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7964发布日期:2019-02-10 22:30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小型化、轻便化及便携带化,如摄像机、笔记本以及手机等,这些电子产品的驱动电源也向着高容量、高安全性以及轻便化的方向发展,电池以其高容量等优良特性,广泛地运用在电子产品中。

电芯作为电池的储电元件,电池在使用时,会因为充电器等因素,以及随着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壳体内部会产生异常气体,导致电池的壳体内部压力过大,如果壳体的内部压力持续增大,则会发生电池爆炸事故,轻则损坏电子产品,重则伤及用户。

现有技术中,当电池的内部压力过大时,为了防止电池爆炸,需要将电池的壳体内的压力外泄,为了防止电池直接爆破,在电池顶盖的顶盖片中设置有翻转片,当电池的内部压力超过一定值时,翻转片则会朝上翻转,使得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短路,电池停止工作,从而电池的内部压力也不会随着增加。

目前,翻转片设置在导电板上,对应的在下绝缘片上开设有正对翻转片的通孔,以便电池内部的气体对翻转片产生压力,但是,由于通孔是全开的,这样,对翻转片的压力是作用在整个翻转片上的,因而不易翻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翻转片不易翻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以及设置在顶盖片内受力朝上翻转的翻转片,所述顶盖片包括有叠合布置且固定连接的导电板以及下绝缘片,所述导电板内固定安设有所述翻转片,所述下绝缘片具有正对所述翻转片且供气体进入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具有多个贯通所述下绝缘片的通孔,且这多个所述通孔环绕所述翻转片的中心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片具有受力翻转以及位于翻转部中部的环柱体,所述环柱体背离所述进气部朝上延伸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部具有位于外周的外环体以及位于外环体中部的内环体,沿所述翻转部至所述环柱体的方向,所述外环体朝下倾斜,所述内环体朝上倾斜。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内环体下方。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孔环绕所述翻转片的中心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绝缘片朝背离所述翻转片的方向凸起形成所述进气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翻转片开口的进气腔。

进一步地,所述下绝缘片上设有与电池内部电性连接的连接片,所述进气部将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翻转片隔离开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当电池内部的气压过大时,气体只会从进气部的通孔进入,来作用在翻转片上,翻转片不再整体受力,局部受力后,翻转片更易向上翻转,以实现短路,使电池停止产生气体,气压不再增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翻转片不易翻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的图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的图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在下绝缘片13正对翻转片14的位置开设多个通孔1311,当电池内部气压过大时,气体只会充通孔1311位置进入作用在翻转片14上,翻转片14局部受力更易翻转。

本实施例提供的更易使翻转片翻转的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11以及设置在顶盖片11内受力朝上翻转的翻转片14,顶盖片11包括有叠合布置且固定连接的导电板12以及下绝缘片13,导电板12内固定安设有翻转片14,下绝缘片13具有正对翻转片14且供气体进入进气部131,进气部131具有多个贯通下绝缘片13的通孔1311,且这多个通孔1311环绕翻转片14的中心间隔布置。

这样,当电池内部的气压过大时,气体只会从进气部131的通孔1311进入,来作用在翻转片14上,翻转片14不再整体受力,局部受力后,翻转片14更易向上翻转,以实现短路,使电池停止产生气体,气压不再增大。

本实施例中,翻转片14具有受力翻转以及位于翻转部中部的环柱体141,环柱体141背离进气部131朝上延伸布置,即当翻转部受到气体的压力向上翻转后,会带动中部的环柱体141向上移动,使环柱体141抵接上方的导电块,来实现上方的导电块与导电板12之间的短路。

这样,翻转部的外周则为与导电板12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44,连接部144焊接在导电板12形成的凹台上,实现翻转片14的固定连接,以及翻转部与环柱体141的空置状态。

具体的,翻转部具有位于外周的外环体143以及位于外环体143中部的内环体142,沿翻转部至环柱体141的方向,外环体143朝下倾斜,内环体142朝上倾斜,即外环体143向下延伸在弯折朝上延伸形成上述内环体142,在电池内部气压过大时,外环体143与内环体142连接处的弯折部分向上弯折带动内环体142上的环柱体141顶起,实现短路。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部131内的多个通孔1311位于内环体142下方,这样,气体进入进气部131内时,气体的气压会作用在中间的内环体142行,这样,将内环体142撑起,内环体142与外环体143之间更易向上弯折。

并且,上述通孔1311不位于外环体143下方,这样,避免了气体的气压同时作用在内环体142与外环体143,而导致内环体142与外环体143之间不易弯折。

另外,这多个通孔1311环绕翻转片14的中心均匀间隔布置,这样,气体的气压均匀作用在翻转片14上,避免了某一部分受力过大而导致翻转片14翘起。

同时,上述多个通孔1311的形状大小相同,以使翻转片14受力均匀。

具体的,通孔1311呈圆形形状且数量为三个,以使翻转片14更易翻转。

本实施例中,下绝缘片13朝背离翻转片14的方向凸起形成进气部131,进气部131内仅设置多个通孔1311,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电池顶盖其他结构的使用空间,例如,相比于整个开设通孔1311,其他结构,如与电芯电性连接的连接片则不能通过通孔1311下方,防止通孔1311堵塞,而设置成多个通孔1311,连接片则更易绕过通孔1311而不造成堵塞。

下绝缘片13上设有的连接片,进气部131将连接片与翻转片14隔离开来,具体的,使翻转片14与连接片正对的部分隔断,这样,避免了过弧而将空气击穿,而使连接片与翻转片14电性导通,进而造成正极负极短路的现象出现。

另外,进气部131形成有朝向翻转片14开口的进气腔1312,这样,形成的进气腔1312便于翻转片14置于进气部131正上方,避免翻转片14触碰到进气部131。

此外,导电板12具有供上述翻转片14向上翻转的翻转通孔1311,且沿自上而下的方向上,翻转通孔1311外周逐渐扩大,直至扩大至连通焊接有连接部144的凹台,这样,翻转通孔1311不会对翻转片14的翻转造成阻挡,翻转片14更易向上翻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