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车用以太网对称双绞线对电缆成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8455发布日期:2018-11-09 21:2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车用以太网对称双绞线对电缆成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车用以太网对称双绞线对电缆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用户在汽车上的时间逐渐增多,汽车这个高价值移动互联网入口,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近2.8亿人,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37亿辆,共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如此巨量的汽车保有量,为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无穷的想象力。未来五年,全球车联网市场复合增速将达到25%左右,2017年具有车联网功能的新车销售量将是目前的7倍,可见车联网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

目前的汽车已经向智能网联方向发展,智能化、无人驾驶的汽车需要一个强大的可靠的传导系统。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将利用车辆的数据链接到它的周围环境,从它在交通中的其他车辆的位置,到它与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和智能城市网络和应用的联系。

目前的车用电缆大多为普通的对称电缆,特别是在发动机舱的温度较高时,容易造成电缆传输性能不稳定的情况,而且现阶段的电缆也缺少收纳以及实时监测温度的装置,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车用以太网对称双绞线对电缆成套设备,用于解决目前的车用电缆大多为普通的对称电缆,特别是在发动机舱的温度较高时,容易造成电缆传输性能不稳定的情况,而且现阶段的电缆也缺少收纳以及实时监测温度的装置,使用效果较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耐高温车用以太网对称双绞线对电缆成套设备,包括电缆本体以及安装所述电缆本体的安装盒;

所述电缆本体包括导体、绝缘层、双绞线对、隔离层与护套层,所述双绞线对内包括所述导体与所述绝缘层,所述双绞线对的外侧包裹有所述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外侧包裹有所述护套层;

所述安装盒上表面的四角处均阵列地设置有螺孔,所述安装盒的左右表面上均设置有滑槽,且所述滑槽内活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也设置有所述螺孔,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安装板的侧面上设置有滑轮,且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滑轮滑动卡接在所述滑槽内;

所述安装盒的前后表面上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电缆线本体贯穿设置在所述限位通孔内,所述限位通孔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盒的上表面设置有LED指示灯,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LED指示灯均电连接汽车驾驶室内的车载终端。

优选的,所述导体由七根或十九根铜绞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由氟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螺孔与螺栓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采用PTFE薄膜绕包。

优选的,所述护套由硅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双绞线对与所述隔离层之间为空气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电缆线本体的寿命长,耐化学性与耐热性能都较强;安装盒内的安装板可以随着滑轮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可以调节安装长度,在一些不同尺寸的车体内,适用性较强;温度传感器配合微控制器与LED指示灯,可以实时对电缆本体的表面的温度进行监测,进而实时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缆本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性连接图。

图中:1、电缆本体;101、导体;102、绝缘层;103、双绞线对;104、隔离层;105、护套层;106、空气层;2、安装盒;3、螺孔;4、滑槽;5、安装板;6、限位通孔;7、温度传感器;8、LED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耐高温车用以太网对称双绞线对电缆成套设备,包括电缆本体1以及安装电缆本体1的安装盒2;

电缆本体1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双绞线对103、隔离层104与护套层105,双绞线对103内包括导体101与绝缘层102,双绞线对103的外侧包裹有隔离层104,隔离层104的外侧包裹有护套层105;

安装盒2上表面的四角处均阵列地设置有螺孔3,安装盒2的左右表面上均设置有滑槽4,且滑槽4内活动设置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上表面也设置有螺孔3,滑槽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安装板5的侧面上设置有滑轮,且安装板5通过滑轮滑动卡接在滑槽4内;

安装盒2的前后表面上设置有限位通孔6,电缆线本体贯穿设置在限位通孔6内,限位通孔6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安装盒2的上表面设置有LED指示灯8,温度传感器7与LED指示灯8均电连接汽车驾驶室内的车载终端。

导体101由七根或十九根铜绞合而成,绝缘层102由氟塑料制成,螺孔3与螺栓相配合,隔离层104采用PTFE薄膜绕包,护套由硅橡胶制成,双绞线对103与隔离层104之间为空气层106。

在使用时,采用两股七根根或十九根铜丝绞合作为导体101,氟塑料作为绝缘层102的绝缘线绞合成对,氟塑料耐热温度约200℃,机械性能等较为优异,使得电缆线本体的寿命长,耐化学性与耐热性能都较强,在双绞线对103与隔离层104之间形成有空气层106,从而低了导体101周围环境的介电常数,减少了介电损耗,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硅橡胶耐热温度达到200℃,且柔软富有弹性,可以保证电缆满足汽车电缆的标准要求。

安装板5可以随着滑轮在滑槽4内滑动,安装盒2与安装板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螺孔3,配合限位销可以调节安装板5伸出滑槽4的长度,从而可以调节整体安装长度,在一些不同尺寸的车体内,适用性较强。

温度传感器7配合微控制器与LED指示灯8,可以实时对电缆本体1的表面的温度进行监测,进而实时发出警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