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安全防漏液回收装置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7991发布日期:2019-02-10 22:3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安全防漏液回收装置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安全防漏液回收装置锂电池。



背景技术:

具有安全防漏液回收装置锂电池包括电池正极、盖板和电池本体,有效的对锂电池的电池液进行了保护,进而使其安全性得到提升,但在实际应用中,壳壁与盖板之间硬接触,会形成一定的缝隙,人们通常在封口前于缝隙间涂抹一层胶水来密封,采用这种措施来防止电池漏液,密封效果较差,漏液及渗液问题屡见不鲜。

授权公告号为CN101237032的一种防漏液及防渗液的锂电池包括外壳、卷芯、极耳和盖帽,通过盖帽与外壳之间弹性性能良好的弹性环,使得电池封口后弹性环通过自身的弹性作用将盖帽与外壳间的间隙很好的填充,防止了电池封口后漏液或渗液问题的出现,但在实际应用中,弹性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弹性性能将会下降,导致锂电池出现漏液,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防漏液回收装置锂电池,通过密封橡胶圈确保了锂电池不会出现事故,通过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卡接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安全防漏液回收装置锂电池,包括上腔体、下腔体和电池本体,所述上腔体的底部与下腔体的顶部卡接,所述下腔体的内部插接有电池本体,所述上腔体的顶部焊接有金属帽,所述上腔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透明条,所述下腔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底座,所述集液底座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紧固圈,所述电池本体的顶部贯穿连接有电池正极,所述电池正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盖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腔体、下腔体和电池本体的有效结合,提升了本装置实用性,由于电池本体插接在下腔体内部,上腔体和下腔体卡接,从而达到防止电池液外漏的情况,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中更为安全,且上腔体与下腔体均采用可回收材料,当使用寿命结束可对本装置进行回收,使得本装置对外界的污染将变得极小。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帽的外表面套接有紧固圈,且紧固圈呈“圆环状”,外壁直径略大于金属帽截面直径,远小于上腔体截面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固圈使得电池正极与金属帽的接触更加稳定,电池本体插接在上腔体内部,电池正极不直接与外部导体接触,而是通过金属帽间接传递电流,确保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能有效,外壁直径略大于金属帽截面直径,远小于上腔体截面直径的尺寸使得本装置不会干扰外接构件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腔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集液环,且集液环的顶部与底部均与上腔体外壁紧密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液环的顶部与底部均与上腔体外壁紧密贴合使得集液环与上腔体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空间,该空间能够存储渗出电池本体的电池液,确保其不会流到外界使本装置在工作时发生安全事故,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上腔体的底部焊接有“L”形凸起,且“L”形凸起共设置八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形凸起上腔体能够与下腔体卡接,八个“L”形凸起使得卡接更为稳定,卡接后的上腔体与下腔体能将电池本体紧紧包裹,使得电池本体出现漏液情况时电池液不会腐蚀电池外接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的顶部焊接有腔体接头,且腔体接头的顶部设置有八个凹槽,凹槽的整体形状呈“L”形,其中凹槽顶部截面尺寸与“L”形凸起的底面尺寸相同,凹槽的底面尺寸大于“L”形凸起底面尺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腔体顶部的腔体接头上腔体与下腔体的卡接将更加稳固,八个凹槽与八个“L”形凸起一一对应,由于凹槽的底面尺寸大于“L”形凸起底面尺寸,用户可在上腔体在插入下腔体后将上腔体顺时针旋转,这时“L”形凸起会卡在凹槽中无法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确保了当电池本体出现漏液情况时电池液不会对外接部件造成危害。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的内部插接有紧固软腔,且紧固软腔的外壁与下腔体紧密贴合,内壁截面直径略小于电池本体截面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固软腔本装置能更稳定的固定电池本体,因为紧固软腔的内壁截面直径略小于电池本体截面直径,所以电池本体会在紧固软腔的挤压下无法进行移动,确保因被金属帽保护的本电池正极与金属帽的接触稳定,不会出现突然与外接部件接触不良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橡胶圈,且密封橡胶圈呈“圆环状”,其底部与电池本体顶部紧密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橡胶圈本装置能保证电池液不会渗出电池本体,“圆环状”的密封橡胶圈能紧紧的封住电池本体顶部的圆形垫片,使得垫片不会出现松动,有电池液要渗出时密封橡胶圈会抑制垫片鼓起,以此来防止电池液撑破垫片流出,进一步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PVC盖,且PVC盖的外壁紧贴于密封橡胶圈的内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VC盖本装置能在漏液时保证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PVC盖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所制备的电池盖,拥有良好的绝缘性,大大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套接有SAP密封圈,且所述SAP密封圈填满了PVC盖和盖板之间的空隙,底部紧贴于电池本体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SAP密封圈本装置能确保电池在漏液后的极短时间能消除安全隐患,SAP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吸收比自身重几百到几千倍水的高吸水功能,渗出的电池液将会全部被其吸收,大大增强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腔体、下腔体和电池本体的有效结合,提升了本装置实用性,由于电池本体插接在下腔体内部,上腔体和下腔体卡接,从而达到防止电池液外漏的情况,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中更为安全,且上腔体与下腔体均采用可回收材料,当使用寿命结束可对本装置进行回收,使得本装置对外界的污染将变得极小。

2、通过集液环的顶部与底部均与上腔体外壁紧密贴合使得集液环与上腔体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空间,该空间能够存储渗出电池本体的电池液,确保其不会流到外界使本装置在工作时发生安全事故,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

3、通过下腔体顶部的腔体接头上腔体与下腔体的卡接将更加稳固,八个凹槽与八个“L”形凸起一一对应,由于凹槽的底面尺寸大于“L”形凸起底面尺寸,用户可在上腔体在插入下腔体后将上腔体顺时针旋转,这时“L”形凸起会卡在凹槽中无法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确保了当电池本体出现漏液情况时电池液不会对外接部件造成危害。

4、通过PVC盖本装置能在漏液时保证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PVC盖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所制备的电池盖,拥有良好的绝缘性,大大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5、通过SAP密封圈本装置能确保电池在漏液后的极短时间能消除安全隐患,SAP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吸收比自身重几百到几千倍水的高吸水功能,渗出的电池液将会全部被其吸收,大大增强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本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腔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腔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腔体;101、腔体接头;102、紧固软腔;103、集液底座;1031、第二紧固圈;2、电池本体;201、密封橡胶圈;202、SAP密封圈;203、电池正极;204、PVC盖板;205、盖板;3、上腔体;301、透明条;302、金属帽;3021、紧固圈;303、集液环;304、“L”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安全防漏液回收装置锂电池,包括上腔体3、下腔体1和电池本体2,上腔体3的底部与下腔体1的顶部卡接,下腔体1的内部插接有电池本体2,上腔体3的顶部焊接有金属帽302,上腔体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透明条301,下腔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底座103,集液底座10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紧固圈1031,电池本体2的顶部贯穿连接有电池正极203,电池正极20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盖板205。

进一步的,金属帽302的外表面套接有紧固圈3021,且紧固圈3021呈“圆环状”,外壁直径略大于金属帽302截面直径,远小于上腔体3截面直径,紧固圈3021使得电池正极203与金属帽302的接触更加稳定,电池本体2插接在上腔体3内部,电池正极203不直接与外部导体接触,而是通过金属帽302间接传递电流,确保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能有效,外壁直径略大于金属帽302截面直径,远小于上腔体截面直径的尺寸使得本装置不会干扰外接构件的工作。

进一步的,上腔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集液环303,且集液环303的顶部与底部均与上腔体3外壁紧密贴合,集液环303的顶部与底部均与上腔体3外壁紧密贴合使得集液环303与上腔体3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空间,该空间能够存储渗出电池本体2的电池液,确保其不会流到外界使本装置在工作时发生安全事故,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上腔体3的底部焊接有“L”形凸起304,且“L”形凸起304共设置八个,“L”形凸起304使得上腔体3能够与下腔体1卡接,八个“L”形凸起304使得卡接更为稳定,卡接后的上腔体3与下腔体1能将电池本体2紧紧包裹,使得电池本体2出现漏液情况时电池液不会腐蚀电池外接部件。

进一步的,下腔体1的顶部焊接有腔体接头101,且腔体接头101的顶部设置有八个凹槽,凹槽的整体形状呈“L”形,其中凹槽顶部截面尺寸与“L”形凸起304的底面尺寸相同,凹槽的底面尺寸大于“L”形凸起304底面尺寸,下腔体1顶部的腔体接头101使得上腔体3与下腔体1的卡接将更加稳固,八个凹槽与八个“L”形凸起304一一对应,由于凹槽的底面尺寸大于“L”形凸起304底面尺寸,用户可在上腔体3在插入下腔体1后将上腔体3顺时针旋转,这时“L”形凸起304卡在凹槽中无法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确保了当电池本体2出现漏液情况时电池液不会对外接部件造成危害。

进一步的,下腔体1的内部插接有紧固软腔102,且紧固软腔102的外壁与下腔体1紧密贴合,内壁截面直径略小于电池本体3截面直径,通过紧固软腔102本装置能更稳定的固定电池本体2,因为紧固软腔102的内壁截面直径略小于电池本体2截面直径,所以电池本体2会在紧固软腔102的挤压下无法进行移动,确保因被金属帽302保护的本电池正极203与金属帽302的接触稳定,不会出现突然与外接部件接触不良的情况。

进一步的,电池本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橡胶圈201,且密封橡胶圈201呈“圆环状”,其底部与电池本体2顶部紧密贴合,密封橡胶圈201使本装置能保证电池液不会渗出电池本体2,“圆环状”的密封橡胶圈201能紧紧的封住电池本体2顶部的圆形垫片,使得垫片不会出现松动,有电池液要渗出时密封橡胶圈201会抑制垫片鼓起,以此来防止电池液撑破垫片流出,进一步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电池本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PVC盖204,且PVC盖204的外壁紧贴于密封橡胶圈201的内壁,PVC盖使得本装置能在漏液时保证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PVC盖204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所制备的电池盖,拥有良好的绝缘性,大大提升了本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盖板205的外表面套接有SAP密封圈202,且SAP密封圈202填满了PVC盖204和盖板205之间的空隙,底部紧贴于电池本体1的顶部,SAP密封圈202使本装置能在电池漏液后的极短时间能消除安全隐患,SAP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吸收比自身重几百到几千倍水的高吸水功能,渗出的电池液将会全部被其吸收,大大增强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首先,用户须将电池本体2插入下腔体1中,电池本体2会在紧固软腔102的挤压下无法进行移动,紧接着用户需将上腔体3底部的“L”形凸起304与腔体接头101顶部的凹槽一一对应,然后将上腔体3插入下腔体1中,同时顺时针旋转上腔体3,使得上腔体3无法进行上下移动,当上腔体3和下腔体1卡接后电池正极203会与金属帽302发生接触,紧固圈3021使得两者的接触会更加的紧密,其次,当电池本体2发生漏液后,密封橡胶圈201会抑制电池顶部垫片的鼓起,当垫片因为腐蚀出现破损,导致电池液渗出时SAP密封圈202会将大量的电池液吸收,同时PVC盖板204会确保本装置不会出现短路,剩余的小部分电池液会被收集在集液环303与电池本体2形成的空腔中,若电池本体2底部出现渗液情况则渗出的电池液会被收集在集液底座103,用户可通过透明条301观察电池本体2的渗液情况,最后,在本装置使用寿命结束时,用户可对本装置进行回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