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接地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969发布日期:2019-02-15 20:0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线路接地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路接地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检修电路时,如果电力系统中有些用户带有自备发电机组,即使断开电源,也可能会向系统输送功率,此时工作人员也可能发生触电的危险。因而在进行检修电路时,需要将检修线路进行接地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线路接地保护装置,在接地时,线路接地保护装置的各组件配合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路接地保护装置,包括:绝缘子以及活动式接地极;

绝缘子的相对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器和第二固定器;第一固定器连接第一电极,第一电极设置有连接轴;第二固定器连接第二电极,第二电极的端部设置有凸起;

活动式接地极包括连接主体、第一钩件以及第二钩件,第一钩件和第二钩件分别设置在连接主体的相对两端,第一钩件固定于连接主体,第一钩件能够钩接连接轴;第二钩件包括固定件、钩体和弹簧,固定件固定于连接主体,钩体与固定件铰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钩体和固定件连接,钩体配置成能够挂接凸起或脱离凸起。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钩件包括第一钩部,第一钩部与连接轴接触的面为弧面,连接轴的周向表面由弧面和平面组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固定件开设有操作孔,钩体包括连接的操作部和第二钩部,操作部与操作孔部分重叠,第二钩部用于挂接凸起。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操作孔为圆孔,操作部与操作孔重叠的部分具有弧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固定件设置有抵接部,抵接部用于抵持操作部的端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连接主体包括中间板体和固定在中间板体相对两侧的第一侧面板体和第二侧面板体,第一侧面板体和第二侧面板体能够夹持第一电极,第一钩件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钩件分别与第一侧面板体和第二侧面板体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固定器连接有第一弹性夹片,第一弹性夹片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钩件的一侧,第一弹性夹片用于夹持两个第一钩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侧面板体和第二侧面板体能够夹持第二电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固定器连接有第二弹性夹片,第二弹性夹片分别设置于第一侧面板体和第二侧面板体的一侧,第二弹性夹片用于夹持第一侧面板体和第二侧面板体以使得第一侧面板体和第二侧面板体贴紧第二电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中间板体的材质为铝合金,第一侧面板体和第二侧面板体的材质为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线路接地保护装置,使用时,将第一钩件钩接在第一电极的连接轴上,使得活动式接地极与第一电极固定;然后将第二钩件靠近第二电极,由于第二钩件的钩体与固定件铰接,且固定件固定于连接主体,则第二钩件的钩体可相对固定件转动,第二钩件的钩体在相对固定件转动的过程中从凸起的一端运动到凸起的另一端与凸起钩接,通过钩体与固定件之间连接的弹簧可保持钩接状态,从而使得活动式接地极与第二电极固定。当线路接地时,第一电极通过活动式接地极与第二电极充分接触形成电流通路,达到线路接地的目的。整个结构连接稳定,保证了电流导通效果,达到较好地接地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路接地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钩件与第二电极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钩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钩件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式接地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线路接地保护装置;100-绝缘子;200-第一固定器;210-第一电极;220-连接轴;230-第一弹性夹片;300-第二固定器;310-第二电极;311-凸起;320-第二弹性夹片;400-活动式接地极;410-连接主体;411-中间板体;412-第一侧面板体;413-第二侧面板体;414-套筒;420-第一钩件;421-第一钩部;430-第二钩件;431-固定件;431a-操作孔;431b-抵接部;432-钩体;432a-操作部;432b-第二钩部;43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接地保护装置10,请参照图1,在接地时,该线路接地保护装置10的各组件配合更加稳定,能够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线路接地保护装置10包括绝缘子100以及活动式接地极400。

其中,绝缘子100的相对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器200和第二固定器300。第一固定器200连接第一电极210,第一电极210设置有连接轴220。第二固定器300连接第二电极310,第二电极310的端部设置有凸起311,请参照图2。

活动式接地极400包括连接主体410、第一钩件420以及第二钩件430,第一钩件420和第二钩件430分别设置在连接主体410的相对两端,第一钩件420固定于连接主体410,第一钩件420能够钩接连接轴220。其中,第一钩件420与连接主体410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第二钩件430包括固定件431、钩体432和弹簧433,固定件431固定于连接主体410,钩体432与固定件431铰接,弹簧433的两端分别与钩体432和固定件431连接,钩体432配置成能够挂接凸起311或脱离凸起311,其中,固定件431与连接主体410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当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停电作业时,将活动式接地极400与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310进行连接。具体地,将第一钩件420钩接在第一电极210的连接轴220上,使得活动式接地极400与第一电极210固定;然后将第二钩件430靠近第二电极310,由于第二钩件430的钩体432与固定件431铰接,且固定件431固定于连接主体410,则第二钩件430的钩体432可相对固定件431转动,第二钩件430的钩体432在相对固定件431转动的过程中,从凸起311的一端运动到凸起311的另一端与凸起311钩接,且通过钩体432与固定件431之间连接的弹簧433可保持此状态,从而使得活动式接地极400与第二电极310固定。当线路接地时,第一电极210通过活动式接地极400与第二电极310充分接触形成电流通路,达到线路接地的目的。整个结构连接稳定,保证了电流导通效果,达到较好地接地效果。

当需要取掉活动式接地极400时,拨动钩体432使得钩体432相对固定件431转动,此时,钩体432与固定件431之间连接的弹簧433被拉伸,钩体432脱离凸起311从而将活动式接地极400脱离第二电极310。钩体432脱离凸起311后,当没有作用力作用于钩体432时,由于弹簧433的回复力,钩体432相对固定件431转动回位。然后将第一钩件420从连接轴220取下,活动式接地极400脱离第一电极210。

请继续参照图1,为了使得第一钩件420更加稳定地固定于连接轴220,第一钩件420包括第一钩部421,第一钩部421与连接轴220接触的面为弧面,连接轴220的周向表面由弧面和平面组成。

只有当第一钩部421的弧面与连接轴220的弧面重合时,第一钩件420才能相对连接轴220转动。在连接第一钩部421与连接轴220时,将第一钩部421挂接在连接轴220并保持第一钩部421的弧面与连接轴220的弧面重合,然后转动一个角度,使得第一钩部421的弧面与连接轴220的平面接触,此时,第一钩部421不能相对连接轴220转动,从而将第一钩部421固定于连接轴220。只有反向转动第一钩部421使得第一钩部421的弧面与连接轴220的弧面重合时,才能将第一钩部421从连接轴220取下。

另外,请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固定件431开设有操作孔431a,钩体432包括连接的操作部432a和第二钩部432b,操作部432a与操作孔431a部分重叠,第二钩部432b用于挂接凸起311。

当需要将钩体432脱离凸起311时,用绝缘杆套在操作孔431a内,用绝缘杆作用于钩体432的操作部432a,由于操作部432a与操作孔431a部分重叠,则操作部432a向操作孔431a的孔壁靠近,钩体432相对固定件431转动,第二钩部432b脱离凸起311。取出绝缘杆后,没有作用力作用于操作部432a,由于弹簧433的回复力,钩体432相对固定件431转动回位。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31为板状。其中,操作孔431a为圆孔,操作部432a与操作孔431a重叠的部分具有弧面。当作用于操作部432a时,则操作部432a向操作孔431a的孔壁靠近使得操作部432a的弧面与操作孔431a的弧面重合,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为了使得钩体432在回位时不会因为弹簧433的回复力转动的幅度过大,本实施例的固定件431设置有抵接部431b,其中,抵接部431b为凸部,抵接部431b用于抵持操作部432a的端部。通过抵接部431b的作用能够防止钩体432在回位时转动的幅度过大,避免影响下次使用。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5,连接主体410包括中间板体411和固定在中间板体411相对两侧的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其中,中间板体411和第一侧面板体412、第二侧面板体413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中间板体411的长度小于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的长度,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能够夹持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310,第一钩件42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钩件420分别与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对应连接。

将第一钩件420钩接在连接轴220后,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将第一电极210夹持在中间,第二钩件430钩接在第二电极310的凸起311后,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将第二电极310夹持在中间,连接结构更稳定,电流导通的效果更好。另外,两个第一钩件420分别与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对应连接。通过两侧的第一钩件420与连接轴220钩接,活动式接地极400与第一电极210的接触点更多,连接结构更稳定,电流导通的效果更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电流导通效果,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器200连接有第一弹性夹片230,第一弹性夹片230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钩件420的一侧,第一弹性夹片230用于夹持两个第一钩件420。

第二固定器300连接有第二弹性夹片320,第二弹性夹片320分别设置于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的一侧,第二弹性夹片320用于夹持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以使得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贴紧第二电极310。

通过两侧的第一弹性夹片230对两个第一钩件420进行夹持,第一钩件420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连接轴220,避免脱落。通过两侧的第二弹性夹片320对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进行夹持,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与第二电极310更好地接触,从而提高电流导通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活动式接地极400、第一电极210和第二电极310均为金属材质。其中,连接主体410可全部为铜材质;也可以将中间板体411设置成铝合金,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为铜材质。本实施例对其金属材质的具体选择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导电效果即可。

另外,为了方便安装,本实施例的中间板体411还连接有套筒414,在操作过程中,可将绝缘棒套进套筒414内辅助操作,避免触电。

本实施例的线路接地保护装置10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第一钩件420钩接在第一电极210的连接轴220上,在连接时,将第一钩部421挂接在连接轴220并保持第一钩部421的弧面与连接轴220的弧面重合,然后转动一个角度,使得第一钩部421的弧面与连接轴220的平面接触,此时,第一钩部421不能相对连接轴220转动,从而将第一钩部421固定于连接轴220,使得活动式接地极400与第一电极210固定。

然后将第二钩件430靠近第二电极310,由于第二钩件430的钩体432与固定件431铰接,且固定件431固定于连接主体410,则第二钩件430的钩体432可相对固定件431转动,第二钩件430的钩体432在相对固定件431转动的过程中,从凸起311的一端运动到凸起311的另一端与凸起311钩接,通过钩体432与固定件431之间连接的弹簧433可保持钩接状态,从而使得活动式接地极400与第二电极310固定。

将第一钩件420钩接在连接轴220后,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将第一电极210夹持在中间,第二钩件430钩接在第二电极310的凸起311后,第一侧面板体412和第二侧面板体413将第二电极310夹持在中间,连接结构更稳定,电流导通的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