定,避免螺栓8裸露在外面并起到绝缘作用,提高安全性。

上绝缘外壳10上设置有绝缘壳帽11,绝缘壳帽11为下端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绝缘壳帽11盖设在上绝缘外壳10上,绝缘壳帽11、上绝缘外壳10和下绝缘外壳9配合使用,与外界隔绝,起到良好的绝缘防护作用。

夹沟101内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防止导线12在夹沟101内移动,增强对导线12固定的牢固性。

在使用时,通过绝缘支架2的支撑,导线12插入夹沟101内,拧紧螺栓8时,在弹力弹簧片4的作用下,上线夹3压迫绝缘支架2并迅速将导线12固定和压紧,绝缘壳帽11、上绝缘外壳10和下绝缘外壳9配合使用,与外界隔绝,起到良好的绝缘防护作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