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芯室内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338发布日期:2019-01-04 22:5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芯室内光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芯室内光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光伏光缆都是多电芯,而现有的光伏光缆多数仅通过绝缘护套来进行干扰屏蔽,但是这种绝缘层的屏蔽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光缆内芯之间也会发生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从而导致信号传输质量差。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市场上有将电芯外设置屏蔽层、绝缘护套等多层结构的产品。但是设置的层结构越多,光缆整体结构的紧密性会降低,会增加光缆的截面积,即光缆直径相对变粗,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芯室内光缆,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电芯外侧设置的具有插合装置的内护套,提高了光缆整体结构的紧密性,并缩小了光缆的截面积,即光缆直径相对变细,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芯室内光缆,包括外包层和外护套,所述外包层内设置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设置有电芯和位于电芯外侧的填充料,所述电芯外侧包覆内屏蔽层,内屏蔽层外侧包覆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轴向表面上间隔设置有插合装置,所述插合装置的长度等于内护套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芯的外侧设置内屏蔽层,内屏蔽层的作用是避免光缆内部电芯之间相互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缆信号传输质量。内屏蔽层外侧设置内护套,一方面具有防水、耐压、抗酸、抗碱、抗真菌、耐湿热环境及线缆柔软性能好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内护套轴向表面设置的插合装置,达到紧密包覆的效果,减小了光缆的截面积,使包覆的各层展开面积缩小,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插合装置包括插槽和与插槽相匹配的插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条嵌入插槽中,提高缆芯包覆的紧密性,并缩小光缆截面积。

所述插条的侧面设置密封凸起,所述插槽的对应位置设置与所述密封凸起相匹配的密封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条嵌入相应插槽中的同时,将密封凸起与密封凹槽相互匹配插装,在缩小光缆截面积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缆芯包覆的紧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外包层外设置外绝缘层,外绝缘层外设置外屏蔽层,外屏蔽层外设置防水层,防水层外设置外护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包层外设置外绝缘层,提高了光缆的绝缘性能。外绝缘层外设置外屏蔽层,外屏蔽层的作用是避免光缆中信号收到外界信号的干扰,保证了光缆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外屏蔽层外侧设有防水层,防水层的作用是提高光缆的防水性能。防水层外侧设置防护套,进一步增加光缆的抗压及防火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外屏蔽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铠装层。

作为优选,所述铠装层由镀锌钢丝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铠装层由镀锌钢丝编织而成,既能增加光缆整体的抗拉强度,又不影响光缆的弯曲性能,增加光缆整体的抗拉强度;此外,铠装层设置在防水层及外护套的内侧,对防水层与外护套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因温度等外界因素影响,导致防水层与外护套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无卤聚乙烯层、陶瓷化硅橡胶层和高阻燃低无卤聚乙烯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护套设置为多层阻燃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光缆的阻燃性能,而且这种无卤材料制成的护套在燃烧时也不会放出有毒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电芯与所述内屏蔽层之间设置内绝缘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了电芯和内屏蔽层之间的绝缘性能,避免造成电芯受到干扰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外屏蔽层和内屏蔽层的设置,提高了光缆对外界信号的抗干扰性能;电芯外侧设置的带插槽及插条的内护套,一方面具有防水、耐压、抗酸、抗碱、抗真菌、耐湿热环境及线缆柔软性能好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插合装置提高了光缆整体结构的紧密性,缩小了光缆的截面积,即光缆直径相对变细,使外包层及外包层外侧包覆的各个保护层的展开面积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电芯;2、内绝缘层;3、内屏蔽层;4、内护套;41、插条;42、插槽;43、密封凸起;44、密封凹槽;5、外包层;6、外绝缘层;7、外屏蔽层;8、铠装层;9、外护套;91、无卤聚乙烯层;92、陶瓷化硅橡胶层;93、高阻燃低无卤聚乙烯层;10、填充腔;11、填充料;12、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多芯室内光缆,如图1所示,外包层5内设置有填充腔10,填充腔10内设置有电芯1,电芯1外侧包覆乙丙橡胶材料的内绝缘层2,内绝缘层2外侧包覆由镀锡铜丝绞合缠绕而成的内屏蔽层3,内屏蔽层3外侧包覆硅胶材料的内护套4,电芯1与外包层5之间填充有芳纶纱的填充料11。其中,填充料11是填充在电芯1的内护套4外侧与外包层5之间的填充腔10内。外包层5外包覆乙丙橡胶材料的外绝缘层6,外绝缘层6外包覆由镀锡铜丝绞合缠绕而成的外屏蔽层7,外屏蔽层7外设置由镀锌钢丝编织而成的铠装层8,铠装层8外包覆防水层12,防水层12外包覆外护套9。其中,外护套9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无卤聚乙烯层91、陶瓷化硅橡胶层92和高阻燃低无卤聚乙烯层93。

如图2所示,内护套4的轴向表面上间隔设置有插合装置,插合装置包括插槽42和与插槽42相匹配的插条41。插槽42和插条41的长度均等于内护套4的长度。插条41和插槽42随内护套4的轴向表面延伸设置。插条41的截面可为正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等形状,只要实现其插件结构的紧密作用即可。

如图3所示,插条41的侧面设置密封凸起43,插槽42的对应位置设置与密封凸起43相匹配的密封凹槽44。密封凸起43设置在插条4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其中,插槽42和插条41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优选三个,方便相邻电芯外侧内护套之间的插装紧密,匹配后每相邻三个电芯之间形成正三角形,结构稳定性高;并且通过相互嵌入的方式,缩小了光缆的截面积,即光缆整体结构的直径相对变细,节省了内护套外层的其他各包覆层的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制作本实用新型的多芯光缆时,将电芯外侧依次包覆内绝缘层、内屏蔽层及内护套,由于内护套上的插槽与插条是间隔分布,多个电芯之间通过相匹配的插槽与插条紧固在一起,缩小了整体缆芯的截面积;在填充腔内填充好芳纶纱并包覆外包层,在外包层外依次包覆外绝缘层、外屏蔽层、铠装层、防水层及外护套,即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多芯室内光缆。

本实用新型的光缆是多芯光缆,不局限于图中显示的三个电芯,电芯的数量根据具体情况与要求确定,重点是电芯外侧的层及层结构。电芯外侧设置的带插槽及插条的内护套,一方面具有防水、耐压、抗酸、抗碱、抗真菌、耐湿热环境及线缆柔软性能好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将内护套轴向表面设置的插条嵌入到对应的插槽中,提高了光缆缆芯整体结构的紧密性,并缩小了光缆的截面积,即光缆直径相对变细,使外包层及外包层外侧包覆的各个保护层的展开面积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绿色环保。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