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热保护过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9909发布日期:2019-04-05 19:5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相热保护过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温保护机构与压敏电阻构成的新型保护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电路设计,为了防止电力供应系统的瞬时电压浪涌对电子组件的破坏,通常会在电子回路中加装浪涌保护组件,如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etal Oxide Varistor,MOV)等。当浪涌保护组件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崩溃电压值时,吸收浪涌时会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使具破坏性的浪涌能量通过,以保护后端负载不受电压浪涌影响。然而浪涌保护组件于吸收浪涌过程中会产生劣化,或遭遇持续性过电压时,浪涌保护组件本体会发热,严重时温度更会异常升高甚至燃烧,进而引发电路板、周遭电子组件起火毁损。

因此,现有技术中,都是在浪涌保护组件组件旁加装温度保险丝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当浪涌保护组件失效而持续性发热,且传导至温度保险丝的温度超过其熔断温度时,温度保险丝被熔断,从而切断浪涌保护组件的电流。然而,浪涌保护组件产生的热经介质传导至温度保险丝需要时间,再加上温度保险丝热平衡需要时间,使得过热保护反应时间过长,无法在浪涌保护组件燃烧前切断电流,而产生危险。

再者,现有三相电路保护技术,一般使用三个浪涌保护组件和两个温度保险丝密贴使用,这种设计的缺点同样是由浪涌保护组件产生的热,需由浪涌保护组件本体,经环氧树脂包封材料,再传导至温度保险丝采耐温工程塑料的包封材料,再传导给温度保险丝本体的低温合金,才会进行熔断,达到断电流保护的结果;其热传导路径上,两种组件的包封材料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此种保护方式极为不安全,需要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之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之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之本发明。

本发明所欲解决之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三相热保护过压组件。

上述三相热保护过压组件,其包含:一基板、一浪涌保护单元以及二过热保护组件,其中,该基板系凸设有相平行之一第一固定部以及一第二固定部,并于该基板前端处介于该第一、二固定部间设有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一第二结合部,该浪涌保护单元系水平迭置至少设有一第一浪涌保护组件、一第二浪涌保护组件以及一第三浪涌保护组件,并以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抵靠于该基板之二该固定部上端,使该浪涌保护单元与该基板具有一间隙,又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以及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皆具有二引线,并以其中四该引线两两一组固设于该第一结合部以及该第二结合部,二该过温保护组件,系分别为一弹性金属片,二该过温保护组件之一端系分别固设于该第一固定部以及该第二固定部,而二该过温保护组件之另一端皆形成一接触部,其中一该过温保护组件之接触部系往内弯曲与固设于该第一结合部之二该引线经焊锡固定形成一第一焊点,另一该过温保护组件之接触部则往内弯曲与固设于该第二结合部之二该引线经焊锡固定形成一第二焊点,令二该过温保护组件皆受弯曲而具有一回弹应力,俾能在该浪涌保护单元产生高温而熔解该第一焊点或该第二焊点形成跳脱断开。

较佳地,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以及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外层皆包覆有一绝缘皮层。

较佳地,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具有一第一引线以及一第二引线,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具有一第三引线以及一第四引线,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具有一第五引线以及一第六引线,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之第一引线与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之第四引线系同位并弯折往下固设于该第一结合部,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之第二引线与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之第五引线系同位并弯折往下固设于该第二结合部,而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之第三引线以及第三浪涌保护组件之第六引线则分别弯折往下固设于该基板。

较佳地,一该过温保护组件之接触部系往内弯曲与该第一引线以及该第四引线经焊锡固定形成一第一焊点,另一该过温保护组件之接触部则往内弯曲与该第二引线以及该第六引线经焊锡固定形成一第二焊点。

对照先前技术之功效:

(一)、该浪涌保护单元之第一、二、三浪涌保护组件系水平相互迭置,并将各该引线以垂直方式往下弯曲并固定于基板上,借此俾能大幅缩减结构的整体高度,以利于电器用品的搭配安装,且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更抵靠于基板之第一、二固定部而保有一间隙,进而保持足够空间,达到弹性金属片在焊锡熔融时回弹之目的。

(二)、二该过温保护组件为弹性铜板,并分别焊接于该浪涌保护单元之其中四引线形成连接,俾能大幅简化基板连接之引线数量,加上该过温保护组件系分别与二引线连接于同一位置上,而仅形成第一焊点以及第二焊点,容易加工而大幅提升结构之组成效率。

(三)、二该过温保护组件系利用熔点较低之焊锡与该浪涌保护单元之引线连结形成第一、二焊点,并透过弹性金属片因弯曲具有回弹应力之搭配下,令该过压保护组件失效而产生高温时,可确实经由引线导热而熔解焊锡,达到立即跳脱断开之目的,且各该过温保护组件皆具有切断二浪涌保护组件之效果,大幅提升结构之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发明之立体图。

图2是为本发明之前视图。

图3是为本发明之正常未过热使用之接合状态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之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5是为本发明之非正常且过热使用之前视图。

图6是为本发明之非正常且过热使用之断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

10 基板

11 第一固定部

12 第二固定部

13 第一结合部

14 第二结合部

20 浪涌保护单元

21 第一浪涌保护组件

211 第一引线

212 第二引线

22 第二浪涌保护组件

221 第三引线

222 第四引线

23 第三浪涌保护组件

231 第五引线

232 第六引线

24 间隙

30 过温保护组件

31 接触部

311 第一焊点

32 接触部

321 第二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先请参阅第1、2、3图所示,一种三相热保护过压组件,其包含:一基板10、一浪涌保护单元20以及二过温保护组件30,其中,该基板10系凸设有相平行之一第一固定部11以及一第二固定部12,并于该基板10前端处介于该第一、二固定部11、12间设有一第一结合部13以及一第二结合部14,该浪涌保护单元20系水平迭置至少设有一第一浪涌保护组件21、一第二浪涌保护组件22 以及一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并以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抵靠于该基板10之第一、二固定部11、12上端,使该浪涌保护单元20与该基板10具有一间隙24,又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21、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22以及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 外层皆包覆有一绝缘皮层,并裸露于绝缘皮层外皆具有二引线,更以其中四引线两两一组固设于该第一结合部13以及该第二结合部14,二该过温保护组件 30皆为一弹性金属片,二该过温保护组件30之一端系分别固设于该第一固定部 11以及该第二固定部12,而二该过温保护组件30之另一端皆形成一接触部31、 32,其中一该过温保护组件30之接触部31系往内弯曲与固设于该第一结合部13 之二该引线经焊锡固定形成一第一焊点311,另一该过温保护组件30之接触部 32则往内弯曲与固设于该第二结合部14之二该引线经焊锡固定形成一第二焊点321,令二该过温保护组件30皆受弯曲而具有一回弹应力,俾能在该浪涌保护单元20产生高温而熔解该第一焊点311或该第二焊点321形成跳脱断开。

上述发明之实际连接状态,请同时参阅第4图之等效电路图所示,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21具有一第一引线211以及一第二引线212,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 22具有一第三引线221以及一第四引线222,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具有一第五引线231以及一第六引线232,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21之第一引线211与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22之第四引线222系同位并弯折往下固设于该基板10之第一结合部13,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21之第二引线212与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之第五引线231系同位并弯折往下固设于该第二结合部14,而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22 之第三引线221以及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之第六引线232则分别弯折往下固设于该基板10任一处,而其中一该过温保护组件30之接触部31系往内弯曲与该第一引线211以及该第四引线222经焊锡固定形成一第一焊点311,另一该过温保护组件30之接触部32则往内弯曲与该第二引线212以及该第六引线232经焊锡固定形成一第二焊点321,借此完成本发明。

其结构实际使用之状态,续请参阅第2、3图所示,本发明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该浪涌保护单元20系与该二过温保护组件30相接,而准许电流通过该浪涌保护单元20,反之,当该浪涌保护单元20因环境或是使用时限因素而劣化无法正常工作下,再请由第5、6图所示观之,如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21失效并发热时,该第一浪涌保护组件21之第一、二引线211、212俾会将热传导至第一结合部13或第二结合部14,由于该焊锡为低熔点合金,使该第一焊点311或第二焊点321因高热而熔解,进而让该过温保护组件30失去焊点而回弹跳脱,达到断开状态以避免第一浪涌保护组件21持续高热而燃烧起火;如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22失效并发热时,该第二浪涌保护组件22之第四引线222俾会将热传导至第一结合部13,使该第一焊点311因高热而熔解,进而让该过温保护组件30 失去焊点而回弹跳脱,达到断开状态以避免第二浪涌保护组件22持续高热而燃烧起火;如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失效并发热时,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 之第五引线231俾会将热传导至第二结合部14,使该第二焊点321因高热而熔解,进而让该过温保护组件30失去焊点而回弹跳脱,达到断开状态以避免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持续高热而燃烧起火,综上所述,俾能达到保护电路以及电路板烧毁之目的,提升电路结构使用之安全性者。

借上述具体实施例之结构,可得到下述之效益:(一)该浪涌保护单元20之第一、二、三浪涌保护组件21、22、23系水平相互迭置,并将各该引线以垂直方式往下弯曲并固定于基板10上,借此俾能大幅缩减结构的整体高度,以利于电器用品的搭配安装,且该第三浪涌保护组件23更抵靠于基板10之第一、二固定部11、12而保有一间隙24,进而保持足够空间,达到弹性金属片在焊锡熔融时回弹之目的。

(二)二该过温保护组件30为弹性金属片,并分别焊接于该浪涌保护单元20 之其中四引线形成连接,俾能大幅简化基板10连接之引线数量,加上该过温保护组件30系分别与二引线连接于同一位置上,而仅形成第一焊点311以及第二焊点321,容易加工而大幅提升结构之组成效率。

(三)二该过温保护组件30系利用熔点较低之焊锡与该浪涌保护单元20之引线连结形成第一、二焊点31、32,并透过弹性金属片因弯曲具有回弹应力之搭配下,令该过压保护组件30失效而产生高温时,可确实经由引线导热而熔解焊锡,达到立即跳脱断开之目的,且各该过温保护组件30皆具有切断二浪涌保护组件之效果,大幅提升结构之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已达突破性之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之

技术实现要素:
,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之利用性与进步性。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