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4021发布日期:2019-02-22 21:2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面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插座,具体是用于嵌入地面的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的插座种类越来越多,例如墙壁插座等,由于在房屋装修过程中,需要排线,随之而来的地面插座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地面插座隐藏性高,排线方便。

现有的地面插座一般通过嵌入至地下的暗盒进行固定,地面插座内的插座块都是固定在插座壳体内,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插座整体与需要使用的用电设备之间距离较远,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接线板或者移动用电设备的位置,才能使得用电设备与插座电气连接。特别是在有些重要会议的时候,插座位于会议桌子底下,而用电设备与插座之间的距离仅差10cm,这时候用接线板连接又比较浪费,且不美观,直接将用电设备的插头又够不到插座;还有一种为翻转式插座块,其插座块与插座壳体呈转动设置,插座块上均设有一个三插孔以及二插孔,但是此种插座块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翻转角度有限,当插座块朝向下翻转时,适合插入三插孔,而此时,由于角度限制,二插孔无法正常插入电气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面插座。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面插座,包括上盖以及底座,上盖与底座的一端相连呈转动连接,上盖的另一端与底座相连,两者连接实现上盖封闭底座开口,上盖与底座形成容置空腔;其中,容置空腔内设有插座块、导线通道以及导线固定腔,底座前端设有电源连接件,电源连接件一端与市电连接,另一端穿过导线通道、导线固定腔与插座块电气连接,导线部分盘绕在导线固定腔上,插座块在容置空腔活动设置,插座块上设有三插孔以及二插孔;上盖侧壁上设有上缺口,底座侧壁上设有下缺口,上、下缺口贴合形成穿线孔。

首先导线部分盘绕在导线固定腔室内,使得插座块带有插线板的功能,如若发生用电设备电源线不够长的情况,使用者可以将插座块拿出,由于其内部导线具有足够的长度,所以能够适用与各类场合,采用此种设置,无需再增加插线板,使用方便,若用电设备电源线长度足够,则无需将插座块取出,待电源线插头与插孔配合后,盖上上盖,此时,电源线从穿线孔中穿出,使得插头与插孔配合紧密,防止有人误触碰导致断电。进一步,由于插座块在底座内可以任意滑动,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极为方便,可以改变插座的任意方向进行插接,无需一定角度进行插拔,使用极为方便。

其中,底座内设有限位筋,限位筋与插座块相卡实现定位。

限位筋的作用,使用者在确认内部的插头固定完毕,又为了防止人们无意拉扯到插头导致断电,即可将插座块与限位筋相卡实现固定。

其中,导线固定腔可容纳导线的长度为L,L长度为0.2m-0.8m。

通过导线盘绕的方式可以容纳部分导线,在插座块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延长0.2m-0.8m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无需增设插线板进行连接。导线过长堆积,插座内部放不下,且大量导线堆积,导线内部发热,会导致短路,经长期测试,导线的长度最长为0.8m。

其中,底座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设有环形密封圈,上盖上设有密封垫,密封垫上设有环形凹槽,上盖与底座贴合时,环形密封圈伸入至环形凹槽内固定。

环形密封圈与密封垫的配合,使得插座整体的防水性能得到提高,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液体无法进入到容置空腔内。

其中,安装板上设有环形定位槽,环形定位槽边壁上设有若干个凹槽,环形密封圈部分伸入至环形定位槽固定。

环形定位槽的设置,进一步,提高环形密封圈的安装定位,且凹槽的设置,防止环形密封圈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卡死,安装方便,同时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增加安装效果。

其中,还包括解锁件,上盖的另一端与底座通过锁定结构相连,两者锁定实现上盖封闭底座开口,解锁件位于上盖的表面或底座的表面上,解锁件与锁定结构联动,用于解除锁定结构的锁定状态;解锁件的数量为至少为两个,解锁件分别位于上盖或底座的表面上,当所有解锁件同时启用时锁定结构解除。

采用至少两个解锁件的设置,使得插座的解锁起到一个防误操作的作用,当人们行走过程中,即使碰到一个解锁件也不能实现解锁,需要将所有的解锁件同时启用才能解除锁定。

其中,解锁件数量为两个,且解锁件位于上盖上,上盖内设有解锁腔室,解锁件位于解锁腔室内,解锁腔室内设有滑槽;解锁件包括解锁按钮、驱动件、以及复位弹簧,解锁按钮与驱动件联动,解锁按钮在滑槽内滑动;驱动件上设有卡勾,卡勾与锁定结构相卡实现锁定;复位弹簧一端与驱动件底端相抵,另一端与上盖壳体相抵。

采用两个解锁件的设置,更符合人机关系,人们通过两只手,一只手按压一个解锁件,两只手同时按压即可实现解锁。解锁腔室以及滑槽的设置,起到封闭与导向的作用,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解锁件更稳定的去滑动解锁;卡勾的设置便于与锁定结构实现锁定。复位弹簧的作用是起到快速复位,保证正常的使用。例如,误操作时,打开一个解锁件,由于另外一个未打开,无法实现解锁,此时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解锁件复位,恢复到原状。

其中,电源连接件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三个接线端子的固定腔,分别对应火线腔、零线腔以及地线腔,地线腔位于火线腔以及零线腔之间,火线腔、零线腔以及地线腔相互独立设置,壳体顶面设有接线孔Ⅰ以及接线孔Ⅱ,接线孔Ⅰ与火线腔连通;接线孔Ⅱ与零线腔连通;壳体侧面上设有接线孔Ⅲ,接线孔Ⅲ贯穿壳体且与零线腔连通。

通过将零线从中间接入,相对比现有技术三根导线平行插入固定,此种固定方式,加长了零火线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内部空间的使用率,可以加大或者加厚内部接线端子,使得接线端子整体的耐电流能力加强,可以通过大电流,同时,每个腔室各自隔离,使得隔离效果更好,防止发生爬电。

其中,电源连接件背面上设有定位柱,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紧固柱Ⅰ、紧固柱Ⅱ,底座上设有与定位柱对用的定位孔以及与紧固柱Ⅰ、紧固柱Ⅱ对应的卡槽,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紧固柱Ⅰ与紧固柱Ⅱ伸入卡槽与其配合固定。

通过定位柱与通孔实现定位,方便安装,通过紧固柱直接卡入卡槽固定,使得壳体两端与卡槽固定,安装拆卸即为方便,无需通过螺栓紧固,节省时间。

其中,底座上设有导线夹,导线夹位于导线通道上。

导线夹的设置,使得导线起到固定作用,防止过度拉拽,导致导线断裂。

其中,插座块上设有若干个插孔,插孔分布在每个侧面上。

插座块采用魔方式插孔,使得插孔更加方便,使用者可以使用任意一个面即可进行电气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盖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B部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源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源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源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源连接件的仰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源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15所示,一种地面插座,包括上盖1、底座2以及解锁件3,上盖1与底座2的一端相连呈转动连接,此处转动连接具体通过转轴4连接,即上盖1与底座2上设有对应的转轴孔,转轴4穿入至转轴孔内进行固定。进一步,转轴4上套设有扭簧41,扭簧41一端与上盖1相抵,另一端与底座2相抵,实现解锁后立即打开上盖1,此处扭簧4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转轴4中心的两侧,提高转动的效率,在关闭状态下,扭簧41处于蓄能状态,当解锁件3实现解锁,扭簧41释放能量,带动上盖1快速翻转。

底座2上设有安装板22,安装板22上设有环形定位槽221以及安装固定孔222,安装固定孔222具体为腰型孔,螺栓穿过安装固定孔222与地面内预设的暗盒连接固定,此处安装固定孔2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安装板22的两侧壁的中心位置。环形定位槽221边壁上设有若干个凹槽223,环形密封圈224部分伸入至环形定位槽221固定,此处部分具体是指环形密封圈224至少三分之一的高度伸入至环形定位槽221内。上盖1上设有密封垫10,密封垫10上设有与环形密封圈224对应的环形凹槽101,上盖1与底座2贴合时,环形密封圈224伸入至环形凹槽101内固定。环形密封圈224与密封垫的配合,使得插座整体的防水性能得到提高,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液体无法进入到容置空腔9内。

上盖1与底座2贴合形成容置空腔9;容置空腔9内设有插座块91、导线通道92以及导线固定腔93,底座2前端设有电源连接件23,电源连接件23一端与市电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导线通道92、导线固定腔93与插座块91电气连接,底座2上设有导线夹24,导线夹24位于导线通道92上,用于将导线进行固定,具体的固定方式为导线夹24上设有支架241以及固定凹槽242,支架241上设有导向凹槽243,起到导向作用,导线穿过固定凹槽242与导向凹槽243,固定凹槽242朝向侧壁,将导线与侧壁贴合,然后通过螺栓实现固定。

导线部分盘绕在导线固定腔93上,导线固定腔93可容纳导线的长度为L,L长度为0.2m-0.8m,此处L并不是指具体导线固定腔93的长度,而是指可以容纳盘绕在导线固定腔93内的导线总长。

插座块91在容置空腔9活动设置,此处插座块91活动设置,具体是指,插座可以在溶容置空腔9内任意翻转,没有通过具体的固定物将其固定,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拿起插座块91进行插拔,无需调整任何位置。此处,插座块91上设有三插孔以及二插孔,此处的三插孔与二插孔可以为通用式插孔,可以插入国标插头、美式插头、英式插头等等插头。

进一步,插座块91可以为魔方式插孔,即每个面上对应设有插孔,此处插孔数量不定,可以按照具体的使用进行设置。

进一步,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防止人们无意拉扯到插头导致断电,底座2内壁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与插座块91相卡实现定位。

上盖1的另一端与底座2通过锁定结构相连,两者锁定实现上盖1封闭底座2开口,解锁件3位于上盖1的表面或底座2的表面上,解锁件3与锁定结构联动,用于解除锁定结构的锁定状态,解锁件3的数量为至少为两个,当所有解锁件3同时启用时锁定结构解除。此处仅描述解锁件3位于上盖1上的结构,且解锁件3的数量为两个,采用两个解锁件3的设置,更符合人机关系,人们通过两只手,一只手按压一个解锁件3,两只手同时按压即可实现解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此种结构很容易联想到解锁件3位于底座2上的结构,或者增加多个解锁件3,故在此不多加赘述。

上盖1内设有解锁腔室5以及穿线孔11,穿线孔11位于上盖1侧壁中心位置,此处穿线孔11具体由以下组成形成,上盖1侧壁上设有上缺口25,上缺口25具体为U型状,底座2侧壁上设有下缺口26,下缺口26为劣弧状,上、下缺口26贴合形成穿线孔11。解锁腔室5位于穿线孔11的两侧,一侧一个,且两个解锁腔室5结构一致,故仅描述一个解锁腔室5的结构。解锁腔室5包括横向侧壁51以及两个纵向侧壁52,横向侧壁51与纵向侧壁52以及上盖1内部侧壁12围绕形成一个解锁腔室5,两个纵向侧壁52上分别设有固定柱521,固定柱521上设有通孔522。横向侧壁51上设有与解锁按钮适配的过孔511,横向侧壁51的顶部设有H型凸起512,卡勾刚好伸入至H型凸起512的凹腔中滑动。过孔511两侧设有连接筋513,连接筋513连通上盖1侧壁,使得连接筋513与过孔511形成一个滑槽514,解锁按钮可以在滑槽514内滑动。上盖内部侧壁12设有定位槽121,定位槽121的数量为两个,用于复位弹簧34的固定,上盖内部侧壁12顶部设有凸块122,防止驱动件32从解锁腔室5内滑出,凸块122位于两个定位槽121中间。

解锁件3包括解锁按钮31、驱动件32、挡板33以及复位弹簧34,解锁按钮31与驱动件32联动,解锁按钮31在滑槽514内滑动;驱动件32上设有卡勾321,卡勾321与锁定结构相卡实现锁定,卡勾321的朝向解锁按钮31;驱动件32底端设有两个凸起322,凸起322分设在驱动件32底端两侧,复位弹簧34一端套设在凸起322上,另一端伸入至定位槽121内相抵,通过两组复位弹簧34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复位的效果,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其中一个复位弹簧34失效,另外一个还可以继续使用,此处解锁按钮31与驱动件32两者为一体成型设置,具体材质为塑料。挡板33为凸字形结构,挡板33上设有固定孔331,螺栓穿过固定孔331与固定柱521连接实现挡板33的固定,挡板33将解锁腔室5封闭。此处固定孔331大于固定柱521内通孔522的大小,使得螺栓头部卡入至固定孔331内,形成隐藏式固定。

底座2的边壁上设有卡槽21,卡勾321与卡槽21配合组成锁定结构,卡槽21还包括延伸部211,延伸部211延伸至底座2上表面,延伸部211的宽度为卡槽21宽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电源连接件23包括壳体231,壳体231包括上壳体232以及下壳体233,两个壳体231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具体为卡勾与卡扣配合实现固定,此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知晓,故不详细解释,此处两个壳体231也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上、下壳体232、233拼接形成空腔13,空腔13内设有三个接线端子的固定腔,分别对应火线腔134、零线腔135以及地线腔136,地线腔136位于火线腔134以及零线腔135之间,火线腔134、零线腔135以及地线腔136相互独立设置,此处具体通过隔离筋进行隔离,形成三个独立的腔室,通过隔离筋进行隔离为公知技术,故不多加描述。

壳体顶面19设有接线孔Ⅰ131、接线孔Ⅱ132以及紧固孔Ⅲ133,紧固孔Ⅲ133位于接线孔Ⅰ131与接线孔Ⅱ132之间。接线孔Ⅰ131与火线腔134连通;接线孔Ⅱ132与零线腔135连通。壳体前侧面14上设有接线孔Ⅲ141,接线孔Ⅲ141贯穿壳体231且与零线腔135连通。壳体左侧面15上设有紧固柱Ⅰ151,紧固柱Ⅰ151上设有紧固孔Ⅰ152,紧固孔Ⅰ152与接线孔Ⅰ131垂直连通,连通处为火线接线端子53固定处;壳体右侧面16上设有紧固柱Ⅱ161,紧固柱Ⅱ161上设有紧固孔Ⅱ162,紧固孔Ⅱ162与接线孔Ⅱ132垂直连通,连通处为零线接线端子6固定处。紧固孔Ⅲ133与接线孔Ⅲ141垂直连通,连通处为地线接线端子7固定处。

此处为了更好的固定接线端子,每个腔室内设有相同的限位结构,限制接线端子移动,具体为,至少六根加强筋,两根加强筋一侧,分布在接线端子的四周上,通过上、下壳体232、233拼接,形成包裹式限位,使得接线端子固定。进一步,为了加强接线端子与导线的固定强度,火线接线端子53、零线接线端子6以及地线接线端子7上均设有导电片8,导电片8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缺口81,形成凹凸不平的接触面,使得导线夹24的更紧,防止脱落。

壳体底面18设有出线孔Ⅰ181、出线孔Ⅱ182以及出线孔Ⅲ183,出线孔Ⅰ181与火线接线端子53连通;出线孔Ⅱ182与零线接线端子6连通;出线孔Ⅲ183与地线接线端子7连通。

壳体后侧面17上还设有定位柱171,左右侧面上均设有卡勾163。定位柱171与卡勾163的设置,为了提高电源连接件23的固定强度,方便电源连接件23进行固定。

采用此种结构的电源连接件23,通过将零线从壳体231中间接入,相对比现有技术三根导线平行插入固定,此种固定方式,加长了零火线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内部空间的使用率,可以加大或者加厚内部接线端子,使得接线端子整体的耐电流能力加强,可以通过大电流,同时,每个腔室各自隔离,使得隔离效果更好,防止发生爬电。

底座2上设有与定位柱对用的定位孔(附图中未画出)以及与紧固柱Ⅰ151、紧固柱Ⅱ161对应的卡槽82,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紧固柱Ⅰ151与紧固柱Ⅱ161伸入卡槽82与其配合固定。此处卡槽82具体为U型结构,卡槽82内壁上设有凸台821,形成夹紧结构防止紧固柱Ⅰ151与紧固柱Ⅱ161脱落,凸台821的设置,使得紧固柱Ⅰ151与紧固柱Ⅱ161在卡入过程中,需要用力挤压卡入,当紧固柱Ⅰ151以及紧固柱Ⅱ161与U型卡槽82槽底相抵时,由于凸台821的作用,壳体231整体不能轻易取出,需要用力或者通过工具将壳体231拉出。

卡勾163与底座2内壁相抵实现紧固,卡勾163的作用,在定位柱伸入时,卡勾163与底座2内壁相抵,待壳体231整体固定完成,卡勾163的作用,使得壳体231无法直接与底座2分离,需要解除卡勾163与内壁之间的作用力,实现分离。

出线孔Ⅰ、出线孔Ⅱ以及出线孔Ⅲ与导线通道92连通。

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首先导线部分盘绕在导线固定腔93室内,使得插座块91带有插线板的功能,如若发生用电设备电源线不够长的情况,使用者可以将插座块91拿出,由于其内部导线具有足够的长度,所以能够适用与各类场合,采用此种设置,无需再增加插线板,使用方便,若用电设备电源线长度足够,则无需将插座块91取出,待电源线插头与插孔配合后,盖上上盖1,此时,电源线从穿线孔中穿出,使得插头与插孔配合紧密,防止有人误触碰导致断电。进一步,由于插座块91在底座2内可以任意滑动,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极为方便,可以改变插座的任意方向进行插接,无需一定角度进行插拔,使用极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