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电源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1531发布日期:2018-11-27 23:04阅读:15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C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DC电源插座是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的接口,DC电源插座安装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现有的电源插座主要由基座和三个引脚组成,基座上设有插孔,引脚的一端安装在插孔内,另一端伸出与电路板连接。三个引脚的定义分别为电源正极、负极静触点以及负极动触点,当插入插头后,插头顶开动负极动触点,切断电路内部电池的负极通路,内部电源停止供电,随即接入外电源负极,与电源正极、负极静触点组成外电源供电通路。

公告号为CN2031351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沉头DC电源插座,包括基座及接线脚,基座上设有插孔,接线脚分为平片、弯片和簧片,平片、弯片和簧片的一端安装在插孔内,另一端从基座伸出,基座上插孔的外部设有与插头体外径相配合的沉孔。

上述专利中的沉头DC电源插座在安装时,先将平片、弯片和簧片的自由端同时插设进PCB板上的焊孔,在通过锡焊焊接实现固定。当平片、弯片和簧片插设进PCB板上的焊孔时,基座朝向平片自由端的一面会与PCB板的表面相贴合,使得锡珠无法通过焊孔朝向另一侧方向延流,并会使锡珠堆积在PCB板相对于基座的另一侧,从而造成浮板的现象,影响沉头DC电源插座与PCB板之间焊接处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升引脚与PCB板之间焊接处结构强度的DC电源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DC电源插座,包括基座以及插设于基座的引脚,所述基座朝向引脚自由端的一面固设有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低于基座朝向引脚自由端一面到引脚自由端端面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脚的自由端穿设进PCB板上的焊孔,使基座朝向引脚自由端一面上的凸块能抵触于PCB板,通过凸块使基座与PCB板之间能产生一定的间距;使引脚与焊孔在焊接的过程中,锡珠能从PCB板的其中一面穿过焊孔进入到另一面,使锡珠不会在PCB板背对基座的一面上发生局部堆积,从而避免浮板现象的发生。且该种设置能增大引脚与PCB板之间的焊接面积,从而提升引脚与PCB板之间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围绕于基座的中央位置分布有至少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为至少两个的凸起,用于实现凸起与PCB板之间的两点接触,使得基座能更好的抵接固定于PCB板表面,从而减少引脚与焊孔在焊接过程中,基座发生晃动的现象,使焊接操作更加便捷。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朝向引脚自由端的一面为矩形,所述的凸起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的凸起分别分布于基座朝向引脚自由端一面的四个角落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凸起进一步增大基座与PCB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基座能更加稳定的抵触在PCB板上,从而进一步防止引脚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晃动现象。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朝向引脚自由端的一面设有用于插设进PCB板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插设进PCB板并通过锡焊焊接实现两者的固定,通过定位柱的设置用于增大基座与PCB板之间的结构强度,使基座能更好的固定于PCB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柱之间间隔分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分隔设置的定位柱能对固定于PCB板上的基座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用,从而提升两者之间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脚外侧壁靠近自由端的位置设有凹槽,当所述凸起抵触于PCB板时,所述凹槽与焊孔的侧壁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锡珠在焊接过程中进入到焊孔侧壁与凹槽中,通过凹槽的设置增大引脚与焊孔壁之间的距离,使锡珠能更好的进入到焊孔与引脚之间,并通过凹槽的设置增大锡珠与引脚之间的接触面积并能对引脚起到进一步的固定与限位作用,从而使引脚与焊孔之间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用于提升两者之间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凹槽分别设置于引脚背对的两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大引脚与焊孔之间的接触面积,并对引脚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设置于基座且供引脚插设的三个插孔,所述引脚包括电源正极、负极静触点以及负极动触点,所述电源正极、负极静触点以及负极动触点分别插设于三个插孔,所述基座位于插孔开口的一面上设有用于抵触负极静触点靠近自由端位置的台阶槽,当所述负极静触点抵触台阶槽时,所述负极静触点与负极动触点相互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槽的设置对插设进插孔中的负极静触点进行限位,保证负极静触点的安装精度,并使负极静触点的自由端与负极动触点的自由端两者之间不会发生抵触。

进一步设置为:供所述负极动触点插设的插孔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负极动触点上固设有卡设进限位槽用于限制负极动触点脱离插孔的弹性卡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极动触点在插设进插孔的过程中,弹性卡爪抵触于卡槽内部,从而实现负极动触点在于插孔内部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起与凹槽的设置提升了引脚与PCB板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实现基座在于PCB板上的更好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中:1、基座;2、引脚;21、电源正极;22、负极静触点;23、负极动触点;3、凸起;4、定位柱;5、凹槽;6、插孔;7、台阶槽;8、限位槽;9、弹性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一种DC电源插座,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一面上开设有三个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的插孔6,插孔6内插设有引脚2,引脚2包括电源正极21、负极静触点22以及负极动触点23,电源正极21、负极静触点22和负极动触点23分别插设于三个插孔6中且位于基座1外部的一端(既自由端)均朝下设置。被负极静触点22所插设的插孔6在靠近于负极静触点22自由端的位置开设有台阶槽7,台阶槽7贯穿基座1位于插孔6开口的一面;当负极静触点22被台阶槽7抵触时,负极静触点22与负极动触点23两者之间相互抵触。

参考图2,电源正极21背对的两外侧壁且靠近自由端的位置、负极静触点22背对的两外侧壁且靠近自由端的位置、负极动触点23背对的两外侧壁且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5,基座1朝向引脚2自由端的一面为矩形且一体设置有凸起3,凸起3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四个凸起3分别设置于基座1的四个角落位置。当凸起3与PCB板抵触时,凹槽5与PCB板上的焊孔壁相互对应;凸起3的高度小于凹槽5到基座1位于凸起3一面之间的距离。

参考图2和图3,基座1位于凸起3的一面一体设置有定位柱4,定位柱4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且两个定位柱4之间间隔设置。被负极动触点23所插设的插孔6侧壁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8,负极动触点23对应于限位槽8的位置一体设有弯折后嵌设进限位槽8的弹性卡爪9,弹性卡爪9、电源正极21、负极静触点22以及负极动触点23的材料均为导电的片状金属材料。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