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接线隔离的双电源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4485发布日期:2018-12-25 20:2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接线隔离的双电源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带接线隔离的双电源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基本包括由电机驱动实现传动的传动机构、两个开关模块以及两组微动开关组,每个开关模块对应一组微动开关;开关模块包括顶杆、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滑板,滑板与传动机构呈联动设置,顶杆位于壳体外侧与滑板相连随滑板滑动;微动开关与电机呈电气连接,受顶杆触碰后触发使电机停止转动;当电机正转时,电机带动传动机构传动,传动机构带动其中一个开关模块的滑板滑动,当顶杆触碰到该开关模块对应的微动开关时,电机停止转动,此时,滑板上的动触头机构与静触组件接触,实现合闸,使得常用电源闭合;另外一组开关模块的滑板的动触头机构与静触组件分离,实现分闸,使得备用电源断开;同理,电机反转时,当顶杆触碰到该开关模块对应的微动开关时,电机停止转动,此时,滑板上的动触头机构与静触组件分离,实现分闸,使得常用电源断开;另外一组开关模块的滑板的动触头机构与静触组件接触,实现合闸,使得备用电源闭合。

但是现有静触组件在固定过程中,相邻的静触组件会产生爬电或产生电弧等现象,影响正常的使用,而现有的只是通过简单的隔离进行防护,这明显达不到真正的隔离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接线隔离的双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接线隔离的双电源开关,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下壳体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有滑板以及静触头组件,滑板上设有动触头组件,滑板滑动带动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分离与接触,实现电气连接;其中,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空腔内设有接线腔,接线腔上设有与静触头适配的通槽,静触头固定在接线腔内,静触头一端从通槽内朝向动触头组件伸出,另一端从通槽内朝向上、下壳体外部伸出;相邻两个静触头之间设有隔离板。

通过接线腔的设置,使得静触头主体大部分位于接线腔内,仅有部分从从通槽内伸出,与动触头配合,此种结构大大降低了静触头的爬电或电弧现象,进一步,通过隔离板将两个静触头之间进行隔离,增强了隔离效果。

其中,下壳体上设有安置腔,安置腔的侧壁上设有凹陷部,上壳体上设有延伸部以及缺口,延伸部与凹陷部相抵形成接线腔,通槽通过缺口与上、下壳体外部连通。

通过上、下壳体互补形成接线腔,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通过两个壳体配合,使得安装更为方便,同时,隔离效果更佳。

其中,延伸部上设有加强筋。

加强筋的设置,加强延伸部的强度,增加接线腔整体的隔离的效果,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加强筋发生断裂。

其中,延伸部位于上壳体内侧。

内侧的设置,使得内部的隔离效果更好,同时将两个相抵处设置在内部,壳体表面的美观性不会受影响。

其中,下壳体上设有U型槽,U型槽开口朝向缺口。

其中,缺口上设有固定孔,静触头通过固定孔与上壳体固定。

固定孔的设置,使得静触头固定更加牢固,防止静触头发生脱落。

其中,隔离板包括隔离板Ⅰ以及隔离板Ⅱ,隔离板Ⅰ位于上壳体上,隔离板Ⅱ位于下壳体上,隔离板Ⅰ与隔离板Ⅱ相抵。

隔离板Ⅰ与隔离板Ⅱ相抵,实现隔离效果,如果其中一个壳体上设有隔离板的话,可能会造成隔离效果不佳,同时,隔离板过长,结构不够稳定,很容易断裂,采用此种设置,无疑避免了以上问题。

其中,隔离板包括隔离板Ⅰ以及隔离板Ⅱ,隔离板Ⅰ位于上壳体上,隔离板Ⅱ位于下壳体上,隔离板Ⅰ与隔离板Ⅱ平行设置,两者侧壁相抵。

交错相抵,防止从隔离板Ⅰ与隔离板Ⅱ的连接处进行爬电,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小,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离效果,采用此种设置,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其中,上、下壳体设有滑槽,滑板可在滑槽内滑动,隔离板Ⅰ以及隔离板Ⅱ均深入至滑槽的边壁。

隔离板Ⅰ以及隔离板Ⅱ均深入至滑槽的边壁,采用此种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的隔离效果。

隔离板Ⅰ与上壳体一体成型设置;隔离板Ⅱ与下壳体一体成型设置。

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使得结构更为稳定,生产方便,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下壳体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带接线隔离的双电源开关,包括上壳体1以及下壳体2,上、下壳体1、2形成一个空腔3,空腔3内设有滑槽31以及滑板,滑槽31为上、下壳体1、2共同形成。滑板上设有动触头组件,滑板在滑槽31上滑动带动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分离与接触。此处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的数量为四组,分别对应三相电以及零线的接线,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多加赘述,附图中也未体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此技术。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

空腔3内设有接线腔32,接线腔32具体为上、下壳体1、2互补、拼接而成。

下壳体2上设有安置腔21,安置腔21围绕形成一个矩形腔室,位于内侧的侧壁上设有凹陷部22,凹陷部22具体为“7字型”,从内侧壁的中间起,一直延伸至下壳体边壁23。此处安置腔21的数量具体为四个,具体位于静触头的进线端,四个为并排设置。出线端无安置腔21设置。进一步为了提高整体的隔离效果,出线端也可设置安置腔21。

进一步,下壳体边壁23上也设有凹槽24,凹槽24低于下壳体边壁23的高度,凹槽24延伸至内侧壁正常高度端25,正常高度端25即为与下壳体边壁23高度一致端。此处凹槽24形成定位机构,方便上壳体1与下壳体2配合。下壳体边壁23上设有U型槽26,U型槽26开口朝向上。

上壳体1上设有延伸部11以及缺口12,延伸部11与凹陷部22对应,位于上壳体1内侧,与凹陷部22相抵形成密封,通槽4通过缺口12与上、下壳体1、2外部连通,通槽4另一端通过内侧壁正常高度端25与空腔3连通。静触头通过通槽4,一端伸入至空腔3内,与动触头组件配合,另一端伸出壳体,与外部导线连通。缺口12上设有固定孔121,静触头通过固定孔121与上壳体1固定。此处缺口12为沉孔设置。

进一步,为了加强延伸部11的强度,延伸部11上设有加强筋111。

进一步,为了加强隔离效果,相邻两个静触头之间设有隔离板4。

隔离板4的具体结构为,隔离板4包括隔离板Ⅰ41以及隔离板Ⅱ42,隔离板Ⅰ41位于上壳体1上,隔离板Ⅰ41与延伸部11连接,且其高度高于延伸部11,隔离板Ⅰ41具体为“7字型”其一端与延伸部11连接,另一端与上壳体1侧壁垂直,一直延伸至滑槽31的边壁上。此处,隔离板Ⅰ41与上壳体1采用一体成型设置。

隔离板Ⅱ42位于下壳体2上,隔离板Ⅱ42均深入至滑槽31的边壁,隔离板Ⅱ42与下壳体2一体成型设置。

隔离板Ⅰ41与隔离板Ⅱ42平行设置,两者侧壁相抵,形成交错相抵,提高整体的隔离效果。

实施例2:

参照附图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隔离板Ⅰ41与隔离板Ⅱ42为上下相抵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