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400发布日期:2019-03-27 09:5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电缆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软铜排是运用于大电流中进行导电的连接件,适用于高低压电器、开关触头、配电设备、母线槽等电器工程,也广泛用于金属冶炼、电化电镀、化工烧碱等超大电流电解冶炼工程,也可以运用于真空电器、矿用防爆开关、汽车、机车等相关产品;软铜排是由一片一片铜箔层叠后两端进行压焊而成且截面为矩形或倒角(圆角)的矩形长导体(由铝质材料制作则称为铝排),可以摆动旋转,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由于软铜排的形状各异,并且铜易氧化腐蚀,且为了降低对铜导电率的影响,大多软铜排需要通过电镀的工艺来保护铜排表面以及改善铜排的接触面(即软铜排两端的压焊区)。

上述的软铜排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一些需要连续弯曲进行连接或其它的复杂情况下,由于软铜排的软性度不够,加大了安装的难度和工作量;且整体采用软铜排连接会造成成本比较高;并且软铜排是由一片一片铜箔层叠通过两端压焊而成的,而后对两端进行电镀,并在电镀工艺过程中,为了防止在两端压焊区与中间非压焊区域交界处浸入电镀药水,往往需要采用一些可防护住压焊区与中间非压焊区域交界处的端镀工艺,整体制作工序长且繁杂,拉长了软铜排的生产时间和提高了生产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通过电缆线和铜板的结合来代替软铜排,利用电缆线良好的柔软性可更好的适应各种复杂的安装情况,并可有效提高导电性能、降低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包括电缆线和防腐蚀的铜板,所述电缆线的其中一端线芯上设有镍片,所述铜板与所述镍片固定连接,所述线芯设于所述铜板和镍片之间并被两者包覆住。

优选地,所述镍片的形状为与所述线芯配合的半圆弧状,且所述镍片一端设有与所述线芯端面配合的端盖。

优选地,所述电缆线是纯铜单芯线缆。

优选地,所述铜板的表面设有电镀层,所述电镀层是镍层或铬层。

优选地,所述线芯与所述镍片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铜板与所述镍片通过焊接固定。

还提供了另一种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包括电缆线和两块防腐蚀的铜板,所述电缆线的两端线芯上均设有镍片,两块所述铜板分别与不同端的所述镍片固定连接,所述线芯设于所述铜板和镍片之间并被两者包覆住。

优选地,所述镍片的形状为与所述线芯配合的半圆弧状,且所述镍片一端设有与所述线芯端面配合的端盖。

优选地,所述电缆线是纯铜单芯线缆。

优选地,所述铜板的表面设有电镀层。

优选地,所述线芯与所述镍片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铜板与所述镍片通过焊接固定。

还提供了一种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铜板进行电镀,在铜板表面形成一层防腐蚀的电镀层;

S2、将电缆线端部的绝缘胶剥掉,露出内部的线芯;

S3、将镍片套装在线芯上,然后通过分子扩散焊的方式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S4、将上述的铜板与套装有镍片的线芯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焊的方式使铜板与镍片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镍片的形状为与所述线芯配合的半圆弧状,且所述镍片一端设有与所述线芯端面配合的端盖。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镍片包覆住所述线芯的一侧。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线芯的另一侧与所述铜板的中间接触并层叠在一起,通过电流加热压焊的方式使铜板与线芯和镍片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缆线并在电缆线的一端通过镍片与一块防腐蚀的铜板连接形成铜板软电缆线来代替软铜排,利用电缆线良好的柔软性可更好的适应各种复杂的安装情况,降低安装的难度和工作量;且采用电缆线相对软铜排来说导电性能更稳定,还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并利用铜板和镍片包覆住线芯,可保护线芯不被腐蚀,减少了软铜排两端压焊和端镀的工艺,降低了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上述中镍片采用一端具有端盖的半圆弧状与线芯配合,在后期镍片与铜板压焊时,可扩大焊接面积,使焊接得更牢固,且具有美观的特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1和3中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1和3中镍片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镍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软电缆线,尤其是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包括电缆线1和防腐蚀的铜板2,电缆线1的其中一端线芯露出来,并在线芯上焊接有镍片3,铜板2与镍片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线芯设于铜板2和镍片3之间并被两者包覆住;上述的铜板软电缆线一般用在载流量不大的线路上(即主要用于非水平方向的带电运动及中低压断路器中作为电力配套元件使用,还可以运用于高、低电压器、真空电器、矿用防爆开关、汽车、及机车等相关产品),利用电缆线良好的柔软性可更好的适应各种复杂的安装情况,降低安装的难度和工作量;且采用电缆线相对软铜排来说导电性能更稳定,还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成本低廉的特点;通过铜板和镍片将电缆线中露出的线芯整体包覆住,可保护线芯不被腐蚀,减少了软铜排两端压焊和端镀的工艺,降低了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并降低因电镀造成的物料损耗和污染。

具体的,电缆线是纯铜单芯线缆,镍片3的形状为与线芯配合的半圆弧状,且镍片3一端设有与线芯端面配合的端盖31,另一端为开口32;这样可更好的包覆住线芯,并可扩大与线芯和铜板的焊接面积,使焊接得更牢固,且具有美观的特点。

具体的,在铜板2的表面设有防腐蚀的电镀层,该电镀层可以是镍层、铬层或其它防腐蚀的金属层。

具体的,在电缆线的另一端线芯上压接接线端子4(如线鼻子)。

实施例2

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实施例1中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一块铜板2进行电镀,在铜板2表面形成一层防腐蚀的电镀层;

S2、将电缆线1一端的绝缘胶剥掉,露出内部的线芯;

S3、将镍片3套装在线芯上,然后通过分子扩散焊(高分子扩散焊)的方式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S4、将上述的铜板2与套装有镍片的线芯层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焊的方式使铜板2与线芯和镍片3焊接在一起,而后冷却完成制作;

S5、将电缆线1另一端的绝缘胶剥掉,露出内部的线芯,并在线芯上压接接线端子4(如线鼻子)。

具体的,镍片3的形状为与线芯配合的半圆弧状,且镍片3一端设有与线芯端面配合的端盖31,另一端为开口32;可更好的套合并焊接在线芯上,两者之间的焊接面积大,焊接牢固。

具体的,步骤S3中,半圆弧状的镍片3包覆住线芯的一侧;步骤S4中,线芯的另一侧与铜板2的中间接触并层叠在一起,镍片处于上端,然后通过大电流加热压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利用压焊的压力向下压镍片,使线芯与铜板接触的一侧被压扁,从而使镍片底部与铜板接触,并在这过程中,将铜板与线芯和镍片焊接在一起,线芯整体被包覆在铜板和镍片之间。

上述中,电镀可采用镍或铬等其它防腐蚀的金属进行电镀,因其是对整块铜板进行电镀,后期在铜板表面形成的电镀层外观光亮、色泽和厚度均匀,能有效降低接电阻和能量损耗;电缆线外表有绝缘胶作为中间线芯的保护层,具有阻燃、防潮、耐压、耐腐蚀等特性。

实施例3

如图2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包括电缆线1和两块防腐蚀的铜板2,电缆线1的两端线芯均露出来,并在两端线芯上均焊接有镍片3,两块铜板2分别于线芯不同端上的镍片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即两块铜板和两块镍片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线芯设于铜板2和镍片3之间并被两者包覆住;上述的铜板软电缆线一般用在载流量不大的线路上(即主要用于非水平方向的带电运动及中低压断路器中作为电力配套元件使用,还可以运用于高、低电压器、真空电器、矿用防爆开关、汽车、及机车等相关产品),利用电缆线良好的柔软性可更好的适应各种复杂的安装情况,降低安装的难度和工作量;且采用电缆线相对软铜排来说导电性能更稳定,还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成本低廉的特点;通过铜板和镍片将电缆线中露出的线芯整体包覆住,可保护线芯不被腐蚀,减少了软铜排两端压焊和端镀的工艺,降低了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并降低因电镀造成的物料损耗和污染。

具体的,电缆线是纯铜单芯线缆,镍片3的形状为与线芯配合的半圆弧状,且镍片3一端设有与线芯端面配合的端盖31,另一端为开口32;这样可更好的包覆住线芯,并可扩大与线芯和铜板的焊接面积,使焊接得更牢固,且具有美观的特点。

具体的,在铜板2的表面设有防腐蚀的电镀层,该电镀层可以是镍层、铬层或其它防腐蚀的金属层。

实施例4

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实施例3中电缆线端部连接结构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两块相同的铜板2进行电镀,在铜板2表面形成一层防腐蚀的电镀层;

S2、将电缆线1两端的绝缘胶剥掉,露出内部的线芯;

S3、将两块镍片3分别套装在不同端的线芯上,然后通过分子扩散焊(高分子扩散焊)的方式将镍片和线芯焊接在一起;

S4、将上述的两块铜板2分别与不同端套装有镍片的线芯层叠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压焊的方式使铜板2与镍片3焊接在一起,而后冷却完成制作。

具体的,镍片3的形状为与线芯配合的半圆弧状,且镍片3一端设有与线芯端面配合的端盖31,另一端为开口32;可更好的套合并焊接在线芯上,两者之间的焊接面积大,焊接牢固。

具体的,步骤S3中,半圆弧状的镍片3包覆住线芯的一侧;步骤S4中,线芯的另一侧与铜板2的中间接触并层叠在一起,镍片处于上端,然后通过大电流加热压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利用压焊的压力向下压镍片,使线芯与铜板接触的一侧被压扁,从而使镍片底部与铜板接触,并在这过程中,将铜板与线芯和镍片焊接在一起,线芯整体被包覆在铜板和镍片之间。

上述中,电镀可采用镍或铬等其它防腐蚀的金属进行电镀,因其是对整块铜板进行电镀,后期在铜板表面形成的电镀层外观光亮、色泽和厚度均匀,能有效降低接电阻和能量损耗;电缆线外表有绝缘胶作为中间线芯的保护层,具有阻燃、防潮、耐压、耐腐蚀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通过半圆弧状的镍片套装在线芯上,且镍片的底部与线芯的底部齐平,这样在后期焊接镍片和铜板时,使镍片的底部和线芯的底部均可充分接触到铜板表面,确保焊接的可靠形和牢固度,防止因线芯较大时被压扁向外横向扩展影响镍片与铜板的接触,造成线芯未被完全包覆住。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镍片3的形状还可以为具有中空部的半圆弧状,中空部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为与线芯端面配合的端盖31,另一侧为开口32,镍片3的底面为平面33;镍片套装在线芯上包覆住整个线芯并焊接在一起,而后通过镍片的底面与铜板接触并焊接在一起,镍片与铜板通过平面接触的方式进行焊接,使焊接得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实施例2的工艺步骤中,镍片本身的形状为片状,在步骤S3中镍片与线芯通过分子扩散焊(高分子扩散焊)的方式将两者焊接在一起;其中,镍片的形状在焊接后形成与线芯配合的半圆弧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