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扫码装置的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0246发布日期:2019-01-22 22:4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锂电池扫码装置的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扫码装置的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生产出来后,需要使用电池分选机构检测锂电池的开路电压、内阻和容量等电性能参数。在分选时,往往需要电池分选机检测得到的电性能参数要电池在前端工序中所得到的一些其他的性能参数和生产信息进行结合,以便进行更精确的分选。锂电池外表面往往喷有条码,通过扫描条码读取条码中蕴含的电性能参数和生产信息。但是,锂电池移动到扫描装置时,锂电池上的条码不一定朝向扫码器,对扫码操作产生极大影响。

申请号为201621337997.0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扫码装置,包括锂电池放置区,所述锂电池放置区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放置锂电池,但是该限位槽只能适用于单一型号的锂电池,极大限制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此外,该申请文件中为了驱动锂电池旋转,设置了挤压结构和吸电磁驱动锂电池旋转,结构繁琐。此外,为了便于挤压结构起到挤压作用,锂电池竖直放置,易使得锂电池偏位或掉落。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产品平稳旋转以便于稳定扫码的锂电池扫码装置的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锂电池扫码装置的旋转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柱状滚轮,所述相邻柱状滚轮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锂电池的V形槽,所述柱状滚轮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柱状滚轮通过转轴连接于支架,所述柱状滚轮一端设置有用于带动柱状滚轮转动的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与柱状滚轮一端接触。

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动皮带之间设置有多个对传动皮带导向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间隔错位排列。

进一步的是:所述柱状滚轮表面套有防滑橡胶圈。

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动皮带为橡胶圆带。

进一步的是:所述柱状滚轮与传动皮带接触的一端设置有与传动皮带配合的凸起块。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起块设置有防滑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动皮带通过摩擦力带动柱状滚轮旋转,带动锂电池旋转,保证产品平稳旋转以便于稳定扫码;导向轮对传动皮带导向,保证传动皮带按导向轮的轨迹平稳运行,增大柱状滚轮与传送皮带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设置防滑橡胶圈增大锂电池与柱状滚轮之间的摩擦力;设置凸起块,增大柱状滚轮与传送皮带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凸起块设置有防滑螺纹,增大柱状滚轮与传送皮带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锂电池扫码装置的旋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基板1、支架2、柱状滚轮3、传动皮带4、导向轮5、转轴6、凸起块7、防护罩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锂电池扫码装置的旋转机构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螺柱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柱状滚轮3,所述相邻柱状滚轮3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锂电池的V形槽,所述柱状滚轮3两端设置有转轴6,所述柱状滚轮3通过转轴6连接于支架2,所述柱状滚轮3一端设置有用于带动柱状滚轮3转动的传动皮带4,所述传动皮带4与柱状滚轮3一端接触。

使用时,驱动电机驱动皮带轮转动,带动传送皮带4转动,传送皮带4与柱状滚轮3接触,通过摩擦力带动柱状滚轮3转动,从而带动锂电池转动,保证产品平稳旋转以便于稳定扫码。相邻柱状滚轮3之间形成V形槽,便于放置多种型号锂电池。

如图1所示,所述传动皮带4之间设置有多个对传动皮带4导向的导向轮5,所述导向轮5间隔错位排列。传动皮带4的皮带轮和导向轮5通过支撑板固定。传动皮带4依次沿着导向轮5运动,保证传动皮带4按导向轮5设定的轨迹平稳运行。所述柱状滚轮3位于相邻两导向轮5之间,增大柱状滚轮3与传送皮带4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如图1所示,所述柱状滚轮3表面套有防滑橡胶圈。防滑橡胶圈增大锂电池与柱状滚轮3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锂电池与柱状滚轮3之间因摩擦力小而产生打滑现象。

如图1所示,所述传动皮带4为橡胶圆带。橡胶圆带传动靠圆带与轮槽压紧产生摩擦力,有很好的弹性,在运行过程中缓解冲击振动,运动平稳,噪音低,载荷过大时皮带打滑,起到保护机械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柱状滚轮3与传动皮带4接触的一端一体制模成型有与传动皮带4配合的凸起块7。凸起块7挤压传动皮带4,增大柱状滚轮3与传送皮带4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如图1所示,所述凸起块7机械加工有与传动皮带4配合的防滑螺纹,增大柱状滚轮3与传动皮带4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传送皮带4带动柱状滚轮3转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