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115发布日期:2019-01-04 22:54阅读:10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充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磁机,该充磁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快速更换充磁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充磁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一定规格形状的永磁体制成,通过将待充磁的物体与永磁体接触,永磁体的磁场会将该物体磁化,但由于永磁体携带不便,易对一些电子产品产生损害,常常需放置在特殊环境下,而且永磁铁的磁场强度有限,因此这种充磁装置在使用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种是在铁芯上缠绕导电线圈,先将电容器充以直流高压电压,然后通过对电阻极小的线圈通电,在线圈内会产生一个磁场,将置于磁场中的物体磁化,但这种充磁机往往体积巨大,无法满足便于携带的要求,而且大型充磁机在工作时产生的脉冲电流极高,对电容器的要求也非常苛刻,成本较高,不适合完成一些简单的充磁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磁机,与现有产品相比,便于携带,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充磁线圈进行快速替换,成本低廉,维护、检修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充磁机,包括主体电路部分和外接充磁结圈部分,其中:

主体电路部分:用于提供直流电压;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插头AC、按钮开关、熔断器、变压器和输出插口;所述主体电路部分采用树脂外壳封装;

外接充磁线圈部分:包括外接输入插头DC和与之相连接的电磁铁;所述主体电路部分的输出插口通过所述外接输入插头DC与电磁铁相连接,并将直流电压提供给电磁铁,实现充磁功能。

所述主体电路部分和外接充磁线圈部分为分体设计,电磁铁规格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换。

所述树脂外壳包括盖板和上部开口的壳体,盖板与壳体通过螺丝连接后,形成密封的封闭体;所述树脂外壳的侧面上开有两排直径10mm的圆孔作为散热孔。

所述主体电路部分的封装中:所述熔断器和变压器采用双面贴粘接在壳体内底面上,以保持元件与壳体间粘接牢固,并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树脂外壳的侧面上开设两个圆孔,分别用于穿过电源线(与输入插头AC相连的线)及安装输出插口;盖板上开设圆孔,用于安装按钮开关。

所述主体电路部分的输入插头AC采用三脚插头,输出插口采用两芯插座;所述外界充磁线圈部分的输入插头DC采用与主体电路部分输出插口相配套的防水两芯插头。

所述主体电路部分的各元件之间及外接充磁线圈部分的输入插头DC与电磁铁之间均采用两芯电源线连接。

所述两芯电源线的线芯为直径1.5mm的紫铜绞线。

所述电磁铁为额定电压12V-24V范围中的任意规格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如下:

在绝缘树脂外壳内,输入端插头、变压器、熔断器、按钮开关和输出端插口组成串联电路,外接线圈由插头和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组成。当充磁机主体的输入插头接入日常220V生活用电时,变压器会将220V的交流电转化为12V/24V(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的直流电,按下按钮开关,从输出端插口即可输出12V/24V的直流电压,将充磁线圈的插头插入,即使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电路中的熔断器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当输入变压器的电流超过3A时,自动断开电路,保护其他元件。外接充磁线圈可根据需求任意选择不同功率的电磁铁,只需拔下插头即可更换充磁线圈,非常方便快捷。充磁机主体部分尺寸仅为260mm×180mm×90mm,总质量不足1.5kg,便于随身携带。外接充磁线圈磁场稳定,可随时更换,主体部分电路置于绝缘的树脂外壳内部,安全性强,且电路简单,拆开外壳即可进行维护和检修,无需复杂的说明。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主体电路部分与充磁线圈采用分离式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在主体部分接入不同规格的充磁线圈,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充磁作业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主体电路部分利用变压器将220V生活用电转换为12/24V的直流电输出给充磁线圈,无需为充磁机独立配置电源;主体电路设计简单,便于检查和维护;主体电路部分外罩树脂外壳,安全性强。

3、本实用新型整体尺寸较小,主体部分总质量不足1.5kg,便于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磁机的主体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磁机的主体电路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磁机的外接充磁线圈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磁机的主体电路封装后外形图(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磁机的主体电路封装后外形图(后视图)。

其中:1-输入插头AC;2-熔断器;3-变压器;4-按钮开关;5-输出插口;6-输入插头DC;7-电磁铁;8-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单一回路的串联电路封装结构,驱动电路原理如图1。主体电路部分及外接充磁线圈部分结构如图2-3,主体电路部分结构包括输入插头AC1、按钮开关4、熔断器2、变压器3和输出插口5;外接充磁线圈部分结构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输入插头DC6和电磁铁7;所述主体电路部分通过粘接固定在树脂外壳内,电路各元件之间通过两芯电源线完成电连接;所述树脂外壳由盖板与壳体通过螺丝封闭,形成密封的封装体,主体电路部分封装与所述封装体内。

所述主体电路部分输入插头AC采用三脚插头、输出插口采用带自锁盖的两芯插座。

所述外界充磁线圈部分的输入插头DC采用与主体输出端的输出插口配套的防水两芯插头,输入插头DC与电磁铁之间通过两芯电源线完成电连接,导线外缠绕电工胶布。

所述树脂外壳和熔断器、变压器的粘接采用3M无痕泡沫双面贴完成,以保持元件与壳体间粘接牢固,并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所述两芯电源线的线芯为直径1.5mm的紫铜绞线。

封装流程如下:先将树脂外壳左右两侧切割两个圆孔,用于穿过电源线及安装输出插口;然后在盖板上切割一个圆孔用于安装按钮开关;最后在壳体后侧切割两排直径10mm的圆孔,作为散热的散热孔8。将熔断器、变压器与各元件连接后,粘接在壳体底部,然后完成布线;最后将盖板与壳体用螺丝拧紧,完成封闭,如图4-5所示。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性能,并非全部内容,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无需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