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281发布日期:2019-03-19 20:3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特别是涉及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已经逐步取代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成为显示器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传统的柔性OLED显示屏,当显示屏受外力冲击时,通常容易因应力无法分散造成显示屏显示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显示屏受外力冲击时,容易因应力无法分散造成显示屏显示异常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屏,包括:衬底;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支撑柱,位于所述像素限定层上,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像素限定层的表面具有应力分散槽。

上述显示屏,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像素限定层及位于像素限定层上的支撑柱。该支撑柱还具有应力分散槽。当显示屏的支撑柱受应力作用时,应力分散槽可以辅助支撑柱进行应力分散,从而避免显示屏由于应力集中遭到损坏,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具有高度相同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应力分散槽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之间;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相对垂直于所述像素限定层的方向倾斜。

上述显示屏,其支撑柱包括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应力分散槽位于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之间。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具有相同高度,可以使当外力作用于显示屏时,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同时受力。且在该显示屏蒸镀发光像素时,相同高度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可以同时支撑蒸镀掩模板,从而保证蒸镀掩模板的平稳,保证蒸镀效果。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倾斜形成,可以使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受应力作用时,将垂直于显示屏的外力分解为倾斜的分力,从而达到应力分散的效果,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凸部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凸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凸部的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纵向剖面呈V形结构或U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向靠近所述第二凸部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凸部向靠近所述第一凸部的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向同一方向倾斜。

上述显示屏,列举了多种支撑柱的结构,各结构的支撑柱均可以通过倾斜形成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达到应力分散的作用,从而缓解显示屏受外力作用遭到损坏的可能,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的纵向剖面上窄下宽,所述第二凸部的纵向剖面上窄下宽。

上述显示屏,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的纵向剖面上窄下宽,可以增强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的稳定性,增加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的受外力形变后的恢复能力,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力分散槽的深度范围为所述支撑柱高度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七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像素限定层的表面上,所述应力分散槽的宽度范围为所述支撑柱宽度的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柱受力后应力分散的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形成方法的步骤S100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形成方法的步骤S200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形成方法的步骤S300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形成方法的步骤S300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形成方法的步骤S400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形成方法的步骤S500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00、衬底;

101、柔性衬底;

102、缓冲层;

103、层间绝缘层;

104、平坦化层;

200、像素限定层;

202、凹坑;

30、第一光刻胶

300、支撑柱;

302、应力分散槽;

310、第一凸部;

320、第二凸部;

400、第二光刻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显示屏包括衬底100及位于衬底100上的像素限定层200、位于像素限定层200上的支撑柱300。其中,衬底100包括括叠层形成的柔性衬底101、缓冲层102、TFT(薄膜晶体管)层、层间绝缘层103及平坦化层104。像素限定层200限定了多个用于容纳发光像素的凹坑202。发光像素可以通过蒸镀等方法形成于该凹坑202内。

在像素限定层200上具有支撑柱300。支撑柱300在远离像素限定层200的表面上,支撑柱300还具有应力分散槽302。即应力分散槽302开口于支撑柱300远离像素限定层200的表面,并向像素限定层200方向延伸。应力分散槽302的形成可以使支撑柱300形成一个有利于应力分散的形状,从而当显示屏的支撑柱300受应力作用时,应力分散槽302可以对应力进行分散,从而避免显示屏由于应力集中遭到损坏,提升显示屏的显示质量和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300的具体形状可以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支撑柱300具有高度相同的第一凸部310及第二凸部320。当对显示屏进行发光像素的蒸镀时,相同高度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可以同时支撑蒸镀掩模板,从而保证支撑掩模板的平稳,保证蒸镀效果。应力分散槽302的高度低于第一凸部310及第二凸部320并位于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之间。即由于应力分散槽302的形成,使支撑柱300形成具有相同高度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

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应当相对于垂直像素限定层的方向倾斜设置。可以如图2所示,在纵向剖面上,第一凸部310的两侧壁向远离第二凸部320的方向倾斜;第二凸部320的两侧壁向远离第一凸部310的方向倾斜。此时,应力分散槽302开设于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之间,以倾斜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实现对应力的分散,从而增加支撑柱300对应力的分散作用,提升显示屏的显示质量和显示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柱300受竖直向下的外力作用时,经支撑柱300对应力进行分散后,力的方向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原本竖直向下的外力F1作用于支撑柱300后,分散为两个分别向左右两边的力F1和F2,达到了应力分散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如图2或图4所示,支撑柱300形成应力分散槽302后,使支撑柱300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倾斜,且第一凸部310向远离第二凸部320的方向倾斜,第二凸部320向远离第一凸部310的方向倾斜。此时,支撑柱300的第一凸部310的底端和第二凸部320的底端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如图2所示,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的底端不相连,此时,纵向剖面上,支撑柱300呈U形结构。也可以如图4所示,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的底端相连,此时,纵向剖面上,支撑柱300呈V形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如图5所示,支撑柱300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倾斜,且第一凸部310向靠近第二凸部320的方向倾斜,第二凸部320向靠近第一凸部310的发现倾斜。此时,支撑柱300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之间形成的应力分散槽302是一个开口较窄的U形槽。支撑柱300也形成为一个开口较窄的U形结构。

在有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如图6或图7所示,支撑柱300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倾斜,且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同方向倾斜。此时,支撑柱300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之间形成的应力分散槽302是一个倾斜的U形槽。支撑柱300也形成为一个倾斜的U形结构。图6中,支撑柱300的纵向剖面,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均向左倾斜。图7中,支撑柱300的纵向剖面,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均向右倾斜。

上述各实施例列举了多种支撑柱300的结构,其中,各结构的支撑柱300均可以通过倾斜形成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达到应力分散的作用,从而缓解显示屏受外力作用遭到损坏的可能性。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的支撑柱300的形状的几个列举,其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的任意一个所示,上述显示屏的支撑柱300,其纵向剖面上,第一凸部310呈上窄下宽的形状,第二凸部320也呈上窄下宽的形状。当支撑柱300受应力作用产生形变时,较宽的底部可以促进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恢复原形,从而增强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的稳定性,增加支撑柱300的应力分散能力,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及图9所示,显示屏的支撑柱300,其应力分散槽302的深度H1的范围为支撑柱300的高度H2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七十。应力分散槽302的深度H1既可以是支撑柱300高度H2的百分之三十,也可以是支撑柱300高度H2的百分之七十,还可以是支撑柱300高度H2的百分之五十。

在支撑柱300远离像素限定层200的表面上,应力分散槽302的宽度L1范围为支撑柱300宽度L2的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应力分散槽302在远离像素限定层200的宽度L1既可以是支撑柱300宽度L2的百分之二十五,也可以是支撑柱300宽度L2的百分之七十五,还可以是支撑柱300宽度L2的百分之五十。该实施例中的显示屏,对应力分散槽302的深度及宽度进行了限定,以使应力分散槽302在起到应力分散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支撑柱300的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320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支撑柱的应力抵抗能力和分散能力,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描述获得本申请的显示屏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衬底100包括叠层形成的柔性衬底101、缓冲层102、TFT(薄膜晶体管)层、层间绝缘层103及平坦化层104。像素限定层200形成于平坦化层104上,这都是现有技术,不再赘述。该方法包括:

S100,在像素限定层200上涂布一层第一光刻胶30,如图10所示。第一光刻胶30用于形成支撑柱。在这里,若需形成如图2所示的支撑柱形状时,第一光刻胶30可以采用负型光刻胶材料。若需形成如图5所示的支撑柱形状时,第一光刻胶30可以采用正型光刻胶材料。

S200,对第一光刻胶30进行曝光显影烘烤,以使第一光刻胶30的纵向剖面呈倒梯形,如图11所示。

S300,在倒梯形第一光刻胶30外涂布第二光刻胶400,并对第二光刻胶400进行曝光显影,以暴露出第一光刻胶30的部分表面,如图12及图13所示。第二光刻胶400类型应与第一光刻胶30相反。

S400,对第一光刻胶30表面暴露的部分进行刻蚀,以形成一向像素限定层200延伸的凹槽,如图14所示。该凹槽即为应力分散槽302。

S500,刻蚀掉所有的第二光刻胶400,仅保留第一光刻胶,即形成支撑柱300。如图15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屏。

具体的,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应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衬底及位于衬底上的像素限定层、位于像素限定层上的支撑柱。其中,支撑柱还具有用于分散应力的应力分散槽。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显示器或其他电子显示器。当该显示装置仅为显示器时,其还可以包括:盖板。盖板可以设于显示屏的第二封装层外,用于对显示屏进行封闭保护。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移动设备。当该显示装置是移动设备时,还应包括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设于显示屏所述基板下,用于对显示屏上的所述发光器件进行电驱动,从而使所述发光器件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发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