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6930发布日期:2019-03-15 19:1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中空玻璃以其良好的隔热及隔音性能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随着光伏技术的普及应用,中空玻璃与光伏技术结合的中空光伏组件不仅具有中空玻璃的优点,同时又能为建筑提供清洁的电力,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但是现有技术中,中空光伏组件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即发电性能与隔热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制约的。光伏组件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将对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及安全性构成威胁。为解决光伏组件的散热问题,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旨在改善中空玻璃光伏组件不能及时散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包括:

上封装板;

下封装板,与所述上封装板平行且相对设置;

密封组件,用于连接所述上封装板与所述下封装板的四周边缘,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上封装板和所述下封装板之间形成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封装板远离所述封闭空腔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监测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为所述光伏组件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冷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冷板上的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所述水冷板的同一个侧边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清洁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封装板远离所述封闭空腔的一侧,所述清洁组件能够沿所述上封装板的两端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L 型的第一边框和L型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连接构成方形的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用于连接所述上封装板与所述下封装板的四周边缘;

所述第一边框长边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导轨槽,所述第二边框长边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与所述第二导轨槽之间设置有所述清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滚刷清洁条;所述滚刷清洁条的第一端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导轨槽连接,所述滚刷清洁条的第二端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导轨槽连接;所述滚刷清洁条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槽或所述第二导轨槽滑动,所述滚刷清洁条与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内嵌于所述第一边框或所述第二边框的短边侧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通过电磁阀打开或关闭;所述喷淋装置用于为所述滚刷清洁条提供清洗液。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水管以及与所述喷淋水管相连通的喷淋孔,所述喷淋孔用于将水引流至所述上封装板表面;设置有所述喷淋水管的所述第一边框或所述第二边框的长边侧设置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喷淋水管的安装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各边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所述上封装板、所述下封装板卡接;所述支撑框架靠近所述下封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下封装板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的直角处设置有导流槽。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用于密封连接所述上封装板和所述下封装板。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空腔的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串联而成的若干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下封装板以双面绝缘胶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中设置有分子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通过设置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时监测封闭空腔的温度,在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设置在所述下封装板下侧的所述散热组件及时为光伏组件散热;及时排出光伏组件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从而保证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空玻璃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滚刷清洁条设置图;

附图标记:

1-上封装板 2-下封装板

3-密封组件

301-支撑框架

3011-第一边框 3012-第二边框 3013-第一导轨槽

3014-第二导轨槽 3015-安装槽 3016-安装孔 3017-导流槽

302-封装胶膜 303-封闭空腔

4-散热组件

401-水冷板 402-循环水路 403-入水管 404-回水管

5-温度传感器 6-太阳能电池板

7-滚刷清洁条 701-固定件

8-喷淋孔 9-进水孔 10-出水孔 11-喷淋水管的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上封装板1;下封装板2,与所述上封装板1平行且相对设置;密封组件3,用于连接所述上封装板1与所述下封装板2的四周边缘,所述密封组件3与所述上封装板1和所述下封装板2之间形成封闭空腔303;所述封闭空腔303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散热组件4,设置于所述下封装板2 远离所述封闭空腔303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4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5 所监测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为所述光伏组件散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通过设置的所述温度传感器5,及时监测封闭空腔 303的温度,在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设置在所述下封装板2下侧的所述散热组件4及时为光伏组件散热;及时排出光伏组件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从而保证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及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5的的预设阈值设置为28℃;上封装板1可以采用但不限于:超白钢化玻璃、超白压延玻璃、镀膜玻璃;下封装板2可以采用但不限于:超白钢化玻璃、超白压延玻璃、TPT、TPE等光伏背板材料。

具体的,为加工便利并实现散热效果,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水冷板401 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冷板401上的循环水路402,所述循环水路402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所述水冷板401的同一个侧边上。本实施例中,入水口处用于安装入水管403,回水口处用于安装回水管404,入水管403用于连接外侧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路402实现水循环,水不断循环即可带走光伏组件产生的热量。本实施例中,循环水路402可以采用循环水管的形式,加工便利、有效散热;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循环水槽,加工简便,水在水槽中流动,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更好。无论采取循环水管还是循环水槽,循环水路402的走向都可优选蛇形,延长水路路程,有效散热。将循环水路402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所述水冷板401 的同一个侧边上则为了便于加工、节约水管长度,在水冷板401的一侧设置水泵即可,而且这样设置还可以有效延长水冷板401上的水流路程,进一步有效散热。本实施例中,水冷板401采用阳极化处理后的铝板,在加工后的铝板上设置水冷系统。

现有中空光伏组件还存在着下述技术问题:光伏组件表面的上封装板1 长期暴露在外容易产生积尘等脏污影响玻璃透光率,从而影响整个组件的发电效率与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还包括:清洁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封装板1远离所述封闭空腔303的一侧,所述清洁组件能够沿所述上封装板1的两端滑动。有效清洁外露的上封装板1。

具体的,实现封闭的密封组件3包括:支撑框架301,所述支撑框架 301包括:L型的第一边框3011和L型的第二边框3012,所述第一边框3011 与所述第二边框3012连接构成方形的所述支撑框架301,支撑框架301用于连接所述上封装板1与所述下封装板2的四周边缘;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边框3011长边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导轨槽3013,所述第二边框3012长边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导轨槽3014;所述第一导轨槽3013与所述第二导轨槽 3014之间设置有所述清洁组件。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轨槽3013沿第一边框3011的长边方向设置、第二导轨槽3014沿第二边框3012的长边方向设置,第一导轨槽3013、第二导轨槽3014作为清洁组件的滑动轨道。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清洁组件包括:滚刷清洁条7;如图9所示,所述滚刷清洁条7的第一端通过固定件701与所述第一导轨槽3013连接,所述滚刷清洁条7的第二端通过固定件701与所述第二导轨槽3014连接;所述滚刷清洁条7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槽3013 或所述第二导轨槽3014滑动,所述滚刷清洁条7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设置滚刷清洁条7实现光伏组件的自洁,通过驱动装置启动滚刷清洁条7,滚刷清洁条7可以沿导轨槽(第一导轨槽或第二导轨槽)由上封装板1的一端运动至另一端,清洁上封装板1上积累的灰尘。如图9所示,滚刷清洁条7不工作时收在边框边沿即可。驱动装置可为电机。

为了提升清洗效果,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内嵌于所述第一边框3011或所述第二边框3012 的短边侧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通过电磁阀打开或关闭;所述喷淋装置用于为所述滚刷清洁条7提供清洗液。喷淋装置和滚刷清洁条7配合使用,清理灰尘的效果更好,避免灰尘脏污影响玻璃透光率,提升整个组件的发电效率与寿命。

为了有效利用冷却循环水,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水管以及与所述喷淋水管相连通的喷淋孔8,所述喷淋孔8用于将水引流至所述上封装板1表面,如图7-9所示,喷淋出的水液直接在上封装板1上流动,而不会进入封闭空腔303中;设置有所述喷淋水管的所述第一边框3011或所述第二边框3012的长边侧设置进水孔9和出水孔10,所述出水孔10与所述喷淋水管的安装孔1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喷淋孔8、进水孔9和出水孔10是位于同一个L型边框上的,便于下一步利用循环水时加工便利。本实施例时为有效利用散热组件4 中的冷却循环水,将出水孔10与喷淋水管的安装孔11连通,冷却循环水可以直接用于清洁,节约资源。连通的方式可以采用:在回水孔处设置的回水管404与喷淋水管连通;或者回水孔与喷淋水管的安装孔11之间设置供水流经过的流路槽体。

考虑到自洁功能中的污水处理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所述支撑框架301的直角处设置有导流槽3017,上封装板1清洁完毕后的污水可以通过导流槽3017流出,完成清洁过程。优选的,可在L型的第一边框3011或第二边框3012上的直角处设置导流槽3017,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边框3011直角处的上侧设置导流槽3017。

为提升组件安装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所述支撑框架301各边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3015,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喷淋孔的下侧,所述安装槽3015用于与所述上封装板1、所述下封装板2卡接;所述支撑框架301靠近所述下封装板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3016,所述支撑框架301与所述下封装板2通过所述安装孔3016固定,在安装孔3016处安装螺栓等固定结构即可。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3011、第二边框3012的下侧设置有安装边,在安装边上设置安装孔3016,将框架与下封装板2有效固定。

考虑到进一步提高封闭空腔303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所述密封组件3还包括:封装胶膜302,所述封装胶膜302用于密封连接所述上封装板1和所述下封装板2。如图1所示,封装胶膜302层位于下封装板2远离所述封闭空腔303的一侧,封装胶膜 302还可用来密封支撑框架301的外壁等需要密封之处。封装胶膜302可以采用但不限于EVA、PVB、PU、POE等材质。本实施例中,水冷板401位于封装胶膜302远离所述下封装板2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封闭空腔303的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包括串联而成的若干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与所述下封装板2以双面绝缘胶带固定连接。若干太阳能电池可使用常规的焊带或者导电胶带等进行串联,太阳能电池板6作为发电组件,也是产生热量的最主要来源,温度传感器5可邻近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6旁边,当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太阳能电池板6因发电而发热、温度超过28℃时,水冷板401进水循环降热,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水泵出水的流量流速,至将温度控制在28℃以下;从而解决封闭空腔303中的电池板散热困难、因电池板发热温度过高而产生的功率衰减等问题。

为了保证封闭空腔303的干燥,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所述支撑框架301中设置有分子筛。如图2所示的方形支撑框架301有效将上封装板1、下封装板2固定密封,同时,分子筛有效吸湿,保持封闭空腔303的干燥环境。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301为铝框。

本申请的中空玻璃光伏组件安装及工作过程为:

上封装板1、下封装板2、太阳能电池板6、温度传感器5等组件与支撑框架301安装成一个整体;在进水孔9处将入水管403安装在入水口处、在出水孔10处将回水管404安装在出水口处,接好喷淋水管;光伏组件开始发电并产生热量,温度传感器5监测到温度超过28℃时,循环水路402 开始工作对组件进行降温保证组件在适宜的温度下最大发电量,并打开喷淋管电池阀,开始对组件表面进行喷淋清洁,柔性滚刷清洁条7对组件表面进行清洁,保证组件表面干净,保证发电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光伏组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设置的水冷板401及循环水路402配合,有效解决太阳能电池板6散热困难的问题;

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5,及时监控温度,从而及时启动循环水散热,保证太阳能电池板6的发电效率;

通过设置的滚刷清洁条7、喷淋装置有效实现光伏组件的自洁,避免灰尘脏污影响玻璃透光率,提升整个组件的发电效率与寿命;

通过循环水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配合,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浪费;将水冷循环水系统集成到边框上实现组件的自洁功能,既节约大量资源,又达到清洁组件保证发电量的目的。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