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1684发布日期:2018-12-14 22:5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各隔离开关生产制造企业普遍采用闭锁外引结构,即将闭锁装置通过一定的传动结构使其与基座本身分离。通常情况下,通过万向节使主刀闭锁结构与主刀旋转轴连接,地刀闭锁结构与地刀传动轴连接,主刀闭锁结构与地刀闭锁结构通过月牙板结构实现主刀合闸操作时,由于闭锁板的转动使地刀传动轴无法操作,反之亦然。从而实现主刀与地刀的机械闭锁。

现有技术下,由于隔离开关为V型双柱水平旋转结构的限制,主地刀闭锁结构为外引式结构,通过复杂的传动系统以及加工难度较大的闭锁月牙板实现主地刀闭锁。现有的闭锁装置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主地刀闭锁不可靠,无法起到防止误操作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通过对隔离开关的主地刀闭锁结构的改进,改变主地刀闭锁的相对位置,采用单一零件解决主地刀的相互闭锁问题。即闭锁装置安装于隔离开关基座上,闭锁装置与主刀旋转轴同步转动,实现在分闸或合闸时,通过机械限位板使地刀无法操作,实现主刀操作地刀无法操作。借用地刀动触杆本身零件,与闭锁板干涉,实现地刀操作主刀无法操作。由于采用单一的零部件,零部件加工简单,不存在零件间的相互配合,安装方便,可靠度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底座、主刀动触杆、固定轴台、绝缘支柱子、主刀安装座、地刀动触杆和闭锁结构;所述的底座为梯形凸台结构,凸台结构的两个斜边侧分别一体连接固定轴台;

所述的固定轴台和主刀安装座中心轴连接;

所述的主刀安装座下端面远离中心位置,还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分别固定连接有闭锁板;所述的主刀安装座下端面还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扳,主刀安装座的两个连扳,通过万向轴转动连接;

所述的主刀安装座上端面通过螺栓中心固定连接在绝缘支柱子下端面,两个绝缘支柱子形成V状结构;

所述的绝缘支柱子上端面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刀动触杆;

所述的主刀动触杆与绝缘支柱子的连接端,与主刀动触杆垂直方向,通过螺栓与螺母分别固定连接有地刀静触头;

所述的地刀动触杆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底座侧面,地刀动触杆的水平投影方向与绝缘支柱子的水平投影方向一致。

所述的闭锁板包括第一闭锁板和第二闭锁板;所述的第一闭锁板上一体连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闭锁板上一体连接有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的第三限位板与主刀安装座下端面平行,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呈现向绝缘支柱子一侧上翘结构;所述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互平行,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相互垂直;所述的第三限位板垂于底座安装座转动方向上的中心线,通过主刀安装座的中心点。

所述的第一闭锁板由90度弧状板与第一限位板一体连接组成;所述的第二闭锁板由90度弧状板与第二限位板及第三限位板一体连接组成;所述的第一限位板连接在90度弧状板一端,垂直于90度弧状板两端连线,朝向90度弧状板圆弧一侧;所述的第二限位板连接在90度弧状板一端,平行于90度弧状板两端连线,远离90度弧状板方向;所述的第二限位板连接在90度弧状板中心位置,远离90弧状板方向。

所述的主刀动触杆包括第一主刀动触杆和第二主刀动触杆;所述的第一主刀动触杆远离绝缘支柱子的端部连接有地刀静触头,第二主刀动触杆远离绝缘支柱子的端部连接有与地刀静触头相楔和的刀夹座。

所述的转轴分别穿过设置在底座侧面的两个转轴安装板,转轴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转轴的端部与底座之间通过万向轴连接;所述的转轴和万向节通过带有U形卡的铰接结构连接,万向节和底座通过凸轮结构连接;所述的U形卡卡接在转轴上。

所述的地刀动触头为U形结构,地刀动触杆远离转轴一端设置有与地刀静触头相配合的U形槽。

所述的地刀动触杆可转动的角度为65度。

所述的固定轴台和其所在的底座侧面之间设置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闭锁结构的改进,采用新的结构的闭锁板,并将闭锁板直接安装在隔离开关的底座上,闭锁板与主刀旋转轴同步转动,实现在分闸或合闸时,通过机械限位板使地刀无法操作,实现主刀操作地刀无法操作。借用地刀动触杆本身零件,与闭锁板干涉,实现地刀操作主刀无法操作。与当前技术下的通过外引万向轴连接月牙板结构,通过月牙板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实现对主刀合闸,地刀无法合闸;地刀合闸,主刀无法合闸的目的。与本实用新型相比,其牵扯的零部件较多,而且在实际过程中,常常出现月牙板之间的滑脱,出现主地刀同时合闸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仅仅采用单一的零部件,零部件加工简单,不存在零件间的相互配合,安装方便,其操作的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闭锁板固定在主刀安装座上,安装座上固定连板,连板之间通过万向轴连接,实现了闭锁板之间的联动,实现两个主刀动触杆同时转动,使主刀动触杆上的主刀静触头和刀夹座的主动脱离或楔合;防止了主刀动触杆之间不联动,相互之间的被动脱离或楔合,保护了主刀静触头和刀夹座,使其使用寿命增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限位板,实现了主刀合闸时,闭锁板上的第三限位板对地刀动触杆的有效限位;在地刀合闸时,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形成对主刀动触杆的有效限位;限位板的使用,增强了闭锁板对主刀动触杆和地刀动触杆的限位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相隔离开关主刀分闸主视图

图2为单相隔离开关主刀分闸俯视图

图3为单相隔离开关底座主刀分闸主视图

图4为单相隔离开关底座主刀分闸仰视图

图5为单相隔离开关主刀合闸示意图

图6为单相隔离开关第一闭锁板示意图

图7为单相隔离开关第二闭锁板示意图

图8为带U形卡的铰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轴台,3-主刀安装座,4-绝缘支柱子,5-地刀动触杆,51-地刀动触头,6-地刀静触头,71-第一主刀动触杆,711-主刀静触头,72-第二主刀动触杆,721-主刀刀夹座,8-转轴安装板,91-第一闭锁板,911-第一限位板,92-第二闭锁板,921-第二限位板,922-第三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单相隔离开关由底座1呈梯形凸台结构,在凸台结构的斜边侧分别一体连接固定轴台2;固定轴台2上端面分别中心轴连接在主刀安装座3的下端面;主刀安装座3下端面远离中心位置,还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分别固定连接有闭锁板9和连扳;主刀安装座3下端面的两个连板通过万向轴将两个主刀安装座3转动连接;主刀安装座3上端面通过螺栓中心固定连接在绝缘支柱子4下端面,两个绝缘支柱子4形成V状结构;绝缘支柱子4上端面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刀动触杆7;主刀动触杆7与绝缘支柱子4的连接端,与主刀动触杆7垂直方向,通过螺栓与螺母分别固定连接有地刀静触头6;地刀动触杆5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底座1侧面,地刀动触杆的水平投影方向与绝缘支柱子的水平投影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主刀动触杆7包括第一主刀动触杆71和第二主刀动触杆72;所述的第一主刀动触杆端部连接有动刀静触头711,第二主刀动触杆端部连接有与动刀静触头711相楔和的刀夹座721。

如图3和图4所示,左侧主刀安装座下端面安装第一闭锁板91,第一闭锁板91上一体连接第一限位板911,第二闭锁板92上一体连接第二限位板921和第三限位板922;如图2和图3所示,主刀动触杆分闸,地刀动触杆合闸时,地刀动触头51将与地刀接触头6搭接;此时,如图4所示,地刀动触杆将分别阻挡第一限位板911和第二限位板921,使第一闭锁板91和第二闭锁板92无法联动,从而使主刀安装座3及主刀动触杆7无法转动,进而主刀动触杆7无法合闸;从而实现地刀动触杆5合闸时,主刀动触杆7无法合闸;

当地刀动触杆5处于分闸状态时,地刀动触杆5将不会阻挡第一限位板911和第二限位板921,如图2所示,此时转动主刀动触杆7合闸,第二主刀动触杆72逆时针转动90度,带动第二闭锁板92逆时针转动90度,进而带动第一闭锁板91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使第一主刀动触杆71顺时针转动90度;从而如图2和图5所示,使第一主刀动触杆71和第二主刀动触杆72通过主刀动触头711和主刀刀夹座721相互配合连接,从而实现主刀合闸;如图3所示主刀动触杆7合闸时,第三限位板922也同步逆时针旋转90度,将形成对第二闭锁板921一侧的地刀动触杆5合闸时的阻挡,地刀动触杆5无法合闸;从而使主刀动触杆7合闸时,地刀动触杆5无法合闸。

如图6所示第一闭锁板由90度弧状板与第一限位板911一体连接组成;第一限位板911连接在90度弧状板一端,垂直于90度弧状板两端连线,朝向90度弧状板圆弧一侧。

如图7所示,第二闭锁板92由90度弧状板与第二限位板921及第三限位板922一体连接组成;第二限位板921连接在90度弧状板一端,平行于90度弧状板两端连线,远离90度弧状板方向;第三限位板922连接在90度弧状板中心位置,远离90度弧状板方向。

在本使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本使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在主刀安装座侧面分别一体连接一个凸缘,三个单相隔离开关的同一侧凸缘通过连杆活动连接,使三个单相的闭锁板同步操作,及一个单相隔离开关主刀合闸时,三个单相隔离开关同时主刀合闸;同样,一个单相隔离开关地刀合闸时,三个单相隔离开关同时地刀合闸。

同时,在转轴的端部与底座之间通过万向轴连接;如图8所示,转轴和万向节通过带有U形卡的铰接结构连接,万向节和底座通过凸轮结构连接;所述的U形卡卡接在转轴上。当单相隔离开关的转轴转动带动三个隔离开关的转动时,不仅仅依靠转轴的扭矩进行转动,同时还存在万向轴的传动作用,更加增强了三个隔离开关地刀和主刀,合闸和分闸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