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燃耐火耐油变频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514发布日期:2019-04-03 00:0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阻燃耐火耐油变频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阻燃耐火耐油变频电缆。



背景技术: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变频技术为主的时代,现代变频技术是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交流电气传动技术。变频器具有高效、节能和智能化的特点,已经成为提高能源效率、改善机械设备性能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变频器进行大功率二极管整流、大功率晶体管逆变等非线型电路,会产生高次谐波电流,对供电系统、负载及其他邻近电气设备产生干扰,尤其是在对防干扰要求比较高的高精度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谐波干扰问题尤为突出。另外连接变频器的电缆接线环境也越来越苛刻,特别是粉尘、油污、高温的封闭场合,常规的电缆很难满足使用,极易于产生漏电、短路着火等问题。基于此,需要一种既能抗干扰,又具有高阻燃耐火和耐油效能的新型的变频电缆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阻燃耐火耐油变频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阻燃耐火耐油变频电缆,所述的变频电缆具有缆芯Ⅰ和缆芯Ⅱ;所述的缆芯Ⅰ为两两相切的三个;所述的缆芯Ⅱ为三个,三个所述的缆芯Ⅱ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的缆芯Ⅰ相切;所述的缆芯Ⅰ与缆芯Ⅰ之间、缆芯Ⅱ与缆芯Ⅱ之间、缆芯Ⅰ与缆芯Ⅱ之间均填充有填充绳;三个所述的缆芯Ⅰ和三个所述缆芯Ⅱ的外侧采用绕包层扎紧,并在所述绕包层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编织屏蔽层、内护层和外护层。

所述缆芯Ⅰ包括有铜导体、耐火层和绝缘层;所述缆芯Ⅱ的结构同缆芯Ⅰ的结构。

所述铜导体采用退火铜单丝绞合紧压而成。

所述的耐火层采用双面合成云母带双层重叠绕包而成。

所述的绝缘层采用硅橡胶绝缘挤包而成。

所述填充绳采用干燥并股纯玻璃丝纤维填充绳。

所述绕包层采用超薄型的聚酯带双层重叠绕包。

所述屏蔽层采用直径为0.15mm退火软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0%,编织角度不小于40度。

所述内护层采用氧指数不小于55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隔氧料挤包而成。

所述外护层采用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丁腈橡胶耐油性极好,耐磨性高、耐热性好、粘接力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阻燃耐火耐油变频电缆,导体线芯排列采用对称3+3结构,对称型电缆各主线芯间距离相等且位置固定,电缆内部电场均化,对绝缘安全比较有利;由于导线互换效应及其对称平衡,将干扰减小到了最低水平;具有很强的耐高温能力、阻燃耐火能力,尤其适应于空调、发电机及其他及控制仪器类高温密闭环境;耐水性、气密性、粘结性能好,且电缆能够150℃的油污中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了谐波的辐射和污染,减少了电机和电缆的腐蚀损耗和发热,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导体,2、耐火层,3、绝缘层,4、填充绳,5、绕包层,6、编织屏蔽层, 7、内护层,8、外护层,9、缆芯Ⅰ,10、缆芯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阻燃耐火耐油变频电缆,所述的变频电缆具有缆芯Ⅰ9和缆芯Ⅱ10;所述的缆芯Ⅰ9为两两相切的三个;所述的缆芯Ⅱ10为三个,三个所述的缆芯Ⅱ10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的缆芯Ⅰ9相切;所述的缆芯Ⅰ9与缆芯Ⅰ9之间、缆芯Ⅱ10与缆芯Ⅱ10之间、缆芯Ⅰ9与缆芯Ⅱ10之间均填充有填充绳4;三个所述的缆芯Ⅰ9和三个所述缆芯Ⅱ10的外侧采用绕包层5扎紧,并在所述绕包层5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编织屏蔽层6、内护层7和外护层8。

所述缆芯Ⅰ9包括有铜导体1、耐火层2和绝缘层3;所述缆芯Ⅱ的结构同缆芯Ⅰ的结构。

所述铜导体1采用退火铜单丝绞合紧压而成。

所述的耐火层2采用双面合成云母带双层重叠绕包而成。

所述的绝缘层3采用硅橡胶绝缘挤包而成。

所述填充绳4采用干燥并股纯玻璃丝纤维填充绳。

所述绕包层5采用超薄型的聚酯带双层重叠绕包。

所述屏蔽层6采用直径为0.15mm退火软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0%,编织角度不小于40度。

所述内护层7采用氧指数不小于55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隔氧料挤包而成。

所述外护层8采用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丁腈橡胶耐油性极好,耐磨性高、耐热性好、粘接力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