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芯定位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222发布日期:2019-02-15 19:5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磁芯定位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芯研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芯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磁芯是指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一种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例如,锰-锌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是典型的磁芯体材料。锰-锌铁氧体具有高磁导率和高磁通密度的特点,且具有较低损耗的特性。镍-锌铁氧体具有极高的阻抗率、不到几百的低磁导率等特性。铁氧体磁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线圈和变压器中。

如图1中所示,EE型磁芯9一般是两个对接后使用。磁芯9包括有中柱91,两个磁芯9对接后两中柱91之间需留出有气隙而不能相互接触。因此一般会在成型磁芯9后将中柱91末端磨掉一些,来使对接后两中柱之间具有气隙。而磨掉中柱91的操作一般在研磨设备上进行。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对磁芯进行定位以及研磨的定位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对磁芯进行定位以及研磨的定位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芯定位治具,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通道相交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对的阻挡壁,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部设置向下且向一侧贯穿的研磨开口,所述研磨开口与所述阻挡壁的距离大于磁芯的长度。

由于阻挡壁与第一通道相对,且第一通道中研磨开口到阻挡壁的距离大于一个磁芯的长度,因此当第一个磁芯从第一通道中滑出并抵靠于阻挡壁后,第二个磁芯能够受第一个磁芯阻挡而被限制于第一通道中,并使第二个磁芯的中柱恰好与研磨开口相对,方便研磨设备的研磨头到位后进行研磨。同时,又由于第一通道的上端呈开口结构,因此可方便定位机构向下顶压到磁芯上而实现研磨时的定位。

较佳地,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均呈开放状。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面设有排水槽。

具体地,还包括遮盖于所述第一通道之上的磁吸板,所述磁吸板具有与所述研磨开口相对的通孔。

较佳地,包括第一模块及与所述第一模块固定连接的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安装部及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部向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模块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下,所述阻挡壁凸起地设于所述第二模块上,且所述阻挡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安装部及相对所述第二安装部向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阻挡壁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面,所述研磨开口向下贯穿地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边缘处。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与所述研磨开口相对的位置开设避让槽。

具体地,所述第一模块固定于一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前端固定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下方的支撑块,所述第二模块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磁芯定位治具的立体图。

图3是磁芯定位治具中磁吸板分离后的示意图。

图4是磁芯定位治具中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分离后的示意图。

图5是展示第一模块中避让槽的立体图。

图6是磁芯放入第一通道中时的立体图。

图7是磁芯放入第一通道中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第一通道中排水槽的示意图。

图9是磁芯定位治具安装在支撑架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芯定位治具,可安装于研磨设备中,以为磁芯提供一定位基础,方便研磨设备的研磨头对磁芯中柱进行研磨。本磁芯定位治具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通道11以及与第一通道11相交的第二通道12,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的宽度均能容纳磁芯在其中滑动,第二通道12一侧具有与第一通道11的一端相对的阻挡壁10,当磁芯从第一通道11中滑出后将抵靠至阻挡壁10上。第一通道11的底部设置向下且向一侧贯穿的研磨开口13,研磨开口13的设置可将磁芯的中柱露出以允许研磨头靠近磁芯中柱。并且,研磨开口13与阻挡壁10的距离大于磁芯的长度,比如大致可为磁芯长度的1.5倍,以实现这一效果:从第一通道11中第一个滑出的磁芯抵靠于阻挡壁10上,而第二个磁芯抵靠于第一个磁芯使第二个磁芯被限位,此时第二个磁芯的中柱的位置正好处于研磨开口13中。

具体的,磁芯定位治具第一模块14、与第一模块14固定连接的第二模块15以及固定在第一模块14之上的具有磁力的磁吸板16,磁吸板16的作用将在后续内容中介绍。

第一模块14包括第一安装部141及固定于第一安装部141上并相对第一安装部141向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42,第一通道11上下贯穿的开设于第一连接部142。第二模块15位于第一连接部142之下并包括第二安装部151及固定于第二安装部151上并相对第二安装部151向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部152,上述的阻挡壁10凸起地设于第二连接部152上,且阻挡壁10于第一连接部142的端面之间形成了上述的第二通道12,第二通道12的两端均呈开放状。研磨开口13向下贯穿地设于第二连接部152的边缘处。

参照图5,在第一连接部142的下侧还开设有与研磨开口13相对的避让槽144,开设避让槽144的目的是为研磨头提供更充足的活动空间,避免与研磨头发生接触。

结合图6、图7,磁芯2由振动盘、直振器等装置逐个送入到第一通道11的一端,第一个磁芯2自动或由后续磁芯2顶推而从第一通道11的另一端滑入并抵靠到阻挡壁10上。第二个磁芯2则由于受到第一个磁芯2的阻挡而无法滑出第一通道11外,被限位的第二个磁芯2的中柱21的位置正好与研磨开口13相对。研磨设备中的定位机构往下伸入到第一通道11中并顶压在第二个磁芯2上而将磁芯2定位,定位后研磨头作动并利用研磨开口13靠近磁芯2,以完成对中柱21的研磨。然后由送料机构将第一个磁芯2推向第二通道12另一端,则已经完成研磨的磁芯2会滑动到与阻挡壁10抵靠的位置,使下一个磁芯2移动到与研磨开口13相对的位置,如此往复。

再参照图8,由于研磨时会产生粉尘,因此需在研磨的同时对研磨位置进行冲水,而为了防止水积留在治具中,还在第一模块14中开设位于第一通道11底部的排水槽146,以方便将其中的水排出。然而,由于排水槽146的存在,可以会对第一通道11中的磁芯2造成卡滞,为避免这一现象而设置了上述的磁吸板16,磁吸板16可利用磁吸力向上稍提起磁芯2,避免磁芯2受排水槽影响。回看图3,磁吸板16具有与所述研磨开口13相对的通孔161,从而不会影响定位机构对磁芯2的定位。当然,当排水槽146的结构不会影响磁芯2滑动,或者没有设置排水槽146时,则无需在第一模块14上固定磁吸板16。

本实施例中将磁芯定位治具分为第一模块14与第二模块15组成,是为了方便加工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以及研磨开口13的具体结构,假如在技术上能够实现,则将磁芯定位治具作为一整体成型亦可。

如图9所示,磁芯定位治具的第一模块14与第二模块15两者没有直接固定,而是将第一模块14固定在一支撑架31上,在支撑架31前端固定有一位于第一模块14下方的支撑块32,而第二模块15则固定在支撑块32上,以此实现了第一模块14与第二模块15的间接固定。该支撑架31可固定至研磨设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磁芯定位治具能够方便定位机构对磁芯进行定位,同时也方便研磨对靠近中柱并对中柱进行研磨,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有利于在行业中推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