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盲插的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5049发布日期:2019-03-19 20:43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盲插的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尤其涉及一种可盲插的充电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插头的技术都是常见的分方向插入的单面梯形外形,区分正、反面,必须按方向定向插入且插头容易松动;由于结构是单面设计,只能按其形状定向插入;在使用过种中,必须先确认插入方向是否正确;当没看清插口时,盲插容易造成插头与母孔损坏,强行插入造成设备端现插头变形损坏,从而降低设备与插头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盲插的充电插头,方便该插头与数码产品的插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盲插的充电插头,包括壳体、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焊盘,所述壳体末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还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插口端关于所述定位板对称,所述定位板两个侧面间隔对称设有五组导电条,所述每组导电条为y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电条的顶端为中心点朝向所述定位板的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开口端为八边形结构,所述壳体末端与所述连接部末端通过若干个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部末端关于所述定位板对称的两个侧面均设有两个固定弹片,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弹片适配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凸起且所述凸起设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均设有塑胶,所述塑胶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板与所述连接部末端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插头的插口端关于定位板的对称设置,可以实现该插头不分正、反面,随意插入都可以导通,从而实现盲插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盲插的充电插头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盲插的充电插头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盲插的充电插头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盲插的充电插头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条与定位板的的剖面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壳体;2-连接部;3-定位板;4-导电条;5-卡扣;6-固定弹片;7-通孔;8-凸起;9-焊盘;10-塑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盲插的充电插头,包括壳体1、连接部2和设于所述连接部2上的焊盘9,所述壳体1为五金外壳,所述连接部2为绝缘塑胶,所述壳体1末端与所述连接部2连接,所述连接部2上设有定位板3,所述定位板3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插口端关于所述定位板3对称,所述定位板3两个侧面间隔对称设有五组导电条4,所述每组导电条4为y型结构且其末端均与所述焊盘9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插头的插口端关于定位板3的对称设置,可以实现该插头不分正、反面,随意插入都可以导通,从而实现盲插功能。

所述导电条4的顶端为中心点朝向所述定位板3的弧形结构,便于插头的插接及更好的导通效果。

所述壳体1开口端为八边形结构,所述壳体1末端与所述连接部末端2通过若干个卡扣5连接,方便快速组装。

所述连接部2末端关于所述定位板3对称的两个侧面均设有两个固定弹片6,所述固定弹片6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末端连接,所述固定弹片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上的所述通孔7且略高于所述壳体1表面,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弹片6适配的通孔7,便于插头与设备更稳定插接。

所述壳体1上设有两个凸起8且所述凸起8设于两个所述通孔7之间,所述凸起8进一步使该插头与设备的插接后更稳定。

所述壳体1内左右两侧均设有塑胶10,所述塑胶10与所述连接部2一体成型,更进一步使该插头与设备的插接后更稳定且便于支撑所述壳体1,使所述壳体1受挤压后不易变形。

所述定位板3与所述连接部末端2一体成型,简洁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