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野外的避雷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9929发布日期:2019-04-02 23:4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野外的避雷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雷避雷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野外的避雷针装置。



背景技术: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据统计,在1999~2014年之间,内蒙古地区雷击总死亡人数为156人,雷击受伤人数为79人,由此可见,雷雨天气在野外活动或施工作业时,安装避雷设置尤为重要。现有的避雷针多为固定安装,难以根据作业地点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野外的避雷针装置,该避雷针及支架高度可调,方便移动。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野外的避雷针装置,包括:避雷针、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避雷针包括:第一避雷针本体、第二避雷针本体和第三避雷针本体;

所述第一避雷针本体的底端通过一第一连接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避雷针本体的底端通过一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避雷针本体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三避雷针本体的底端通过一第三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避雷针本体的顶端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2个第一支架a和2个第一支架b,所述2个第一支架b以第一连接装置为中心对称固装在第一安装座上,每个所述第一支架b的顶端铰接有一所述第一支架a,每一个所述第一支架a的顶端固装有一固定半环,2个所述固定半环对称设置并可拆卸地围成一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避雷针本体外的圆环;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底座、第二安装座、主支撑杆和多个辅助支撑杆;

所述主支撑杆为一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的底端固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底端安装有4个万向轮,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同轴套装有一安装环,所述辅助支撑杆为一电动活塞杆,4个所述辅助支撑杆的顶端沿所述安装环的圆周方向等距连接在该安装环上,每一所述辅助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一支座连接;

在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装有一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通过螺栓固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均为圆柱体且直径相同,一卡箍同轴套设于第二安装座和第一安装座外,所述卡箍上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一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沿圆周方向的边缘嵌入所述凹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活塞杆上部的侧壁上固装有一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安装有一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安装环的内壁固装,以使所述安装环在所述活塞杆上能沿所述活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辅助支撑杆与所述安装环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辅助支撑杆的底端与相应支座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支杆,所述支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辅助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缸体上,用于支撑所述辅助支撑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的底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端固装,所述公接头的顶端形成一圆台,在所述圆台的侧面沿圆台的轴心对称固装有2个第二滑块;所述母接头的顶端用于与所述避雷针固装,所述母接头的底端开有一与所述圆台形状相适的沉孔,在所述沉孔的侧壁上设有2个各沿沉孔轴向设置的导向槽,2个所述导向槽的位置分别与2个所述第二滑块相对;在2个导向槽之间的沉孔侧壁上各形成一沿沉孔轴向设置的止推槽,2个所述止推槽沿沉孔轴心对称设置;

在所述沉孔的侧壁上开有2个沿圆周方向且形状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适的第二滑槽,2 个所述第二滑槽沿沉孔轴心对称设置且一端与一个所述导向槽连通,另一端与一个所述止推槽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第二滑槽的圆心角均为45~6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母接头的沉孔内固装有一金属芯,所述公接头在与所述金属芯相对的位置设有与该金属芯相匹配的导电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和第三连接装置均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圆管和2 个定位销,所述圆管两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避雷针本体的顶端、第二避雷针本体的两端和第三避雷针本体的底端均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避雷针本体、第二避雷针本体、第三避雷针本体和圆管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圆孔,所述第一避雷针本体、第二避雷针本体和第三避雷针本体通过所述圆管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所述定位销通过所述圆孔贯穿所述圆管和相应的第一避雷针本体、第二避雷针本体或第三避雷针本体并紧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2个所述固定半环中,一个所述固定半环的两端各安装有一固定扣,另一个所述固定半环设有与所述固定扣相匹配的扣孔,所述固定扣嵌入所述扣孔中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避雷针可拆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避雷针本体、第二避雷针本体和第三避雷针本体,可根据需要的高度选择安装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

2、第一避雷针本体与第一安装座的连接装置为一对可快速对接并固定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免除了传统的安装方式需要螺钉固定的繁琐;

3、避雷针支架的底端设有万向轮,可根据作业地点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避雷针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避雷针的实施例3的第一连接装置的公接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避雷针的实施例3的第一连接装置的母接头的示意图。

其中,101:第三避雷针本体,102:第三连接装置,103:第二避雷针本体,104:固定半环,105:第二连接装置,106:第一支架a,107:第一避雷针本体,108:第一支架b,2:第一连接装置,2a:公接头,2b:母接头,201:圆台,202:第二滑块,203:指向标志,204:止推槽,205:金属芯,206:第二滑槽,207:导向槽,3:第二安装座, 4:活塞杆,5:风向标,6:安装环,7:辅助支撑杆,701:支座,702:螺栓孔,703:支杆,8:液压杆本体,9:底座,901:万向轮,10:第一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野外的避雷针装置,包括:避雷针、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其中,避雷针包括:第一避雷针本体107、第二避雷针本体103和第三避雷针本体 101。第一避雷针本体107的底端通过一第一连接装置2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0上,第二避雷针本体103的底端通过一第二连接装置105与第一避雷针本体107的顶端连接,第三避雷针本体101的底端通过一第三连接装置102与第二避雷针本体103的顶端连接。

第一支架包括:2个第一支架a106和2个第一支架b108。2个第一支架b108以第一连接装置2为中心对称固装在第一安装座10上,每个第一支架b108的顶端铰接有一第一支架a106,每一个第一支架a106的顶端固装有一固定半环104,2个固定半环104对称设置并可拆卸地围成一同轴套设在第二避雷针本体103外的圆环,其中,2个固定半环 104中,一个固定半环104的两端各安装有一固定扣,另一个固定半环104设有与固定扣相匹配的扣孔,固定扣能嵌入扣孔中并固定。2个固定半环104可在风力较大时辅助支撑避雷针,防止其摇晃。

第二支架包括:底座9、第二安装座3、主支撑杆和多个辅助支撑杆7。主支撑杆为一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的底端固装在底座9上,底座9的底端安装有4个万向轮901,万向轮901放置在基底(如地面)上,每个万向轮901上均安装有锁紧装置。在液压缸的活塞杆4上同轴套装有一安装环6,辅助支撑杆7为一电动活塞杆,4个辅助支撑杆7 的顶端沿安装环6的圆周方向等距连接在该安装环6上,每一辅助支撑杆7的底端分别与一支座701连接;活塞杆4上还安装有一风向标5,便于在野外作业时判断风向。

在活塞杆4的顶端固装有一第二安装座3,第一安装座10的底端安装在第二安装座 3的顶端,二者通过4个贯穿第二安装座3和第一安装座10的螺栓固装。

实施例2

为便于单独使用避雷针及第一支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二安装座3与第一安装座10均为圆柱体且直径相同,一卡箍同轴套设于第二安装座3和第一安装座10外,卡箍上与第二安装座3与第一安装座10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一凹槽,第二安装座3与第一安装座10沿圆周方向的边缘嵌入凹槽内。借助卡箍连接第二安装座3与第一安装座10 更加简单快速,免去了需要拆卸多个螺栓的麻烦。

为实现第二支架高度的可调,在活塞杆4上部的侧壁上固装有一第一滑槽,在第一滑槽内安装有一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固装有能固定其位置的锁紧装置,第一滑块与安装环6的内壁固装,以使安装环6能沿活塞杆4的长度方向滑动。辅助支撑杆7与安装环6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辅助支撑杆7的底端与相应支座70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另外,还包括一支杆703,支杆703一端铰接在辅助支撑杆7上,另一端铰接在缸体上,用于支撑辅助支撑杆7。支杆703的设置使支架整更抗风更适应野外环境;安装环6 可在活塞杆4上滑动,以找到最佳支撑点使支架重心更稳固;辅助支撑杆7可围绕其与安装环6铰接的轴转动,以便于将辅助支撑杆7打开或收回至底座9上,使避雷针支架更便于移动和运输。

为便于三部分避雷针本体的安装和拆卸,第二连接装置105和第三连接装置102均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圆管和2个定位销,圆管两端设有内螺纹,第一避雷针本体107的顶端、第二避雷针本体103的两端和第三避雷针本体101的底端均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第一避雷针本体107、第二避雷针本体103、第三避雷针本体101和圆管上分别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圆孔,第一避雷针本体107、第二避雷针本体103和第三避雷针本体101通过圆管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定位销通过圆孔贯穿圆管和相应的第一避雷针本体 107、第二避雷针本体103或第三避雷针本体101并紧固。

实施例3

如图2和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方便避雷针与第一安装座的拆卸,第一连接装置2包括公接头2a和母接头2b,公接头2a的底端用于与安装座的顶端固装,公接头2a的顶端形成一圆台201,在圆台201的侧面沿圆台201的轴心对称固装有2个第二滑块202;母接头2b的顶端用于与避雷针固装,母接头2b的底端开有一与圆台201 形状相适的沉孔,在沉孔的侧壁上设有2个各沿沉孔轴向设置的导向槽207,2个导向槽 207的位置分别与2个第二滑块202相对;在2个导向槽207之间的沉孔侧壁上各形成一沿沉孔轴向设置的止推槽204,2个止推槽204沿沉孔轴心对称设置。

在沉孔的侧壁上开有2个沿圆周方向且形状与第二滑块202相适的第二滑槽206,2 个滑槽206沿沉孔轴心对称设置且一端与一个导向槽207连通,另一端与一个止推槽204 连通。每一第二滑槽206的圆心角均为45~60°。母接头2b的沉孔内固装有一金属芯205,公接头2a在与金属芯205相对的位置设有与该金属芯205相匹配的导电槽,以利于雷电的向下传导。

在安装时先将2个第二滑块202分别从对应的导向槽207滑入第二滑槽206中,旋转母接头2b直至2个第二滑块202分别嵌入对应的止推槽204,完成公接头2a和母接头2b的对接。利用本连接装置可实现避雷针的快速安装,免除了传统安装方式的繁琐。

本实用新型的避雷针及支架的使用方法:

1、单独使用避雷针及第一支架

1)将第一避雷针本体、第二避雷针本体和第三避雷针本体由下自上依次通过第二连接装置和第三连接装置连接成一体,使用第二或第三连接装置时,先将两个需要对接的避雷针本体分别从圆管的两端旋入,然后将定位销插入圆孔内并固定;

2)将公接头的圆台插入母接头内的沉孔中并旋紧;

3)将两个固定半环对接并将相应的固定扣扣入扣孔;

4)将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需要安装的基体上。

若上述避雷针过高,可将第二避雷针本体取下,将第一避雷针本体与第三避雷针本体连接。

2、一起使用避雷针、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

1)将避雷针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将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用卡箍连接;

2)将避雷针及支架推到需要的地方,调整活塞杆至需要的高度并定位,根据避雷针支架的高度调整安装环的位置并固定,展开辅助支撑杆,调整其长度使辅助支撑杆的支座支撑到基体上,使用螺栓将支座固定在基体上;

3)使用完毕后将辅助支撑杆收回,将活塞杆和辅助支撑杆的长度调至最小,使支座的高度位于底座之上,以免触碰地面影响底座的移动,此时可将避雷针支架整体移开。

本实用新型的避雷针及支架便于连接和拆卸,方便移动和携带且高度可调,不仅适用于野外作业,还可应用于大型文体活动、抗灾救灾等应急的雷电防护。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