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922发布日期:2019-01-04 22:5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装铠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装铠机。



背景技术:

铠装是用来保护电缆的,最外面加装一层金属保护,以免内部的效用层在运输和安装时受到损坏。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6388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装铠机的储带调节装置,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铠装机上主轴上的储带涨芯、张力盘、绞盘,储带涨芯末端与张力盘相固定,张力盘与绞盘之间设有间隙,储带涨芯为筒体形,储带涨芯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沿环形分布的储带涨紧装置,每个储带涨紧装置均沿轴向方向设置,绞盘上设有若干个沿环形分布的张力调节装置,张力调节装置前端与张力盘端面相接触。

但这种装铠机的钢带与电缆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在电缆的进给速度固定的情况下,钢带的成形节距是固定的,不能适应不同的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变钢带在电缆成形节距的装铠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铠机,包括驱动装置和设置在驱动装置一侧的装铠装置;所述装铠装置包括,上料机构、设置在上料机构远离驱动装置一侧的过渡机构以及设置在过渡机构远离上料机构一侧的装铠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由驱动装置带动转动的过渡轴和设置在过渡轴上的放料盘;所述过渡机构包括与过渡轴固定连接的过渡板、固定在过渡板两端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过渡板远离支撑架一侧的转向组件,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进料辊;所述装铠机构包括与过渡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固定在连接杆远离过渡板一端的出料盘,出料盘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过渡机构上设置有T形槽;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辊轴座、与辊轴座转动连接的转向辊、固定在辊轴座底端的T形块以及与辊轴座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T形块与T形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从上料机构进入装铠机构需要通过转向组件转向实现。钢带经过转向组件的转向后,与电缆的接触面形成一个角度,随着装铠机构的转动实现对电缆的装铠。通过调节转向组件在过渡板上的位置的改变,实现钢带与电缆之间夹角的变化,钢带与电缆之间形成的角度越小,则钢带在电缆上成形的节距就越大。通过改变钢带与电缆之间的夹角,从而实现钢带的成形节距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板的两端设置有张紧座,所述张紧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张紧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经过过渡板的末端时,通过第二张紧辊的滚动而不是直接与过渡板的末端接触,减少了钢带的磨碎,提高装铠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板的两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座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张紧座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一张紧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组件对钢带进行张紧,提高钢带的张紧度,从而提高电缆装铠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抚平套,所述抚平套上固定有抚平块,所述抚平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从两个抚平块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将扭曲的钢带抚平,使与电缆接触的钢带水平,提高装铠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抚平套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抚平套上凸起与限位槽内的凸起配合,减少抚平套转动的情况产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抚平套上设置有切削刀,所述切削刀与抚平套滑动连接,且切削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切削刀对装铠完的钢带进行切割,方便电缆的出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板靠近切削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能够在抚平套内滑动的导柱,所述导柱上套接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对按下的按压板进行复位,方便切削刀的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固定在过渡轴上的支撑杆,所述放料盘套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放料盘进行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还螺纹连接有加固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放料盘进一步加强固定,提高放料盘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铠装置的外围设置有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工作状态下的装铠装置进行隔离,提高工作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变钢带在电缆成形节距,并提高装铠的效果;方便电缆的出料;提高机器工作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轴测图;

图2为驱动装置的轴测图;

图3为装铠装置的轴测图;

图4为上料机构的轴测图;

图5为体现过渡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为转向组件的轴测图;

图8为装铠机构的轴测图;

图9为图8的B部放大图;

图10为抚平组件的轴测图。

图中:1、驱动装置;11、支撑底座;12、电机;13、皮带传动机构;14、转动轴;2、装铠装置;21、上料机构;211、过渡轴;2111、进料孔;212、支撑杆;213、放料盘;214、固定螺母;215、加固螺母;22、过渡机构;221、过渡板;2211、T形槽;2212、凹槽;2213、张紧弹簧;2214、限位板;2215、过渡孔;222、支撑架;2221、进料辊;223、张紧组件;2231、张紧座;2232、第一张紧辊;2233、第二张紧辊;224、转向组件;2241、辊轴座;2242、转向辊;2243、T形块;2244、固定螺栓;23、装铠机构;231、连接杆;2311、限位槽;232、抚平组件;2321、抚平套;2322、抚平块;2323、切削刀;2324、按压板;2325、导柱;2326、复位弹簧;2327、凸起;2328、调节螺栓;233、出料盘;23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装铠机,参见图1,包括驱动装置1、设置在驱动装置1一侧的装铠装置2以及设置在装铠装置2外侧的防护网3。

参见图2,驱动装置1包括支撑底座11、固定在支撑底座11一侧的电机12、由电机12驱动的皮带传动机构13以及由皮带传动机构13带动转动的转动轴14。

参见图3,装铠装置2包括与转动轴14(见图2)固定连接的上料机构21、设置在上料机构21远离转动轴14(见图2)一端的过渡机构22以及固定在过渡机构22远离上料机构21一端的装铠机构23。

参见图4,上料机构21包括与转动轴14(见图2)固定连接的过渡轴211、以过渡轴211的轴线对称分布并固定在过渡轴211上的支撑杆212、套接在支撑杆212上的放料盘213、与支撑杆212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214和加固螺母215。加固螺母215设置在固定螺母214远离放料盘213的一侧。过渡轴211内开设有供电缆通过的进料孔2111。

参见图5和图6,过渡机构22包括与过渡轴211固定连接的过渡板221、固定在过渡板221两端一侧的支撑架222、固定在过渡板221两端且位于每部内部的张紧组件223以及固定在过渡板221远离支撑架222一侧的转向组件224。支撑架222上固定连接有进料辊2221。

过渡板221远离支撑架222的一侧开设有T形槽2211,转向组件224与T形槽2211滑动连接。过渡板221的两端开设有凹槽2212,张紧组件223与能够在凹槽2212滑动连接。且凹槽2212内设置张紧弹簧2213,凹槽2212的端口处设置有防止张紧组件223滑出的限位板2214。过渡板221的中间开设有供电缆通过的过渡孔2215,且过渡孔2215与进料孔2111相连。

张紧组件223包括张紧座2231、设置在张紧座2231上并且与张紧座2231转动连接的第一张紧辊2232和第二张紧辊2233,钢带从第一张紧辊2232和第二张紧辊2233的间隙中穿过。

参见图7,转向组件224包括辊轴座2241、与辊轴座2241转动连接的转向辊2242、固定在辊轴座2241底端并且与T形槽2211滑动连接的T形块2243以及与转向辊2242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2244。

参见图8,装铠机构23包括与过渡板221固定的连接杆231、与连接杆231滑动连接的抚平组件232以及固定在连接杆231远离过渡板221一端的出料盘233。出料盘233的中心处开有供电缆通过的通孔2331。两根连接杆231为一组并且设置在过渡板221的一端,且过渡板221两端的连接杆231对称分布在过渡板221的两端。

参见图9,连接杆231上开设有限位槽2311。

参见图10,抚平组件232包括与连接杆231(见图8)滑动连接的抚平套2321、固定在抚平套2321上的抚平块2322、与抚平块2322滑动连接的切削刀2323、固定在切削刀2323远离刀刃一端的按压板2324以及与抚平套2321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2328。

抚平套2321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槽2311(见图9)配合的凸起2327。按压板2324靠近切削刀2323刀刃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在抚平套2321上滑动的导柱2325,导柱2325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326。

设置在过渡板221同一侧的两组抚平组件232的抚平块2322之间相互平行,并且留有供钢带穿过的间隙。切削刀2323设置在其中的一个抚平组件232的抚平套2321上。

工作原理:待装铠的电缆从支撑底座11进料并通过进料孔2111、过渡孔2215后,从出料盘233的通孔2331出料。放料盘213上的钢带经过进料辊2221、张紧组件223、转向组件224以及两组抚平组件232之间的间隙后,与电缆的表面接触。

开启电机12,带动装铠装置2转动,使钢带对电缆进行装铠。电缆持续进给,钢带随着装铠装置2的转动不停的缠绕在电缆的表面,实现对电缆的装铠。

钢带从上料机构21进入装铠机构23需要通过转向组件224转向实现。钢带经过转向组件224的转向后,与电缆的接触面形成一个角度,随着装铠机构23的转动实现对电缆的装铠。通过调节转向组件224在过渡板221上的位置的改变,实现钢带与电缆之间夹角的变化,钢带与电缆之间形成的角度越小,则钢带在电缆上成形的节距就越大。通过改变钢带与电缆之间的夹角,从而实现钢带的成形节距的变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