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电力铝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481发布日期:2019-01-16 00:16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电力铝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金具制造领域,涉及电力线路所用的铝设备线夹,特别是一种一体式电力铝设备线夹。



背景技术:

设备线夹是母线引下线与电气设备及电气设备之间连接用的金具。设备线夹由紧固绞线部分和与电气设备相连部分组成,前者为压盖和线槽结构或管形结构,后者为端子板结构。根据电力行业标准,接线管采用铝含量不低于99.5%的铝材制造;端子板采用抗拉强度不低于375MPa的Q235钢板制造,适用于导线截面250mm2以上的线夹压板采用铝合金制造。实际生产中,设备线夹管形结构的接线管部分一般采用工业纯铝热轧而成,端子板采用铸造铝合金制造。

由于热轧铝制接线管和铸造铝合金端子板需要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加工制造工艺,生产加工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受加工成本限制、工艺流程与生产进度要求,以及人员技能不均等因素的影响,铝合金设备线夹的端子板铸件过程容易产生成分不均和各种铸造缺陷,端子板和接线管之间的焊接容易出现未融合、未焊透等各种焊接缺陷。一方面,这些材料铸造和焊缝内部缺陷会导致电阻增大,不仅增加了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电能损失,高电阻产生的热量甚至会引起线夹烧损失效;另一方面,这些缺陷大大降低了线夹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使得设备线夹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裂纹甚至开裂,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设备线夹存在的缺点,提供无需铸造与焊接制造工艺、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一体式结构完整性好,无制造缺陷,不容易失效,导电性优良,能够稳定、安全运行的一体式电力铝设备线夹。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电力铝设备线夹,其包括端子板和接线管,所述的端子板与接线管之间设有过渡段,所述的三部分一体成型,接线管的外端部为出线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体式铝设备线夹无需铸造件也不需要焊接加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端子板的中心轴线与接线管的中心轴线所成的夹角为135-150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的端子板、过渡段和接线管的材料为纯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端子板的厚度为接线管管壁厚度的两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的端子板上开有多个螺栓安装孔,孔径为15-25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的过渡段呈喇叭形,靠近端子板侧的宽度大于靠近接线管侧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全部采用塑性成形工艺制造,避免了铸造和焊接工艺容易产生缺陷的问题,生产加工性好且产品力学性能稳定;同时线夹所用材料均为纯铝,相比铸铝导电性更好,减少了运行中的电能损耗和发热,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电力铝设备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标号说明:1-端子板,2-螺栓安装孔,3-过渡段,4-接线管,5-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一体式电力铝设备线夹,包括一体成型的端子板1、过渡段3和接线管4。端子板上开有6个螺栓安装孔2,孔径为15-25mm。接线管4的端部为出线口5。端子板的中心轴线与接线管的中心轴线所成的夹角为135-150度。端子板的厚度为接线管管壁厚度的两倍。所述的端子板、过渡段和接线管的材料为纯铝。所述的过渡段呈喇叭形,靠近端子板侧的宽度大于靠近接线管侧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电力铝设备线夹的加工成型过程如下:

1)铝含量为99.5%的实心铝锭,热轧穿制成空心的毛管,管长500-600mm,外径60-80mm,管壁壁厚10-16mm;

2)将铝管弯曲成“L”形,长段为350-450mm,作为设备线夹的接线管部分,短段为150mm,经过后续加工作为端子板,两段夹角为135-150°;

3)将弯曲后短段通过锻压的方式压扁成为端子板,厚度约为两倍壁厚20-32mm,锻压方向与弯曲方向垂直,过渡段在弯曲和锻压后自然形成;

4)在端子板部分均匀打6个螺栓安装孔,孔径20mm;

5)打磨去除表面飞边、毛刺,接线管的出线口倒棱去刺,呈半径为6-8mm的圆弧形。

加工完成的设备线夹即可用于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