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2852发布日期:2019-03-02 02:1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

对于处于环境温度较高,系统电流较大的电容器,往往需要采用水冷结构,以用于降低电容器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保证电容器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电容器,其优点是在电容器内开设有冷却空腔,在冷却空腔内设置有水冷管路,水冷管路呈S型设置,水流在电容器内呈S型运动,以便于对电容槽内的电容进行全面的降温冷却,保证电容器能够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两块层叠放置且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所述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间隔开设有多个电容槽,所述第一电容板和所述第二电容板内部均开设有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内设置有水冷管路,所述水冷管路呈S型设置对电容槽内的电容进行降温冷却;

所述第一电容板的其中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电容板的其中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分别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流入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水流在电容板内沿着水冷管路呈S型运动,能够对电容槽内的电容进行全面的降温冷却,使得电容在温度过高或者电流过大时仍旧能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容槽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电容槽内且在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电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电容放置在电容槽内,引线通过电容孔穿出至电容器的外表面,方便对电容器进行组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空腔内沿着平行于进水水流的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垂直于进水水流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所述隔板设置在相邻两排电容槽之间的空隙处,在冷却空腔内通过隔板围成水冷管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对水流的流向起到导向和限制作用,水流在冷却空腔内沿着隔板所形成的水冷管路运动,水流能够充分的在冷却空腔内进行运动,使冷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在第一电容板或第二电容板内分别远离第一进水口或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开着有第一流水口,所述第二隔板在第一电容板或第二电容板内分别靠近第一进水口或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流水口,从而在冷却空腔内围成水冷管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流沿着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运动,在冷却空腔内形成S型路线,能够对电容器内的每一个电容进行充分的降温,保证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下依旧正常稳定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空腔内沿着平行于进水水流的方向设置有导水板和引流板,所述导水板和引流板沿着垂直于进水水流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

所述导水板包括每相邻两个电容槽之间以及电容槽与垂直于进水水流方向的第一电容板或第二电容板的内侧壁上设置的隔离板,所述导水板在第一电容板或第二电容板内分别远离第一进水口或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开设有导水口;

所述引流板设置在相邻两排电容槽之间的空隙处,所述引流板在第一电容板或第二电容板内分别靠近第一进水口或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开设有引流口,从而在冷却空腔内形成冷水管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水板和引流板对水流的流向起到导向作用,水流在冷却空腔内沿着隔板所形成的S型水冷管路运动,水流能够充分的在冷却空腔内进行运动,使冷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对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分别进行冷却,使得冷却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螺纹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第一出水口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进水口处,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内的冷却空腔相连通,以便于对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同时进行降温冷却,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容板和所述第二电容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加方便的对电容进行安装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容板和所述第二电容板分别相互平行的两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加方便的对电容器进行安装使用,操作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水流在电容板内沿着水冷管路呈S型运动,能够对电容槽内的电容进行全面的降温冷却,使得电容在温度过高或者电流过大时仍旧能够正常运行;

2、将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内的冷却空腔相连通,以便于对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同时进行降温冷却,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3、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能够更加方便的对电容进行安装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3为本图2中A-A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体现对第一电容板和第二电容板分别进行冷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体现内部导水板和引流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电容板;11、电容槽;111、电容孔;12、冷却空腔;13、第一进水口;131、第一进水管;14、第一出水口;141、第一出水管;15、隔板;151、第一隔板;1511、第一流水口;152、第二隔板;1521、第二流水口;16、导水板;161、隔离板;162、导水口;17、引流板;171、引流口;2、第二电容板;21、第二进水口;211、第二进水管;22、第二出水口;221、第二出水管;3、螺栓;4、螺纹孔;5、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水冷电容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块层叠放置的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之间通过螺栓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电容槽11,电容槽11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电容槽11内且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电容孔111。将多个电容分别放置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上的电容槽11内,通过螺栓3将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固定连接为一体,防止电容从电容槽11内掉落。

当外界温度过高或者系统电流较大时,电容很容易出现发热的情况,为了降低电容器内部的温度,保证电容器的正常稳定运行,往往会对电容器内部进行降温冷却。如图3所示,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冷却空腔12。在第一电容板1的其中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13和第一出水口14,在第一进水口13处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31,在第一出水口14处连接有连通管5,连通管5远离第一出水口14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进水口21处,使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的冷却空腔相连通,在第二出水口22处连接有第二出水管。

水流从第一进水口13处流入第一电容板1,在第一电容板1内的冷却空腔12内流动然后沿着连通管5流入到第二电容板2内,从而从第二出水口22流出,以达到对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降温的效果。

如图3所示,为了更加有效的对电容器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的冷却空腔12内设置有水冷管路,水冷管路在冷却空腔12内呈S型设置,以便于对电容槽11内的电容进行降温。

如图3所示,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的冷却空腔12内沿着平行于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进水水流的方向均设置有隔板15,隔板15垂直于进水水流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隔板15设置在相邻两排电容槽11之间的空隙处;

隔板15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隔板151和第二隔板152,第一隔板151在第一电容板1或第二电容板2内分别远离第一进水口13或第二进水口21的一侧开着有第一流水口1511,第二隔板152在第一电容板1或第二电容板2内分别靠近第一进水口13或第二进水口2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流水口1521,隔板15在冷却空腔12内围成水冷管路,对水流的方向进行限制,通过所开设的第一流水口1511和第二流水口1521,使水冷管路呈S型。

水流从第一进水口13处流入第一电容板1,在第一电容板1内的冷却空腔12内沿着隔板15所形成的水冷管路在冷却空腔12内呈S型运动,然后沿着连通管5流入到第二电容板2内,在第二电容板2内同样呈S型运动,从而从第二出水口22流出,以达到对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降温的效果,保证电容器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依旧能够正常运行。

如图4所示,不限于上述方案,还可以是对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分别进行降温,在第一进水口13(见图3)处螺纹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31,第一出水口14(见图3)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41;第二进水口21(见图3)处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11,所述第二出水口22(见图3)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21。

水流分别从第一进水口13和第二进水口21处进入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内沿着隔板15呈S型运动,直至水流分别从第一出水口14和第二出水口22处沿着第一出水管141和第二出水管221流出。对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分开进行降温,水流的路径少,减少水流所吸收的热量,能够对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进行更加有效的降温。

如图1所示,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分别相互平行的两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4,以方便对电容器进行安装使用。

实施例2:一种水冷电容器,如图2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水冷管路的路线,本实施例2中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的冷却空腔12内沿着平行于进水水流的方向设置有导水板16和引流板17,导水板16和引流板17沿着垂直于进水水流的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

导水板16包括若干隔离板161,隔离板161设置在在每相邻两个电容槽11之间以及电容槽11与垂直于进水水流方向的第一电容板1或第二电容板2的内侧壁之间,导水板16在第一电容板1或第二电容板2内分别远离第一进水口13或第二进水口21的一侧开设有导水口162;

引流板17设置在每相邻两排电容槽11之间的空隙处,引流板17在第一电容板1或第二电容板2内分别靠近第一进水口13或第二进水口21的一侧开设有引流口171,导水板16和引流板17在冷却空腔12内形成S型水冷管路。

水流从第一进水口13或第二进水口21处流入,沿着导水板16朝向远离第一进水口13或第二进水口21的方向运动,然后通过导水口162,沿着引流板17朝向靠近第一进水口13或第二进水口21的方向运动,如此循环,直至水流从第二出水口22处流出。水流在第一电容板1和第二电容板2内进行更加充分的流动,能够对电容器内部进行更加有效的冷却降温,保证电容器在温度过高或者系统电流较大时仍旧能够稳定的运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