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静置库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1612发布日期:2019-01-18 19:26阅读:1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静置库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静置库托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方形锂电池的化成、分容制程过程,多采用装满的整托盘电池进入化成柜、分容柜,化成、分容柜针床探针下压电池顶盖正负极极柱接触进行充放电,若错位对接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化成、分容托盘除了装载电池外,还需要有精准的电池定位精度及良好的通风散热功能,在高温静置库中,需要电池充分高温浸润,这些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关乎整批电池的一致性。在常温静置和运转过程中托盘需要进行多层堆叠,在电池规格型号切换时,托盘的切换量大、时间紧也成为产线升级切换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静置库托盘,避免实际生产过程中电池顶盖与针床探针错位对接的安全隐患,造成化成、分容工序无法进行,电池能量无法激活及电池容量低的现象。托盘内衬与垫块能根据电池产品规格尺寸切换,托盘外框保留重新利用,快速拆卸与装配,解决产线切换时的瓶颈,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静置库托盘,包括:

托盘外框,所述托盘外框为顶面不封闭的六面体结构,托盘外框的底部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均布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圆孔,托盘外框的底部的上表面安装有至少三根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不经过第一通风圆孔,托盘外框的顶部四角分别安装有垫块;

若干个托盘内衬,所述托盘内衬为顶面不封闭的六面体结构,托盘内衬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圆孔,托盘内衬的内部通过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隔板分隔为若干个电池槽,且任意所述的隔板均位于一个第二通风圆孔的直径上;所述托盘内衬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与所述加强筋相配合的定位槽;若干个所述的托盘内衬并列放置于托盘外框内,且所述第一通风圆孔与第二通风圆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槽卡合于对应的加强筋上。

优选的,所述垫块呈L形,垫块的中间和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螺栓通孔。

优选的,所述电池槽的槽口处设有电池导向拔模角。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不锈钢材质的支撑架,加强筋通过螺栓与托盘外框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盘外框的一角自下至上设有用于导向防错的斜角。

优选的,所述托盘外框的四周均留有条形码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电池在托盘内衬的电池槽内有序排列放置,电池槽定位电池并与机器探针精准对位,同时在电池高温或常温静置、流转时,可以通过托盘外框四角的垫块进行叠盘操作,垫块为符合装载电池后的堆叠托盘要求的一定厚度的加高件;2、可实现多种不同规格尺寸电池的化成、分容、静置及流转,只需简单的拆卸与重装托盘外框内的托盘内衬及托盘外框四角的垫块,即可满足化成分容针床对接的精度,避免充放电安全隐患;3、托盘外框的底部和托盘内衬的底部都有通风圆孔,组合后两个通风圆孔直接对接,可以有效的将电池化成、分容制程中的热量及时排出,避免电解液溢出时伤害化成分容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托盘外框内安置一个托盘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托盘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托盘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载电池的效果示意图;

其中:1-托盘外框,2-垫块,3-托盘内衬,4-加强筋,5-第一通风圆孔,6-第二通风圆孔,7-垫块通孔,8-支撑位通孔,9-斜角,10-条形码位、11-隔板、12-定位槽、13-电池导向拔模角、14-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静置库托盘,包括:托盘外框1和若干个托盘内衬3。

参照图3所示,所述托盘外框1为顶面不封闭的六面体结构,托盘外框1的底部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均布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圆孔5,托盘外框1的底部的上表面安装有三根加强筋4且所述加强筋4不经过第一通风圆孔5,托盘外框1的顶部四角分别安装有垫块2。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托盘外框1的一角自下至上设有用于导向防错的斜角9,所述托盘外框1的四周均留有条形码位10。

参照图6所示,所述加强筋4为不锈钢材质的支撑架,加强筋4通过螺栓与托盘外框1连接。参照图4所示,所述垫块2呈L形,垫块2的中间和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垫块通孔7,垫块通孔7相应的与托盘外框4顶部四角的支撑位通孔8配合一致,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垫块2。

参照图5所示,所述托盘内衬3为顶面不封闭的六面体结构,托盘内衬3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圆孔6,托盘内衬3的内部通过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隔板11分隔为若干个电池槽,且任意所述的隔板11均位于一个第二通风圆孔6的直径上,即每个第二通风圆孔6的两半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电池槽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槽的槽口处设有电池导向拔模角13,方便电池14的插入和取出。

所述托盘内衬3的底部设有三个与所述加强筋4相配合的定位槽12。若干个所述的托盘内衬3并列放置于托盘外框1内,且所述第一通风圆孔5与第二通风圆孔6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槽12卡合于对应的加强筋4上。

参照图7所示,装置电池14时,电池14放置托盘内衬3的电池槽内,电池槽对电池14起定位作用,托盘外框1的底部结合加强筋4满足承重要求,第一通风圆孔5和第二通风圆孔6配合满足散热要求,托盘外框1四角的垫块2在叠盘时起到支撑受力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结构能进行拆卸及重装,以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电池装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