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旋转的条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352发布日期:2019-02-10 22:4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可以旋转的条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形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以旋转的条形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条形连接器是矩形连接器的一个分类,基本结构为条形,接触件排列为单排,并且具有条形插合面的连接器,条形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

但现有的条形连接器,在使用对接前,难以进行双向旋转使用,使得接头只能对接接口,从而导致不方便使用者使用,并且如今的条形连接器在携带出门进行安装的时候,容易使接头断裂,或是接口堵塞,从而导致不方便使用者携带出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解决在使用对接前,难以进行双向旋转使用,并且如今的条形连接器在携带出门进行安装的时候,容易使接头断裂,或是接口堵塞的技术问题,提供可以旋转的条形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可以旋转的条形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侧板,所述连接器本体后端相连有与其为一体的连块,且连块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两块侧板,所述连接器本体前端上侧开有至少十个接口,且连接器本体前端下侧开有第一凹口,所述连块后端下侧嵌接固定有至少十个接头,且连块后端上侧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第一凸条,所述连块左右两端开有两个转动口,且连块左右两端通过所述转动口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侧板右端开有移动槽,且侧板末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端活动连接有按块,且固定板后端上侧开有第二凹口,所述固定板后端下侧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第二凸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端开有至少十个凹槽,且所述凹槽水平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端。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口水平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前端上侧,且所述接头的分布与所述接口的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条与所述第二凸条的形状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二凹口的凹入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的凸出结构与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的凹入结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槽可使所述转轴与所述侧板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块可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器本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

1.该种可以旋转的条形连接器,在需要对接的时候,通过接口可以进行对接工作,而在需要用接头进行对接时,且接口水平均匀分布在连接器本体前端上侧,并且接头的分布与接口的相同,通过转轴使连接器本体进行一百八十度转动,之后利用移动槽,且移动槽可使转轴与侧板移动,使得转轴与侧板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器本体可以进行旋转而双向对接,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2.当转轴移动到移动槽的末端时,通过第一凹口,且第一凸条与第二凸条的形状大小相同,而且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的凹入结构相同,并且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的凸出结构与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的凹入结构相匹配,使得第二凸条插入第一凹口中,之后再按按块,因为按块可使固定板与连接器本体固定,所以能使固定板挡住接口,从而防止灰尘进入接口中,而当旋转连接器本体使接头靠近固定板时,可使第一凸条插入第二凹口中,再按按块进行固定固定板,使接头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方便使用者外出携带。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块后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板后端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连接器本体;2-第一凹口;3-接口;4-凹槽;5-侧板;6-连块;7-转动口;8-转轴;9-第一凸条;10-接头;11-移动槽;12-第二凹口;13-第二凸条;14-固定板;15-按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以旋转的条形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1和侧板5,所述连接器本体1后端相连有与其为一体的连块6,且连块6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两块侧板5,所述连接器本体1前端上侧开有至少十个接口3,且连接器本体1前端下侧开有第一凹口2,所述连块6后端下侧嵌接固定有至少十个接头10,且连块6后端上侧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第一凸条9,所述连块6左右两端开有两个转动口7,且连块6左右两端通过所述转动口7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8;所述侧板5右端开有移动槽11,且侧板5末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在需要对接接口3的时候,通过连接器本体1中的接口3可以进行对接工作,而在需要用连块6中的接头10进行对接时,且接口3水平均匀分布在连接器本体1前端上侧,并且接头10的分布与接口3的相同,通过转动口7中的转轴8使连接器本体1进行一百八十度转动,之后利用移动槽11,且移动槽11可使转轴8与侧板5移动,使得转轴8与侧板5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器本体1可以进行旋转而双向对接,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固定板14前端活动连接有按块15,且固定板14后端上侧开有第二凹口12,所述固定板14后端下侧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第二凸条13,当转轴8移动到移动槽11的末端时,通过第一凹口2,且第一凸条9与第二凸条13的形状大小相同,而且第一凹口2与第二凹口12的凹入结构相同,并且第一凸条9和第二凸条13的凸出结构与第一凹口2和第二凹口12的凹入结构相匹配,使得第二凸条13插入第一凹口12中,之后再按按块15,因为按块15可使固定板14与连接器本体1固定,所以能使固定板14挡住接口3,从而防止灰尘进入接口3中,而当旋转连接器本体1使接头10靠近固定板14时,可使第一凸条9插入第二凹口12中,再按按块15进行固定固定板14,使接头10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方便使用者外出携带。

根据上述进一步说明,所述转轴8与所述移动槽11活动连接。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连接器本体1上端开有至少十个凹槽4,且所述凹槽4水平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器本体1上端,利用连接器本体1上的凹槽4,可以在使用者用手拿住连接器本体1通过接头10或接口3进行对接的时候,起到防滑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1-连接器本体;2-第一凹口;3-接口;4-凹槽;5-侧板;6-连块;7-转动口;8-转轴;9-第一凸条;10-接头;11-移动槽;12-第二凹口;13-第二凸条;14-固定板;15-按块,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