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模电感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214发布日期:2019-02-15 19:5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模电感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共模电感组装机。



背景技术:

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共模电感通常由线圈安装固定在胶座上组成,在组装共模电感时,通常通过人力对胶座进行涂胶,再将线圈压到胶座上进行固定,但此加工方法存在较多的问题,加工效率低下、加工质量较差、不良率高,人工操作中,涂胶不均匀、涂胶地方错误、安装线圈时压不实等问题经常发生,即使存在质量检测把控,也难免会有不良品流出,并且这些问题的发生无疑增大了企业的成本,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人工对共模电感加工组装效率低下,加工质量较差,并且产生的不良品无疑增大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共模电感组装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侧设置有中心分度盘,所述中心分度盘顶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治具,所述中心分度盘上方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中层板,所述中心分度盘上游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中层板内对应所述固定治具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抓取机构、点胶机构、检测机构、安装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点胶机构、检测机构、安装机构沿所述中心分度盘转动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中心分度盘的下游一侧设置有取料机构,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取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光眼,所述取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组装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侧设置有中心分度度,中心分度盘顶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治具,中心分度盘上方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中层板,中心分度盘上游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中层板内对应固定治具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抓取机构、点胶机构、检测机构、安装机构,从上料机构处上料后,通过抓取机构将胶座抓取到中心分度盘上,通过点胶机构点胶、检测机构检测涂胶状况、安装机构将线圈安装到胶座内,然后由中心分度盘上游一侧的取料机构将组装好的共模电感取出,放置到取料机构一侧的烘干装置内,对胶水进行烘干,使其结构更加稳固,支撑杆靠近取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光眼,感应光眼可检测固定治具上组装好的共模电感是否被取料机构取出,保证能正常循环,使固定治具处于空置状态,回转到上料机构一侧,因此,整个工作过程自动循环,每个工序自动进行,机械加工的方式取代人工加工的方式,加工精度更高,效率可大大提高,并且质量把控更好,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远离所述振动盘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顶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有通过第一纵移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中层板顶侧的第一纵移板,通过第一升降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纵移板一侧的第一升降板,通过第一横移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板一侧的第一横移板,所述第一横移板一侧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有固定于所述第一横移板一侧的旋转电机、活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底侧的胶座夹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胶机构包括有通过第二纵移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中层板顶侧的第二纵移板,通过第二升降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纵移板一侧的第二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一侧设置有点胶枪,所述点胶枪包括有第一针筒与第二针筒,所述第一针筒与所述第二针筒通过混胶头相互连通,所述混胶头的底侧连接有涂胶针头,所述第一针筒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二针筒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层板的底侧通过平移气缸连接有平移板,所述平移板通过第三升降丝杆连接有第三升降板,所述第三升降板一侧设置有相机,所述相机底侧设置有镜头,所述镜头的下方设置有光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通过第四纵移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中层板顶侧的第四纵移板、通过第四升降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四纵移板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侧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一个的线圈压块,所述线圈压块的两侧设置有线圈夹具,所述线圈夹具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三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料机构包括有第五纵移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纵移丝杆的第五纵移板、通过第五升降丝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纵移板一侧的第五升降板、设置于所述第五升降板一侧的下料夹具、通过第五横移板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纵移丝杆两端的第五横移丝杆,所述第五横移丝杆底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两侧,所述下料夹具通过管路连接有第四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之间水平设置有回收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装置包括有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中部的加热箱体、设置于所述机架内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干燥治具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治具包括有不少于一个的治具工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可自动化运行,保证了共模电感的每一步安装,运行稳定,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第一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第一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中心分度盘、3-中层板、4-固定治具、5-上料机构、6-抓取机构、7-点胶机构、8-检测机构、9-安装机构、10-取料机构、11-烘干装置、12-感应光眼、13-振动盘、14-导轨、15-支撑座、16-第一纵移丝杆、17-第一升降丝杆、18-第一横移丝杆、19-旋转电机、20-胶座夹具、21-第二纵移丝杆、22-第二升降丝杆、23-第一针筒、24-第二针筒、25-混胶头、26-涂胶针头、27-平移气缸、28-相机、29-镜头、30-光源、31-第四纵移丝杆、32-第四升降丝杆、33-线圈压块、34-线圈夹具、35-第五纵移丝杆、36-第五升降丝杆、37-第五横移丝杆、38-下料夹具、39-支撑架、40-回收板、41-机架、42-加热箱体、43-干燥治具板、4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3,一种共模电感组装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侧设置有中心分度盘2,所述中心分度盘2顶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治具4,所述中心分度盘2上方通过支撑杆44固定连接有中层板3,所述中心分度盘2上游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5,所述中层板3内对应所述固定治具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抓取机构6、点胶机构7、检测机构8、安装机构9,所述抓取机构6、点胶机构7、检测机构8、安装机构9沿所述中心分度盘2转动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中心分度盘2的下游一侧设置有取料机构10,所述支撑杆44靠近所述取料机构10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光眼12,所述取料机构10的一侧设置有烘干装置11。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组装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侧设置有中心分度度,优选的,中心分度盘2顶侧均匀设置有八个固定治具4,分为第一固定治具、第二固定治具、第三固定治具、第四固定治具、第五固定治具、第六固定治具、第七固定治具、第八固定治具,中心分度盘2上方通过支撑杆44固定连接有中层板3,中心分度盘2上游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5,上料机构5对应设置在第一固定治具4一侧,中层板3内对应固定治具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抓取机构6、点胶机构7、检测机构8、安装机构9,抓取机构6对应第一固定治具4、点胶机构7对应第三固定治具4、检测机构8对应第四固定治具4、安装机构9对应第五固定治具4、取料机构10对应第七固定治具4,从上料机构5处上料后,通过抓取机构6将胶座抓取到中心分度盘2上,通过点胶机构7点胶、检测机构8检测涂胶状况、安装机构9将线圈安装到胶座内,然后由中心分度盘2上游一侧的取料机构10将组装好的共模电感取出,放置到取料机构10一侧的烘干装置11内,对胶水进行烘干,使其结构更加稳固,支撑杆44靠近取料机构10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光眼12,感应光眼12设置于第八固定治具4一侧,感应光眼12可检测固定治具4上组装好的共模电感是否被取料机构10取出,保证能正常循环,使固定治具4处于空置状态,回转到上料机构5一侧,因此,整个工作过程自动循环,每个工序自动进行,机械加工的方式取代人工加工的方式,加工精度更高,效率可大大提高,并且质量把控更好,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上料机构5包括有振动盘13,所述振动盘13的出料口连接有导轨14,所述导轨14远离所述振动盘13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15,所述支撑座15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侧,支撑座15为导轨14提供支撑承重的作用,胶座从振动盘13的出料口处进入到导轨14,由导轨14输送至工作台1上,以供抓取机构6抓取到固定治具4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抓取机构6包括有通过第一纵移丝杆16活动连接于所述中层板3顶侧的第一纵移板,通过第一升降丝杆17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纵移板一侧的第一升降板,通过第一横移丝杆18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板一侧的第一横移板,所述第一横移板一侧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有固定于所述第一横移板一侧的旋转电机19、活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19底侧的胶座夹具20,胶座夹具20在第一纵移丝杆16、第一升降丝杆17、第一横移丝杆18的带动下可进行三轴运动,胶座夹具20可自由调节具位置,方便夹取胶座,并且胶座夹具20在旋转电机19的旋转调节下可进行360度旋转,抓取更加灵活,优选的,胶座夹具20可通过电机导轨14的形式对胶座夹具20的两个夹子进行控制,配合旋转电机19旋转调整,更加灵活。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点胶机构7包括有通过第二纵移丝杆21活动连接于所述中层板3顶侧的第二纵移板,通过第二升降丝杆22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纵移板一侧的第二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一侧设置有点胶枪,所述点胶枪包括有第一针筒23与第二针筒24,所述第一针筒23与所述第二针筒24通过混胶头25相互连通,所述混胶头25的底侧连接有涂胶针头26,所述第一针筒23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二针筒24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气缸,涂胶用的胶水为AB胶,可分别放置在第一针筒23内与第二针筒24内,通过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对其剂量的调整,混合进混胶头25处,从涂胶针头26处挤出,涂胶针头26可在第二纵移丝杆21、第二升降丝杆22的带动下进行纵向移动与上下移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中层板3的底侧通过平移气缸27连接有平移板,所述平移板通过第三升降丝杆连接有第三升降板,所述第三升降板一侧设置有相机28,所述相机28底侧设置有镜头29,所述镜头29的下方设置有光源30,优选的,平移气缸27可带动相机28在中层板3底侧作45度角平移运动,45度角是相对于第一纵移丝杆16而言,相机28还可在第三升降丝杆带动下上下运动,相对底侧的镜头29可对固定治具4内的胶座进行拍摄,并反馈到与其连接有影像检测仪处进行影像判断,判断点胶状况,可有效降低生产组装的不良率。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机构9包括有通过第四纵移丝杆31活动连接于所述中层板3顶侧的第四纵移板、通过第四升降丝杆32活动连接于所述第四纵移板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侧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一个的线圈压块33,所述线圈压块33的两侧设置有线圈夹具34,所述线圈夹具34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三气缸,线圈夹具34在第四纵移丝杆31、第四升降丝杆32的带动下可进行纵向、上下平移运动,线圈夹具34在第三气缸的驱动下,可从安装机构9一侧夹取线圈,移动至放置有胶座的固定治具4上方,向胶座下压安装比较,线圈压块33可设置成与线圈相贴合的形状,使得线圈能更好地安装至胶座处,然后线圈夹具34松开,回复至原处继续抓取线圈,优选的,安装机构9一侧可设置一个线圈的自动上料装置,与胶座上料机构5类似,以方便线圈夹具34能自动运行,抓取线圈进行安装。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取料机构10包括有第五纵移丝杆35、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纵移丝杆35的第五纵移板、通过第五升降丝杆36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纵移板一侧的第五升降板、设置于所述第五升降板一侧的下料夹具38、通过第五横移板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纵移丝杆35两端的第五横移丝杆37,所述第五横移丝杆37底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9,所述支撑架39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两侧,所述下料夹具38通过管路连接有第四气缸,第五纵移丝杆35架设在工作台1顶面两侧的支撑架39上,下料夹具38在第五纵移丝杆35、第五升降丝杆36、第五横移丝杆37的带动下可进行三轴运动,第四气缸对下料夹具38进行驱动控制,使其张合夹取完成组装的共模电感。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39之间水平设置有回收板40,回收板40可将生产组装过程中的不良品,由取料机构10取出并集中放置,方便统一收集管理。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烘干装置11包括有机架41、设置于所述机架41中部的加热箱体42、设置于所述机架41内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干燥治具板43,干燥治具板43上可设置有与共模电感相适应配合的槽孔,以方便对共模电感进行安装固定,取料机构10将组装好的共模电感从固定治具4处取出后,旋转在干燥治具板43上,由输送带将其带入至加热箱体42内进行烘干,使胶水固化,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固定治具4包括有不少于一个的治具工位,优选的,固定治具4上可设置有两个治具工位,每个工序上都有两个胶座,可同时进行加工,结合不同的工序所需时间不同,合理分配时间组装,更加高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