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SG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651发布日期:2019-04-03 00:24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AISG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ISG连接器。



背景技术:

AISG(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s Group)线缆是一种采用天线接口标准化协议制作而成的线缆,主要用于通信基站等天线控制系统中控制设备与天线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包括从3到14芯AISG线缆不等。AISG连接器连接方式为螺纹式。针孔的连接方式分为焊接式、压接式和PCB式接触件镀金等。该类连接器能防止电磁干扰,保护级别为IP67。一般符合DIN EN 61076-2-106及IEC60130-9标准,大范围应用于工业控制、数据处理设备、测试和医疗仪器、通信网络设备、测试以及户外或航海等场合。AISG连接器还广泛应用于3G、4G 网络,特别适合3G,4G以及5G电调天线、塔放和基站设备。

现有的AISG的连接器多采用线束焊接式、线束压接式或插针式,从而与线路板进行信号传输,不适合在环境复杂的现场快速拆装,影响产品维护安装,并且由于需要外接线束以及增加接插件,产品成本高,产能低。为了提高产品应用范围,满足复杂现场拆装的要求,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能,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一款能快速拆装的AISG 连接器实属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ISG连接器,能现场快速拆装,且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ISG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连接端子、转接板、金手指端子及外壳;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金手指端子分别与所述转接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件内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端子的左端插入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件内;所述金手指端子通过卡刺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件内;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紧压配合;所述第二绝缘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绝缘件卡接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绝缘件与所述外壳螺纹配合。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金手指端子为鱼眼孔端子,分别与所述转接板通过鱼眼孔电气连接。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防水圈、右防水圈。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右防水圈上设有排气凹槽。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绝缘件上设有限位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地完成拆装更换,扩大了工程使用范围,满足更多复杂现场的使用,且仅需使用常规的工具,简单便捷。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产品结构,拥有优良的生产制造表现,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ISG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为:

一种AISG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件1、第二绝缘件2、连接端子3、转接板4、金手指端子5及外壳6。连接端子3与金手指端子5 为鱼眼孔端子,连接端子3与金手指端子5分别与转接板4通过鱼眼孔电气连接。既便于定位,又能保证良好的电气连接性能。第一绝缘件1内设置有安装孔7,连接端子3的左端插入安装孔7,使得连接端子3固定在第一绝缘件1内,得到很好的固定和保护。金手指端子 5通过卡刺8固定在第二绝缘件2内,金手指端子5被第二绝缘件2 良好保护,避免头部安装时被破坏,但又与外部实现快插式电气连接,便于快速拆装。第一绝缘件1与第二绝缘件2紧压配合。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连接端子3、转接板4与金手指端子5形成一体。连接端子2置于第一绝缘件1内,金手指端子5置于第二绝缘件2内,第一绝缘件1与第二绝缘件2又紧压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拆解安装时方便快捷,不需使用复杂的工具。第二绝缘件2卡接固定在外壳 6内。外壳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防水圈9、右防水圈10。右防水圈10上设有排气凹槽11,便于快速拆装。第二绝缘件2上设有限位凹槽12,限位凹槽12使得整个AISG连接器在外接PCB时,不会左右移动,位置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地完成拆装更换,扩大了工程使用范围,满足更多复杂现场的使用,且仅需使用常规的工具,简单便捷。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产品结构,拥有优良的生产制造表现,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附录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