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耐极寒功能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1475发布日期:2019-02-15 19:5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耐极寒功能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耐极寒功能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损耗小、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势,已成为电网信息通信骨干网的支柱技术。而作为光纤通信技术的载体,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得到广泛应用。

光缆必须能够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确保在严酷的环境下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以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为例,北极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可开发量约1000亿千瓦,约占全球陆上风能资源的20%。特别是环北冰洋的喀拉海、巴伦支海、白令海峡和格陵兰岛等是北极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是,北极的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6个月,最低温度可达到-70℃。在这种极寒的环境下,对光缆线路的建设和安全运行提出了艰巨挑战。传统的OPGW,其关于使用环境的要求,设计标准一般为-40℃,不能满足极寒环境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极寒功能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不能满足极寒地区的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耐极寒功能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包括缆芯和外层金属线,所述缆芯设置在外层金属线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缆芯包括金属绞线和两个光单元,所述两个光单元均包括不锈钢套管,所述不锈钢套管内分别装有ULL光纤和G652D光纤,且不锈钢套管均匀填充耐低温纤膏。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套管的直径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绞线具体为铝包钢线,该铝包钢线的直径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金属线布置至少一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金属线具体为铝包钢线,该铝包钢线的直径为3.2mm。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选用超低损耗(ULL)光纤和G652D光纤,减少了极寒地区通信中继站的建设,降低了运行、维护的困难和费用,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采用具有耐低温光纤填充膏,优化设计光纤余长和应力应变特性,成缆后光纤的附加衰减≤0.01dB/km,满足极寒条件-70℃工作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缆芯,2-外层金属线,3-金属绞线,4-不锈钢套管,5-ULL光纤,6-G652D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耐极寒功能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包括缆芯1和外层金属线2,所述缆芯1设置在外层金属线2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缆芯1包括金属绞线3和两个光单元,所述两个光单元均包括不锈钢套管4,所述不锈钢套管4内分别装有ULL光纤5和G652D光纤6,且不锈钢套管4均匀填充耐低温纤膏。该实施例中,两个光单元分别选用12根ULL光纤5和24根G652D光纤6,光纤外套设不锈钢套管4,同时不锈钢套管4内填充可以耐-70℃的纤膏,保证光单元ULL光纤1550nm窗口衰减≤0.173dB/km,G652D光纤1550nm窗口衰减≤0.190dB/km,光单元单管余长设计到2-3‰,绞后的余长保证5‰以上,光单元与金属绞线3采用层绞结构进行绞合,成缆后光缆的抗拉强度≥133kN。

具体的,该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套管4的直径为2.5mm。

具体的,所述金属绞线3具体为铝包钢线,该铝包钢线的直径为2.5mm。

具体的,所述外层金属线2布置至少一层,所述外层金属线2具体为铝包钢线,该铝包钢线的直径为3.2mm。

综上,本实用新型选用超低损耗(ULL)光纤和G652D光纤,减少了极寒地区通信中继站的建设,降低了运行、维护的困难和费用,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采用具有耐低温光纤填充膏,优化设计光纤余长和应力应变特性,成缆后光纤的附加衰减≤0.01dB/km,满足极寒条件-70℃工作需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